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井旁的养蛊石,狐仙立刻召集村民,在老槐树下议事。她将辨蛊录摊开,指着上面画的养蛊石图谱:“这石头能聚煞气、催蛊卵,邪修肯定在黑林里藏了更多,甚至可能有他的巢穴。今天我们分两路走——一路由我、狗剩、李老根带着柴刀和符纸进林探路,另一路让狗蛋领着村民,在林边再筑三道阻蛊沟,多撒龙涎草,防止蛊虫趁机窜出来。”
“我也去!”风丫突然站出来,手里攥着个布包,“我会认草药,要是你们受伤了,我还能帮忙处理。”狗剩想劝她留下,却见风丫眼神坚定:“村里的事我帮不上太多,这点忙总得帮。”狐仙点了点头,从篮里拿出一小包龙涎草粉末递给她:“遇到黑气就撒,别靠近陌生的虫子。”
出发前,狗剩摸了摸老槐树的树干,树皮上的绿光轻轻蹭了蹭他的手,像是在叮嘱。他握紧守脉玉,玉身温润,却隐隐透着一丝警惕——这趟黑林之行,恐怕比上次更凶险。
进林后,雾气比白天更浓,阳光只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零星的光斑。李老根走在最前面,柴刀劈开挡路的荆棘,嘴里念叨着:“这林子里的煞气比前几天重多了,你们闻,连土都带着股腥气。”狐仙掏出罗盘,指针疯狂转动,最后指向黑林深处的一处山坳:“养蛊石的煞气在那边,邪修的巢穴应该就在山坳里。”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滴答”声,像是水滴落在石头上。风丫突然停住脚,指着旁边的灌木丛:“你们看,这草叶上的露水是黑的!”众人凑过去,果然见叶片上的露水泛着黑气,落在地上,竟把泥土烧出了细小的坑。
“是煞气凝的露,离巢穴不远了。”狐仙加快脚步,罗盘的指针已经快贴在盘面上。转过一道弯,山坳的入口赫然出现——入口处的岩石上刻着诡异的纹路,黑气顺着纹路流动,像是活物。
“这是聚煞阵!”狐仙从怀里掏出几张符纸,贴在岩石上,“狗剩,你用守脉玉的灵气引符纸燃起来,破了这阵!”狗剩立刻将守脉玉按在符纸上,温润的白光顺着符纸蔓延,“轰”的一声,符纸燃起金色火焰,岩石上的纹路瞬间断裂,黑气也消散了不少。
众人走进山坳,就见中央有个山洞,洞口散落着不少黑色虫卵,还有几只没孵化的蛊虫在蠕动。李老根举起柴刀,刚想砍下去,狐仙急忙拦住:“别碰!这些虫卵连着洞里的养蛊石,砍碎了煞气会扩散!”她掏出龙涎草粉末,绕着洞口撒了一圈,虫卵和蛊虫立刻不动了,像是被冻住一般。
“我先进去探探。”狗剩提着灯笼,率先走进山洞。洞里很暗,灯笼的光只能照到前方几步远的地方,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腥气。走了没多久,前方突然亮起红光——只见山洞深处,摆着一个石台,台上放着三块养蛊石,石头中间,趴着那只通体漆黑的虫子,正是之前在山洞里见到的那只!
“是母蛊的统领虫!”狐仙跟进来,声音发紧,“邪修用养蛊石养着它,就是想让它控制所有噬灵蛊!”那只黑虫似乎察觉到有人,猛地抬起头,复眼闪烁着红光,嘴里吐出一缕黑气,直扑狗剩而来。
“小心!”风丫立刻撒出龙涎草粉末,黑气碰到粉末,发出“滋滋”的声响,消散了大半。狗剩趁机举起守脉玉,白光直射黑虫,黑虫发出刺耳的嘶鸣,身体开始扭曲。李老根也冲上来,柴刀砍向石台,“哐当”一声,石台被砍出一道裂缝,养蛊石的红光也暗了几分。
狐仙掏出最后几张符纸,念动咒语,符纸化作火焰,围成一个圈,将黑虫和养蛊石困在里面。“快撒龙涎草!”她喊道,风丫和狗剩立刻将粉末撒进火圈,火焰瞬间变旺,黑虫的嘶鸣声越来越弱,最后化为灰烬,养蛊石也在火焰中裂开,黑气彻底消散。
确认山洞里没有残留的虫卵和煞气后,众人才松了口气。走出山洞时,阳光已经照进山坳,雾气也散了不少。李老根擦了擦汗,笑着说:“这下好了,邪修的老巢被端了,村里总算能安稳了。”
回到村里时,狗蛋已经带着村民筑好了阻蛊沟,还在林边立了警示牌。看到众人回来,村民们都围上来,风丫把山洞里的情况一说,大家都欢呼起来。老槐树下,有人端来热水,有人拿出干粮,热闹得像过节一样。
狗剩坐在槐树下,守脉玉已经恢复了纯粹的温润,没有一丝警惕。他望着村里的灯火,又看向黑林的方向——虽然邪修的巢穴被端了,但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还有隐藏的隐患。
狐仙走过来,坐在他身边,手里拿着一片槐树叶:“别担心,以后我们定期巡查,再教村民们认煞气、用龙涎草,就算有隐患,也能及时解决。”狗剩点了点头,看向不远处,风丫正和几个孩子说着进黑林的经历,孩子们听得眼睛发亮,脸上满是崇拜。
夕阳西下,老槐树的绿光又亮了起来,笼罩着整个巫脉村。炊烟袅袅升起,饭菜的香味飘满村子,村民们的笑声也传得很远。只是没人注意,黑林边缘的一棵大树上,一片叶子悄然落下,叶子背面,沾着一丝极淡的黑气,很快被风吹走,消失在暮色里——平静之下,似乎还有一丝暗涌,在等待着下一个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