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意华,你这几天都有些出神哦,上课都没那么认真了。”
王子豪与我肩并肩地走出校门口,他关切的询问打破了放学路上的喧闹。
“是有点心事…”我小声承认,手指无意识地抠着书包带子。
这些天,家里泡菜生意的萌芽、父母疲惫的身影,以及如何让这小小的希望茁壮成长,确实占据了我大半思绪。
“什么事,可以和我们说吗?”妙妙也立刻凑近我,与王子豪异口同声地说着,两双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真诚的关心。
看着我最信任的两个小伙伴,我心里一暖,那份压抑着的担忧和渴望忍不住倾泻出来。
我想起父亲清晨撑着后腰挺直身躯的样子,想起母亲眼角的皱纹和在厨房忙碌的辛劳,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我……我老想着赚钱的事,这样爸爸妈妈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话音刚落,王子豪的脚步猛地顿住了。
他转过头,黝黑的小脸上表情瞬间变得无比严肃和理解,那神情超越了普通孩子的懵懂,带着一种早熟的共鸣。
“我懂!”
他脱口而出,声音有些发紧,“我妈……我妈也是这样,给人缝衣服补袜子,总是熬到很晚,眼睛都熬红了。”
他攥紧了拳头,眼神里有心疼,也有一种不甘,“要是我再大一点,能帮她就好了……”
妙妙虽然家境相对好些,但也被我们感染,她拉住我的手,急切地说:“华华,你别太难过了。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呀!我……我可以把妈妈给我的零用钱省下来给你!”
她说着就要去掏她那个绣着小花的口袋。
“不行不行!”
我赶紧按住她的手,心里又感动又想笑,“妙妙,你的钱是你妈妈给你的,不能这样。而且……”
我看了看王子豪,又看了看妙妙,一个念头忽然闪过,“而且,我想的是,能不能靠我们自己,做点什么……真正能赚到钱的事。”
王子豪的眼睛亮了起来,他显然对我的话极感兴趣:“做什么?谢意华,你脑子灵,你说,我们能做什么?我有力气!”他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
妙妙也兴奋地点头:“对呀对呀,我们可以一起!”
我们三个小伙伴站在放学的人流中,仿佛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充满干劲的同盟。
我看着他们,心里那股因为独自思考而带来的孤独和无力感瞬间消散了大半。
是啊,我不是一个人。
也许,我可以用更巧妙的方式,借助伙伴的力量,让妈妈的“小生意”做得更好?
“我妈妈最近在做一种特别好吃的小菜……”
我压低了声音,开始向他们透露我的“初步计划”,并观察着他们的反应。
我压低的声音,像分享一个重大的秘密,“酸酸甜甜,还有点脆脆的辣,可好吃了!前几天她试着带去早市,一下子就卖光了!”
王子豪和妙妙的眼睛立刻睁得圆溜溜的。
“真的吗?华华,你妈妈好厉害!”妙妙惊叹道,仿佛看到了什么了不起的魔法。
王子豪的关注点则更实际,他往前凑了凑,黝黑的小脸上满是认真:“然后呢?能卖钱吗?能帮到你爸爸妈妈吗?”
“能!”
我用力点头,但随即又露出一丝愁容,
“可是……妈妈每次9只能做一小坛,去早市卖菜时顺便带着卖。知道的人太少了,而且妈妈总觉得这是小打小闹,不好意思专门做这个。”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好吃就能卖钱!”王子豪的语气带着一种孩子式的直接和肯定,“我妈妈说过,靠手艺吃饭,最光荣了!”
妙妙也连忙附和:“对对对!我妈妈也夸阿姨做的菜好吃!”
看着两位好友毫无保留的支持,我心里那个模糊的计划渐渐清晰起来。
我拉起他们的手,让我们三个小脑袋凑得更近,形成了一个密不透风的“战略会议圈”。
“我是这样想的,”我小声而快速地说着,“我们能不能……帮妈妈的小菜,让更多人知道?”
“怎么让更多人知道?”王子豪和妙妙异口同声地问,眼睛里充满了好奇和跃跃欲试。
“我们可以当‘小推销员’呀!”
我说出了我的构想,“当然,不是真的去街上叫卖。妙妙,你人缘好,认识大院里的好多阿姨奶奶,你可以悄悄跟她们说,我妈妈做了特别爽口的泡菜,夏天配粥吃最好了,要是她们有兴趣,可以来我家尝尝看或者买一点。”
妙妙立刻挺起小胸脯,感觉自己肩负了重任:“包在我身上!我这就去跟我奶奶说,她最爱吃各种小菜了!”
