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凄厉怪叫划破长空。
灵鹤像是断了线的风筝快速朝着前方坠落。临久用的力度不大,它在半空中扑棱几下稳住身形,摇摇晃晃继续向前俯冲。
最后斜着钻入断崖的裂隙中,消失在了崖壁间。
临久眉头微蹙,小心翼翼穿过那缝中,这才发现崖壁内别有洞天,里面竟有一处隐蔽的平台,平台上建着一间不起眼的木屋。
“上清峰还有这种地方?”临久心中疑惑,缓缓挪过去,正见那灵鹤瘸着腿正立在木屋前的石桌上蹦跶,它见临久跟来,浑身一颤,扑棱棱的往屋子里钻,显然吓得不轻。
盯着那屋内灯光。
临久犹豫片刻,还是纵身一跃,轻巧地落在平台上。
木屋的门半掩着,隐约有药香的气味飘出。临久就站在门口,把手中的剑挂在腰间。忽听屋内传来一个温润的男声:“咦?红儿,你又顽皮了?怎么带了客人来?”
灵鹤闻言,在屋内发出一声哀怨的鸣叫。显然,红儿就是这灵鹤的名字。
随后,门轻轻打开,一位身着蓝衫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面带微笑。
他看着有二十五六岁年纪,眉目清朗,腰间挂着一枚青玉令牌,与自己一样,正是青灵宗内门弟子的标志。
临久连忙行礼:“弟子临久,见过师兄。不知这是师兄清修之地,冒昧打扰,还望恕罪。”
不知对方深浅,礼貌一些,总归是好的。
男子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先是温和的打量两眼,随即笑道:“原来是上清峰新来的小师妹。我是青霞峰的道安,这是我师兄道贤的灵宠红儿。”他指了指那只灵鹤,“不知红儿如何得罪了师妹,害得你一路追到这里?”
临久便将这鹤鬼鬼祟祟在门口徘徊的情形细细道来。
道安闻言大笑:“红儿性子顽劣,但绝无害人之心。想必是路过小师妹住处,被什么吸引了注意。”他目光在临久脸上停留片刻,忽然道:“上清峰许久没有这般灵秀的小师妹了,难怪红儿会被吸引。”
这话讲的,临久的耳根都有些发热,没想到这位师兄竟然这么会说话。
既然对方说到这个份上,临久也不提那灵鹤了,“师兄说笑了。倒是师兄为何在上清峰隐居?这里离青霞峰可不近。”
以她平常的速度,只是御剑赶过去的话就得花上个四五天,所以,对方在这里…是做什么?临久说完,抛过去一个疑惑的眼神。
道安眼中闪过一丝犹豫,随即指了指木屋后方:“我在此处培育了一株灵药,需特定环境。具体不便多说,不过…”他声音略低了一些,“此药有养魂奇效。”
“养魂?”临久心头一震。
这不正是她急需之物么?
她手腕一翻,金鋜闪入她手心,只是此刻金鋜黯淡无光,内里咩咩已沉寂多时。
道安目光落在金鋜上,瞥了一眼上面的符文,看着像是百兽宗困兽环的一种,眉头微挑:“是灵宠神魂受损?”
临久叹道:“不仅神魂……先前一场恶战,灵宠为护我导致受伤严重,现在已经陷入沉睡,需养魂之物才能……”
说到这里,她的神色略显黯淡,但意思已经很明确了。
道安沉吟片刻,忽然转身进屋,过了一会儿后捧出一个玉瓶:“这是千年灵液,对养魂有奇效,小师妹不妨一试。”
临久迟疑道:“这…太贵重了…”
她本以为对方要去拔药材,没曾想居然还有别的好东西。不需要散出灵识去看,只是近距离,她就能感受到这里面蕴含的灵气,简直骇人!
此刻,她内心已经急不可耐,现在就恨不得把它抢来…但表面上,她没有太多波动。
“无妨。”道安微笑,“同门相助是应当的。况且…”他眼中闪过一丝临久未能察觉的深意,“我与小师妹有缘。”
缘?
临久一愣,马上感激地接过玉瓶,在道安的指示下,她小心滴了一滴在金鋜上。霎时间,金鋜上金光大作,甚至周围的灵气都形成了一小团雾蒙蒙的灵雾,那些未被吸收的部分,居然化成了实体的“雨云”!
轻轻掂量金鋜,甚至都变得沉重了一些,表面上的淡金彻底恢复,就如同没有受损一般!
唯一可惜的,咩咩依旧是没有任何回应。
“好强的灵效!”临久还想用,却发现里面居然就一滴,她忍着失望的情绪追问:“师叔这灵液从何处得来?可还有多余的么?我愿以等价之物交换。”
道安摇了摇头,神色也凝重了一些,“此物得来不易,前些日子我与道贤师叔下山,在一处古寺遗址中发现,那里…”他似回忆起什么可怕之事,“凶险异常,我们险些丧命,只带出这一小瓶。”
凶险异常?
临久忽然想起来自己最后一次看到道贤与青灵的那一日,难道他们去的地方便是道安口中说的古寺么?
此事关乎咩咩,再凶险又能如何?
想到这里,她的眼中燃起希望之火:“师叔可否告知那古寺所在?我愿冒险一试。”
道安面露难色:“这…太危险了…”
“求师叔成全!”临久深深一揖,“灵宠几乎于我如半身,若它一直这样沉睡不醒,我修为恐怕难有进展。”
咩咩不苏醒,她根本无法专心修炼,也算是一种心魔了。这句话倒是真心。
道安长叹一声,似陷入了挣扎当中。
良久,他做出下定决心的模样:“罢了,看在小师妹诚心的份上…”他从袖中取出一张皮质地图,“古寺位于黑水沼泽深处,地图上有标记。但切记,若遇危险,立即撤退!”
临久郑重接过地图,再三道谢。第一时间就打开看,在她低头时,道安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异样光芒,嘴角挂上一抹几不可见的冷笑。
“对了…”临久忽然抬头,她的眼神天真到不能再天真,“师叔为何对我这般照顾?”
道安的神色瞬间恢复温和:“同门之谊,何须多言?况且…”他意味深长地看着临久,“我观小师妹面相,与我一位故人颇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