那一步迈出后,希望如同破土的春笋,在战王府内悄然生长,势不可挡。墨骁珩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每日的康复训练依旧伴随着汗水和疼痛,但他眼神中的阴鸷与暴戾却日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专注与坚韧。他甚至会主动询问虞怀瑾接下来的训练计划,对药浴和按摩的配合度也高了许多。
虞怀瑾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变化,心中欣慰。她知道,真正的康复,不仅是身体的,更是心灵的。他正在从那个被困在轮椅和绝望中的囚徒,一步步挣脱出来。
这日深夜,万籁俱寂。墨骁珩躺在床榻上,却毫无睡意。白日里,他又成功地在虞怀瑾的扶持下迈出了三步,虽然每一步都颤抖得如同风中残烛,虽然最后依旧脱力坐下,但那三步,却像烙印般刻在了他的脑海里。
他侧过头,借着窗外透进的微弱月光,看着身旁已然安睡的虞怀瑾。她呼吸均匀,面容恬静,月光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轮廓。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将他从深渊中拉起,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而汹涌的情感在他胸腔中激荡。感激,依赖,钦佩,还有一种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更深沉的东西。
他轻轻掀开被子,动作极其小心,生怕惊醒她。然后,他凭借着日益强壮的手臂力量,熟练地将自己挪到轮椅上,无声地滑向书案。
他点燃了一盏小小的油灯,将光亮调到最暗。昏黄的光晕笼罩着书案一角。他拉开一个平时不怎么使用的抽屉,从里面取出了一本崭新的、看似普通的线装册子,封面上空无一字。
他拿起笔,蘸了墨,沉吟了片刻,然后落笔。他的字迹依旧带着军中的铁画银钩,却比批阅军报时多了几分认真与……小心翼翼。
“九月廿三,晴。”
他写下日期。
“左腿抬高一寸有余,向前挪动约一寸。落地不稳,即刻脱力。然,确为迈步。”
他记录着事实,如同撰写军情简报般简洁。
“其扶吾,甚稳。目光灼灼,含笑意。吾心……甚慰。”
写到这里,他笔尖顿了顿,似乎觉得“甚慰”二字不足以表达,却又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最终还是留下了。
这不是他第一次写。这本册子,是从他第一次成功站立那日开始的。最初,只是寥寥几句,记录腿部感知的变化,训练的次数。但不知从何时起,开始出现了“其”、“她”这样的字眼,开始记录她的眼神,她的话语,以及他自己那些难以对外人言说的心情。
翻过前面几页,可以看到:
“九月初十,微雨。扶杆站立,三息。汗如雨下,双腿颤若筛糠。其言:‘根基渐稳,王爷毅力非凡。’”
“九月十五,阴。药浴后,膝间酸胀稍减。其亲手按摩穴位,力道适中,疼痛渐缓。”这一条下面,还笨拙地画了两个小圈,似乎想表示穴位,又涂掉了。
“九月十八,晴。尝试站立,未果,心烦欲怒。其奉茶,温言劝慰,目光沉静,吾心绪渐平。”
这哪里是什么康复记录?这分明是一本隐秘的心迹流露,记录着一个铁血战神如何在一个女子的温柔与坚韧中,一点点被软化,被重塑。
他继续往下写,笔迹愈发郑重。
“今日,迈三步。其欣喜之色,溢于言表。言:‘假以时日,王爷定能健步如飞。’”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眼前浮现出虞怀瑾当时亮晶晶的眼眸和由衷的笑容,他的嘴角也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但很快,那笑意又被一种更深沉的情绪取代。
他想起自己重伤之初,太医的断言,旁人的怜悯或幸灾乐祸,府中的困窘,以及他几乎要将自己吞噬的绝望。是她,不顾世俗眼光,毅然嫁入这“火坑”;是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了整个王府,教导子女,经营产业,还将他这残破之身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她为他做了太多,太多。多到他不知该如何偿还。
一股强烈的、几乎要冲破胸膛的决心涌了上来。他紧紧握住笔,深吸一口气,在新的一页,用力地、一字一顿地写下了最终的目标,也是他此刻心中最坚定的信念:
“为她,必须站起来!”
这七个字,力透纸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与承诺。不仅仅是为了摆脱轮椅的禁锢,更是为了能堂堂正正地站在她身边,为她遮风挡雨,偿还她所付出的一切,乃至……更多。
写完这一句,他仿佛完成了一个重要的仪式,轻轻吹干墨迹,合上册子,小心翼翼地放回抽屉深处,确保看不出任何痕迹。
他推动轮椅,回到床边,再次借助手臂力量,悄无声息地躺回榻上。身侧的女子依旧安睡,对此一无所知。
然而,命运的巧合总是出人意料。
几日后,虞怀瑾在整理书案时,无意中碰落了那本册子。她弯腰拾起,册子散开,恰好露出了最后那页,那力透纸背的七个字猝不及防地撞入了她的眼帘——
“为她,必须站起来!”
虞怀瑾的手猛地一颤,册子差点再次脱手。她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随即如同擂鼓般狂跳起来。她飞快地合上册子,将其原样放回抽屉,脸上不受控制地泛起一层薄红。
她从未想过,那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甚至有些冷硬的男子,内心竟藏着如此细腻的记录和如此沉重而真挚的决心。“为她……” 这两个字,像带着温度,瞬间熨帖了她这些时日所有的辛苦与付出。
她不动声色地继续整理,心中却已掀起了惊涛骇浪。原来,他每一次咬牙坚持的背后,除了对自身的渴望,还有这样一份沉甸甸的缘由。
当晚的康复训练,气氛似乎有些微妙的不同。墨骁珩依旧专注,虞怀瑾依旧指导,但两人目光偶尔交汇时,似乎都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暖流与默契。
“王爷,今日我们试试扶着墙走?”虞怀瑾的声音比往日更加柔和。
“好。”墨骁珩应道,目光掠过她微微泛红的耳尖,心中似乎也明白了什么,一种难以言喻的暖意和力量,自心底滋生,支撑着他,向下一阶段的目标,发起了新一轮的冲击。
而那本藏在抽屉深处的康复日记,如同一个无声的见证者,记录着铁汉的柔情,也预示着这段始于“烂牌”的婚姻,正在走向无人能预料的、温暖而坚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