我又看向王子豪:“子豪,你跑得快,力气也大。如果……我是说如果,以后真的有邻居想买,我妈妈又要忙地里和早市的活儿,你能不能帮我一起,把装小菜的罐子给邻居们送过去?就在我们大院和附近这几条巷子,不远。”
我知道,让他参与一些实际的、需要力气的活儿,会比空口宣传更让他有成就感。
果然,王子豪的眼睛瞬间亮了,仿佛接到了什么光荣的使命,他把胸膛拍得砰砰响:“没问题!送东西我最在行了!保证又快又稳当!”
“那我们说好了!”我心里涌动着暖流和希望,“这是我们三个人的秘密行动,名字就叫……就叫‘帮妈妈小分队’!”
“好!帮妈妈小分队!”两只小手叠上我的手,三个人一起小声却用力地喊出了口号。
正当我们三个为这刚刚成立的“秘密组织”而充满信心,眼睛闪闪发亮时,一个熟悉的身影悄无声息地凑到了我们旁边。
何志明。他怎么总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出现?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就想把讨论的话题藏起来。
但转念一想,他那张能说会道的嘴和在我们这片孩子里不小的影响力,如果……如果能把他拉拢过来,岂不是个绝佳的“宣传员”?
“你们在做什么游戏吗?谢意华。”
何志明一脸好奇,目光在我们三个紧握的手和兴奋未褪的脸上扫来扫去,带着他特有的那种探究和打探。
“志明哥,我们是帮妈妈小分队!”
妙妙快人快语,还没等我阻止,就仰着兴奋的小脸向他报告了我们的“组织名称”。
“什么小分队?”
何志明一脸诧异,显然对这个名字和其代表的意义感到困惑。
他的目光越过妙妙,直接落在我脸上,带着一种了然的审视,“谢意华,是你的主意吧?”
他的洞察力确实很强,一眼就看穿了我是这个“小分队”的核心。
我握紧小拳头,心里飞速地盘算着。
何志明聪明,但也骄傲,直接请求他帮忙他未必乐意,但若是让他觉得这是件“有意思”甚至能体现他“能力”的事情……
于是,我松开和伙伴们紧握的手,向前一步,抬起小脸,用一种非常认真、仿佛在商讨大事的语气对他说:“是我的主意,何志明。我们要帮妈妈把她做的超级好吃的泡菜,推荐给更多的人。这样妈妈就能多赚一点钱,不用那么辛苦了。”
我先点明这是“帮助”和“做好事”的性质,然后才抛出橄榄枝,眼神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期待和一丝挑战,
“你要不要一起加入进来?我们正需要像你这样……嗯……会说话的同学帮忙宣传呢!”
我没有用“利用”,而是用了“需要”和“帮忙”,并把他的特长“会说话”点了出来。
王子豪在一旁看着,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没开口,只是眼神略带警惕地看着何志明。
妙妙则是一脸期待,觉得人多力量大。
何志明显然没料到我会如此直接地邀请他,还给他戴了顶“高帽”。
他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被认可的快意,但随即又恢复了那副略带傲娇的模样,他清了清嗓子,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像个真正的小领导一样开始提问:“帮妈妈……卖小菜?怎么帮忙?具体要做什么?还有,”
他看向我,眼神锐利,“你怎么知道我能帮上忙?”
他的反应在我意料之中。我不慌不忙,开始描绘“蓝图”:“很简单啊!你可以跟你妈妈,还有你认识的叔叔阿姨夸一夸我妈妈做的小菜好吃。你也可以想想,哪里可能有人想买?比如……你爸爸的单位食堂?”
我故意抛出一个稍微有点远但并非完全不可能的方向,激发他的想象力,“至于为什么找你,”我顿了顿,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因为大家都知道你聪明,认识的人多,说话别人都爱听呀!”
