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京城,天朗气清,“全球协作医疗联盟”成立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作为联盟主席单位,山水集团将那幅承载着初心与传承的“双迹拓片”,精心镌刻在联盟徽章的中央——左侧是祁同伟当年苍劲的“山水”二字,右侧是林天续写的担当笔迹,两道痕迹交相辉映,宛如跨越时空的握手,成为联盟最鲜明的精神图腾。
仪式现场,高小琴身着一身剪裁得体的深色正装,胸前佩戴着崭新的联盟徽章,站在铺着红地毯的主席台上。她的身后,巨大的LEd屏幕循环播放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画面:非洲疫区里,“山水”医疗团队穿着厚重的防护服,在烈日下搭建临时病房;A国民生医院的手术室内,夏国医生与当地医护人员并肩作战,成功挽救重症患者;东南亚乡村的义诊帐篷前,白发苍苍的老人握着医护人员的手,眼中满是感激……每一个镜头里,“山水”团队与当地民众并肩前行的身影,都在诉说着“协作医疗”的温度与力量,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尊敬的各位来宾,朋友们!”高小琴接过话筒,声音清亮而坚定,透过音响传遍会场的每一个角落,“今天,‘全球协作医疗联盟’正式成立,而联盟的初心,从始至终与‘山水’的使命一脉相承——那就是让医疗跨越国界的阻隔,让健康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惠及每一个渴望生命的人。”她抬手轻抚胸前的徽章,目光扫过台下一张张期待的脸庞,“这份初心,从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它是刻在‘双迹拓片’里的承诺,是落在非洲疫区的每一针疫苗里,是藏在A国医院的每一台手术中,是我们用无数个日夜的实干,一点一滴浇灌出的希望。”
台下,林天坐在嘉宾席的前排,眼中满是欣慰,频频点头;身旁的高育良望着台上从容自信的高小琴,想起当年汉东的岁月,嘴角露出感慨的笑容。而坐在观众席中部的李达康、老张等曾与祁同伟共事的旧部,此刻眼中满是动容——他们曾因走错路而迷茫自责,如今看着“山水”扛起全球协作的大旗,看着曾经的遗憾化作如今的希望,终于明白:真正的价值,从来不是权力的追逐,而是在为民干事的路上找到人生的重量。
仪式结束后,联盟随即宣布启动首批核心项目——“全球儿童免疫计划”,计划在未来三年内,为全球50个发展中国家的500万儿童免费接种麻疹、脊髓灰质炎等疫苗,搭建起一道守护儿童健康的“全球防线”。为推进项目落地,高小琴牵头组建了一支由20个国家医疗人员组成的跨国医疗队,其中既有夏国顶尖的免疫专家,也有曾在“山水”非洲医疗基地接受培训的当地医生,还有在东南亚义诊中表现突出的护士。他们带着不同的肤色、说着不同的语言,却因同一个“守护儿童健康”的目标走到一起。
出发前夕,林天特意来到医疗队的集结地送行。他走到高小琴面前,亲手递过一面鲜红的锦旗,上面用金色的丝线绣着“山水映初心,联盟护未来”十个大字。“这面锦旗,是对‘山水’的肯定,更是对联盟的期许。”林天的目光扫过身后整齐列队的医疗队员,语气郑重,“孩子们是未来的希望,你们肩上扛着的,不仅是疫苗与药品,更是千万个家庭的期盼,是全球协作的信任。一定要把每一针疫苗都安全送到孩子身边,把‘协作’的初心,种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高小琴双手接过锦旗,紧紧抱在胸前,眼眶微微发热:“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几天后,跨国医疗队的首站抵达南美某贫困国。当载着疫苗的车辆驶进偏远的山村时,村口早已挤满了等待接种的孩子和家长。孩子们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睁着好奇的大眼睛,围在医疗车周围,像一群渴望阳光的小鸟。高小琴和队员们迅速搭建好接种点,一边用当地语言安抚孩子,一边有条不紊地准备疫苗。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走到高小琴面前,小手紧紧攥着衣角。高小琴蹲下身,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从口袋里掏出一颗水果糖递过去。小女孩接过糖果,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又指着高小琴胸前的联盟徽章,用稚嫩的声音问:“阿姨,这个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呀?”
