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时,康罗伊已沿着青石巷走到军营劳役区。
腐木与血锈混合的腥气裹着海风撞进鼻腔,他眯眼望去,二十余个木笼像被潮水冲上岸的破船,歪歪斜斜钉在泥地里。
最中间那只笼子里,四条铁链正随着吼唱声剧烈晃动。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沙哑的调子破了音,却像把生锈的刀,生生划破了清晨的寂静。
刘铁柱的后背布满鞭痕,粗布短打被血浸透,黏在皮肤上像块暗红的痂。
他仰着头,喉咙里滚出的不是歌,是被碾碎又重新捏起来的恨:“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闭嘴!”守卫扬起牛皮鞭抽在笼栏上,木刺崩进刘铁柱的脸颊,“再嚎就割了你的舌头!”
康罗伊停住脚步。
他看见刘铁柱被抽得偏过脸,却在转回来时咧开染血的嘴笑了:“砍头不过碗大疤!你们洋人也配管我中华大事?”那笑容里没有惧意,倒像是团烧得太旺的火,把疼都烧化了。
“开笼。”康罗伊的声音很轻,守卫却像被雷劈了似的僵住。
“特使大人,这些人危险!”守卫攥着鞭柄的手在抖,“昨夜他们砸了三个送饭的木桶,今早还咬了个兄弟的耳朵——”
“我知道。”康罗伊从内袋摸出港督特使的鎏金证件,在晨雾里晃了晃,“所以他们现在归我处置。”
木笼里突然响起铁链拖地的声响。
刘铁柱撑着笼栏站起来,伤腿在泥水里打颤,眼睛却亮得像淬了毒的刀:“你是洋人走狗,我们不稀罕你救!”
康罗伊没接话,只冲身后招了招手。
达达拜抱着一叠报纸挤过来,油墨味混着海风扑散——头版标题《谁在破坏自由贸易?
》被红笔圈得醒目,下方配着幅素描:英国军舰炮口对准山东渔村,清兵扛着洋枪站在舰首。
“上个月初九,登州港。”康罗伊指尖点在素描上,“你们的大师兄王大柱,为了护着村民往炮眼里塞石块。他被拖上军舰时,喊的是‘宁为中华鬼,不做洋家奴’。”
刘铁柱的喉结动了动。
他伸手去接报纸,铁链哗啦作响,沾血的指腹擦过“王大柱”三个字,突然抖得握不住纸页。
“我可以资助你们出海,去香港组建‘华工自护团’。”康罗伊提高声音,让每个木笼里的人都能听见,“武器、训练、庇护——要什么我给什么。但有一条,”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二十双发红的眼睛,“你们得效忠于我个人,不掺政治,只护百姓。”
“你图什么?”刘铁柱的声音哑了。
康罗伊向前一步,影子罩住木笼的铁栏:“我图的是,当洋人与清廷再次联手欺压百姓时,有人能站出来。”他从袖中摸出张泛黄的船票,“你们的家人,若还在山东、直隶,我可以通过潮州帮暗中接应——前提是,你们信我。”
泥地里静得能听见海浪拍岸。
刘铁柱突然单膝跪下,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康罗伊的皮靴:“我刘铁柱,从今往后,只认乔治先生一人!”
“铁柱哥!”
“我等愿随!”
铁链碰撞声里,四个血污的身影相继跪倒。
康罗伊弯腰去扶刘铁柱,掌心触到他后背凸起的骨节,像触到块烧红的炭:“不必跪我。你们要跪的,是将来能挺直腰杆的中国人。”
月上梢头时,康罗伊推开偏房的门。
张仁清盘坐在草席上,道袍下摆沾着泥,却仍规规矩矩叠着。
他面前摆着半块残碑,正用朱砂笔临摹上面的符文,烛火映得他眉眼清冷,倒像座供在庙里的泥胎。
刘铁柱蹲在墙角磨刀,刀锋在青石板上拉出刺啦刺啦的响。
他抬头看见张仁清,嗤笑一声:“道士先生,这符纸能当刀使么?”