这番连吹带捧,外加一个看似宏大的“单位食堂”目标,果然让何志明的眼神发生了变化。
他从最初的诧异、探究,慢慢变得感兴趣,甚至开始有了一点跃跃欲试的规划感。能参与到一件“大事”里,并且被认可其“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对他很有吸引力。
他摸了摸下巴,故作深沉地思考了几秒钟,然后才勉为其难似的点点头:“嗯……听着倒是有点意思。帮助同学妈妈,也是应该的。好吧,那我……就加入你们试试看吧。”
“太好了!”我立刻露出惊喜的笑容,妙妙也跟着欢呼。
王子豪虽然没说话,但也稍微放松了紧绷的小脸。
就这样,我们的“帮妈妈小分队”意外地扩充了成员,增加了一位聪明但也可能带来变数的“战略宣传官”。
从那天起,我们的小分队便开始悄无声息地运转起来。
妙妙成了优秀的“口碑传播者”。她不仅告诉了自己的奶奶,还在和小伙伴跳皮筋、丢沙包时,“无意间”透露谢意华妈妈做的泡菜多么美味。
孩子们回家一说,果然引起了一些家庭主妇的兴趣。
王子豪则是我最可靠的“后勤部长”。第一次有邻居(就是妙妙的奶奶)真的来买走一小罐泡菜时,他比我还激动,小心翼翼地捧着那个罐子,像捧着什么易碎的珍宝,一路目不斜视、脚步稳健地送到王奶奶家,得到了王奶奶“这孩子真可靠”的夸奖,让他得意了好久。
何志明的加入,果然给我们的小分队带来了不一样的火花。
他脑子活络,办法也多,虽然偶尔还是会流露出一点小骄傲,但在“帮妈妈”这个大目标下,他展现出了超乎预期的热情和行动力。
他的“宣传”可不是像妙妙那样简单的口耳相传,而是带着他特有的、略显“精明”的策略。
第二天课间,何志明并没有急着到处嚷嚷,而是先从他最熟悉的“势力范围”开始。
他拿出自己的饭盒,里面是他妈妈准备的简单午饭,故意叹口气:“唉,今天这饭看着就没味道。”
然后,他像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从书包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一个小油纸包,那是我早上偷偷带给他的几根妈妈做的泡萝卜条。
他打开纸包,那股酸甜微辣的特殊香气立刻飘散开来,吸引了周围几个男生的注意。
“志明,你这啥啊?闻着挺香!”一个男生凑过来。
何志明故作神秘地夹起一根,咔嚓咬得脆响,脸上露出极其享受的表情:“啧,谢意华她妈妈做的独门泡菜,别提多好吃了!就这么点,我都不够吃。”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又把纸包包好,仿佛是什么稀罕物。
他越是“舍不得”,那几个男生就越好奇,纷纷追问在哪里能弄到。
何志明这才“勉为其难”地说:“人家妈妈做着卖的,不多。想要啊?得去他们家问问,还不一定天天有呢!”这种“限量供应”的感觉,一下子勾起了大家的兴趣。
何志明观察力很强。
他注意到班里有个女同学这几天胃口不好,吃饭时总是无精打采。
他便悄悄走过去,像个小大人似的说:“李小红,你是不是中暑了没胃口?我听说谢意华妈妈做的泡菜特别开胃,酸酸甜甜的,我昨天吃了两碗饭呢!你要不要也试试?说不定就有胃口了。”
他还跑去跟体育老师套近乎:“老师,您训练完出汗多,吃点这个爽口的小菜,补充盐分,可舒服了!”
他甚至真的回家跟他妈妈郑重其事地提了“单位食堂”的可能性:“妈,我们同学妈妈做的小菜特别好吃,干净又便宜,比食堂现在那种咸菜疙瘩强多了,你能不能跟食堂采购的王叔叔说说,少进一点试试?”虽然这事大概率成不了,但他这种敢想敢说的劲头,确实拓宽了我们的思路。
何志明甚至对我妈妈用的罐子提出了“改进意见”。他跑来跟我说:“谢意华,光用玻璃罐子不行,得让人一眼就知道是‘谢家泡菜’!咱们可以找点红纸,剪成小方块,写上‘谢’字,用浆糊贴在罐子上!这样别人一看就记住了!”
这个主意让我和妈妈都眼前一亮!妈妈真的采纳了,找来红纸,由我执笔,我的字迹很工整,在每个售出的泡菜罐上都贴上了小小的红色“谢”字标签。
这个小小的标签,顿时让我们的产品显得正规、独特了许多。
在何志明这番多渠道、多角度的“宣传攻势”下,“谢家泡菜”的名声真的在小小的家属院和班级里慢慢传开了。
来找妈妈买小菜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从最初的左邻右舍,扩展到了同学家长,甚至还有一些被孩子们“安利”了的叔叔阿姨。
妈妈脸上的笑容更多了,她开始更认真地研究不同的口味,泡制的量也悄悄增加。虽然依旧辛苦,但那辛苦里充满了希望和干劲。
放学路上,何志明会得意地跟我们汇报他的“战绩”:“今天我又跟三个人说了!”“三班的刘胖子都跑来问我了!”