高小琴看着孩子清澈的眼睛,用刚学会的当地语言,一字一句地解释:“这上面的字,意思是‘我们一起努力,让所有人都健康快乐’。”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突然伸出胖乎乎的小手,用指尖蘸了点桌上的红色印泥,在高小琴的手背上轻轻画了一个歪歪扭扭的“山”字——那是她从医疗队的宣传画上看到的“山水”标志,虽然笔画稚嫩,却格外认真。
这温暖的一幕,被随行的摄影记者捕捉下来。照片里,高小琴蹲在地上,微笑着看着手背上的图案,小女孩依偎在她身边,嘴角沾着糖渣,眼中满是纯真。这张名为《手背上的“山水”》的照片,很快通过网络传遍全球,被无数媒体转载,成为“全球协作医疗”最生动的注脚。
在中枢召开的跨国协作工作会议上,林天特意将这张照片投影在大屏幕上。看着画面里的温暖瞬间,他动情地说:“大家看,这就是‘协作’的真正意义——它不是单方面的施舍,不是居高临下的给予,而是我们与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人们,手拉手、心连心,一起创造希望,一起守护幸福。‘山水’做到了,我相信,联盟也一定能带着这份初心,走得更远、更稳!”
就在“全球儿童免疫计划”顺利推进的同时,国内“医疗+农业”融合项目也传来振奋人心的捷报。陈子墨带领的江山农业团队,在高小琴的协调下,将最新培育的“协作1号”高产稻种,连同农业技术指导团队,一同送到了刚刚度过疫情的非洲国家。在当地的“协作农业示范田”里,稻穗沉甸甸地弯下腰,亩产较当地传统稻种翻了三倍,实现了“健康有保障,温饱有着落”的双重目标。而孙连城、陈默在汉东推广的“数字医疗+智慧农业”模式,更是成为全国标杆——通过大数据监测农田墒情,远程指导农户种植;依托数字医疗平台,为农村居民提供在线问诊服务,让“看病不出村、种地有指导”成为现实,吸引了来自东南亚、非洲的十多个国家的考察团前来学习借鉴。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年底。高小琴的办公室里,收到了一份来自全球的特殊礼物——一个厚厚的画册,里面装满了来自20个国家的儿童画作。每一幅画都色彩鲜艳、充满想象力:非洲的孩子用蜡笔画出金黄的稻浪和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稻穗上挂着联盟徽章;南美的孩子用彩铅描绘出医疗车驶进村庄的场景,车身上印着“山水”的标志;东南亚的孩子则画了一群不同肤色的人手拉手,头顶上是闪耀的“双迹拓片”……
高小琴小心翼翼地将画册整理好,亲自送到林天的办公室。她在画册的扉页上,用钢笔写下一行娟秀的字迹:“初心不分年龄,协作不分国界。”林天接过画册,一页页仔细翻看,看着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对“协作”的理解与向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哪里是画册,这是今年最好的‘协作’答卷啊!”
当天晚上,京城的夜空被新年的烟花点亮。高小琴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漫天绽放的绚烂烟火,思绪不由得飘向远方——她想起林天当年那句关于初心的梦话,想起祁同伟未竟的遗憾,想起“双迹拓片”上交织的笔迹,想起非洲疫区里的星光,想起南美孩子手背上的“山水”图案……
烟火照亮了她的脸庞,也照亮了桌上的联盟徽章与双迹拓片。高小琴轻轻抚摸着徽章,心中无比笃定:“山水”的故事,从未结束;“协作”的棋局,仍在铺展。那些跨越时空的初心与执念,那些为民干事的坚守与担当,终将在人类共同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汇聚成照亮世界的光,找到最圆满的归宿。而她与所有志同道合者,将继续带着这份初心,奔赴山海,向着更遥远的未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