张仁清没抬头:“总比你们见着洋枪就往上冲强。”
“放屁!”刘铁柱把刀往地上一磕,“要不是你们这些牛鼻子整天画符念咒,说什么‘刀枪不入’,我们能死那么多人?”他踉跄着站起来,铁链拖在地上,“要我说,你们就是骗香火钱的——”
“够了。”康罗伊的声音像块冷铁砸下来。
两人同时噤声。
康罗伊指了指墙上的青砖:“张仁清,画道静心符。刘铁柱,用全力打这面墙。”
张仁清起身,指尖掐诀,黄纸在掌心转了两圈,“啪”地贴在砖上。
朱笔写的“静”字还带着墨香,刘铁柱已抡起沙包大的拳头砸过去。
“砰!”
青砖簌簌落灰,符纸却纹丝不动。
刘铁柱甩着发红的手,瞪圆了眼:“这...这符纸有古怪?”
“不是符纸古怪。”康罗伊摸出龙泪晶体,幽蓝光晕在掌心流转,“是你们的本事,都不假。缺的,是一个能把它们用对地方的人。”他转身要走,又在门口停住,“今夜起,你们睡一间房。明早我要看到,你们能背出对方的生辰八字。”
更鼓声敲过三更,康罗伊在案前整理差分机数据。
窗外的海风声里,突然混进阵细碎的脚步声。
他抬头时,正看见李老三的影子在窗纸上晃了晃——那是个总在军营里卖腌萝卜的小贩,可此刻他怀里鼓鼓囊囊,像揣着什么见不得光的东西。
康罗伊放下笔。
龙泪晶体在袖中微微发烫,像在提醒他:有些秘密,该浮出水面了。
李老三推开门时,康罗伊正对着差分机新吐出的纸带皱眉。
油灯在风里晃了晃,把小贩佝偻的影子扯得老长——他怀里那个鼓囊囊的布包还在渗血,暗红的痕迹顺着粗布往下爬,在青砖上洇出个模糊的星子。
特使大人...李老三喉头滚动两下,布包地砸在案上。
康罗伊瞥见沾血的铜钱边缘,瞳孔骤缩——那枚南明永历通宝的轮廓,分明和他上个月在登州码头被抢的那枚一模一样。
今儿个收旧甲胄,在海河边上捞着个快断气的清军千总。李老三搓着沾泥的手,指甲缝里还嵌着暗红的血,他攥着铜钱喊龙泪...不能落洋人手里,我刚要问,人就翻白眼了。他压低声音,凑近康罗伊耳畔:小的知道您在找这玩意儿,上回您赏我半块鹰洋买伤药,小的记着情呢。
康罗伊指尖拂过铜钱,锈迹下一道极细的裂痕突然泛起幽蓝。
他心跳漏了一拍——这光,和龙泪晶体共鸣时的光晕如出一辙。
正要再细查,窗外传来夜枭啼鸣,他猛地抬头,正撞进张仁清清冷的目光里。
道士不知何时立在廊下,道袍被夜风吹得猎猎作响:康先生唤我?
看看这个。康罗伊把铜钱推过去。
张仁清的指尖刚触到铜面,突然像被火烫了似的缩回,又颤抖着覆上去。
他的喉结动了动,眼底翻涌着康罗伊从未见过的惊涛:龙髓引...是龙髓引!他抓起铜钱对着月光,裂痕里的幽蓝突然连成线,在地面投出条蜿蜒的光脉,南明末代天师张正常,用龙脉精血封了十二枚引,每枚对应一处地火眼。
只有正一嫡传...能唤醒。
康罗伊的指节叩在桌沿,一下一下敲出急促的鼓点。
龙泪晶体在袖中发烫,他突然想起三天前差分计算出的异常地磁场数据——原来那些脉冲,是龙髓引在呼应。
院外传来瓦砾碎裂声。
康罗伊霍然站起,龙泪晶体的蓝光在掌心炸开。
李老三地尖叫一声,缩到墙角。
张仁清已掐诀画符,黄纸地贴在门框上:五鬼断路符!