王子豪虽然一开始对他有些芥蒂,但看到他为帮助我家如此卖力,眼神里的警惕也渐渐化为了认可,偶尔还会主动跟他讨论哪条路线送泡菜更方便。
看着身边这三位性格迥异却同样热心的小伙伴,我心里充满了感激。
何志明的加入,像是一剂催化剂,让我们的小分队运作得更高效,也让“帮妈妈”这件事,变得像一场有趣又充满成就感的集体冒险。
有时候我会想,难怪我上辈子,从小就喜欢他,崇拜他,儿时的他确实很优秀!
看着何志明在我家进进出出,嘴巴甜甜地叫着“叔叔阿姨”,灵活地帮妈妈想着各种宣传点子,甚至能提出给泡菜罐贴标签这种细节建议,我不得不承认,此刻的他,确实比王子豪更耀眼。
他像一株被精心浇灌的植物,舒展着翠绿的枝叶,自信地迎接阳光。
而王子豪,则像一棵被暂时遗忘在角落的小树,因为“留级生”这块沉重的牌子,以及周遭有意无意的嘲笑,枝叶有些耷拉,缺乏了些许生机。
我努力压下心底因前世记忆而对何志明产生的厌恶,告诉自己,一切都为了功德积分,也为了……更好地观察和引导王子豪。
毕竟,我记得清清楚楚,上一世,正是从五年级我们成为同桌开始,在我看似不耐烦实则持续的辅导和督促下,王子豪体内那股沉睡的力量被猛然唤醒。
他就像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旦被拭去尘埃,便绽放出令人惊叹的光芒。
他从一个被众人轻视的学渣,一路逆袭,最终以c市高考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叩开了省城重点本科院校的大门。
那是何等惊人的潜力和韧性!
现在的他,只是暂时被阴影笼罩了。那份聪明,那份一旦认定目标就咬牙坚持的狠劲,都还深深埋藏在他心底。
何志明的机灵外露,像闪烁的溪流;而王子豪的潜力,则如同沉默的深潭,表面平静,内里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看着王子豪在一旁,听着何志明侃侃而谈时,眼神里偶尔流露出的那一点点羡慕和黯淡,我心里并没有轻视,反而涌起一股更强烈的决心和……一种奇妙的“养成”般的期待。
这一世,我提前四年认识了他,成为了他的同桌,和他建立了友谊。
我不需要像前世五年级那样,带着班长的职责和些许优越感去“改造”他。
我可以更早地、更温和地,帮他拂去身上的尘埃,让他内心的光芒提前透出来。
何志明的存在,此刻反而成了一种无形的激励。
我看着王子豪,心里默默地对他说:别急,王子豪。你的时代还没到来,但我相信,它会比上一世来得更早,更璀璨。
我会陪着你,一起把那份被埋没的自信和才华,一点点找回来。
到那时,眼前这个略显局促、不够自信的男孩,会绽放出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的光彩。
而那个过程,将是我这一世,最重要的“功德”之一。
小分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而我,除了协调“工作”,更重要的是,继续在家里扮演着“灵感小军师”的角色。
我缠着妈妈,用童言童语提出“建议”:
“妈妈,我们能不能用小一点的、一样的罐子装?看起来整齐又干净!”
“妈妈,下次我们试试用胡萝卜和白菜帮子一起泡好不好?颜色好看!”
“妈,张阿姨说要是再淡一点点盐就更好了……”
妈妈在我的“启发”和邻居们逐渐增多的好评下,干劲越来越足。
她开始专门留出一部分品相好的蔬菜用来制作泡菜,甚至还去杂货店买了一批大小均匀的玻璃罐子。
小小的泡菜,从“顺便卖卖”,逐渐变成了家里一项正经的、有稳定微薄收入的小副业。
虽然赚的钱依然不多,但看着妈妈脸上越来越多的笑容,听着她和父亲晚上盘算着“今天泡菜卖了多少钱,这个月能多攒下一点”时,语气里含着的希望,我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而我们“帮妈妈小分队”的友谊,也在这次共同的、充满成就感的“秘密行动”中,变得更加牢固。
放学路上,我们的话题除了学习和游戏,又多了一项关于“业务”的讨论,四个小小的身影,在夕阳下,仿佛真的能汇聚成一股改变生活的小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