康罗伊私通妖道!院外响起粗哑的喊喝,拿下者赏银百两!
康罗伊扯过窗帘裹住龙髓引,转头对李老三低吼:躲到床底!又冲张仁清道:守住前厅!他抄起案头的燧发枪,刚摸到窗边,就见刘铁柱从屋顶翻下,腰间的铁链缠成武器,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奶奶的,老子等这架等三天了!
黑雾从符纸里涌出来,像活物般缠住破门而入的密探。
他们举着刀乱砍,却砍中一团团虚影。
刘铁柱的铁链扫过三人脚踝,两声脆响,两个密探当场栽倒。
张仁清的桃木剑挑出三张定身符,最后那个举着火把的家伙刚要喊,符纸已贴在他眉心,火把掉在地上。
院外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
康罗伊探身望去,只见个戴黑礼帽的身影闪进巷口,礼帽下露出半张扭曲的脸——是约翰·贝克。
那男人在阴影里露出白牙:你们救不了这个国家...只会加速它的灭亡!话音未落,他已消失在夜色中。
刘铁柱抹了把脸上的血,铁链在掌心转得呼呼响。
康罗伊摇头,目光落在被制住的密探腰间——绣着字的暗纹,是肃顺的人。
他蹲下身,扯下密探颈间的玉牌,指腹碾过背面的刻痕:贝克联系了清廷残余。他抬头看向张仁清,后者正用符咒清理地上的黑雾,道袍下摆沾着血,但他没想到,我们早等着他们来。
张仁清收了桃木剑,指尖还在微微发抖:这些符...比我在山中学的厉害。
因为这里有龙泪。康罗伊摊开手,晶体的蓝光映亮三人的脸,它能放大超凡之力。他转向刘铁柱,后者正用铁链捆密探,伤口渗出的血把粗布染得更深,铁柱,把这些人押去地牢。
记得给他们上药——我们要的是活口。
刘铁柱咧嘴笑了,露出被烟熏黄的牙齿:听您的。他扛起两个密探往外走,铁链拖地的声响里混着闷哼,奶奶的,等老子教会他们打拳,看谁还敢来撒野。
张仁清望着他的背影,又低头看掌心的龙髓引,忽然轻声道:康先生,我随你去香港。
康罗伊一怔:你不是说...
道在四方,不在山中。道士的眼睛在月光下亮起来,利玛窦的秘典,或许能解开龙髓引的秘密。
康罗伊点头,转身走向书桌。
差分机的纸带还在吐着,最新一行坐标刺得他眼睛发疼:东经121.4,北纬31.2——上海外滩地下三百尺。
他摸出钢笔,在坐标旁画了个星号。
达达拜!他冲门外喊。
文化顾问的身影很快出现在廊下,夹着个铜制密码箱,给香港发报:启动山东号,装载差分机三型组件,三天后启航。
达达拜推了推眼镜:需要附加说明吗?
就说...我们要带一批特殊货物康罗伊的手指抚过龙髓引,能改变东方命运的货物。
更鼓敲过五下时,刘铁柱蹲在甲板上磨刀。
渤海的风卷着咸湿的潮气,吹得他粗布短打猎猎作响。
他望着北方的天空,那里有他战死的兄弟,有被烧了的村庄,有再也回不去的山东。
他把刀往甲板上一磕,刀锋映出自己的脸:兄弟们,我带你们...换个活法。
康罗伊站在舱房门口,望着海平线泛起的鱼肚白。
他摸出龙髓引,裂痕里的蓝光和龙泪晶体遥相呼应,在掌心织成张幽蓝的网。
这时,门房的脚步声从廊下传来:特使大人,外...外面有位汤普森先生求见。
康罗伊的手指顿了顿。
汤普森?
这个时间点...他望向逐渐明亮的天际,海风掀起窗帘,吹得书桌上的道经哗哗作响。
龙泪晶体的光,正透过铜钱裂痕,在墙上投出条蜿蜒的光脉,像条即将苏醒的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