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集团“全球医疗合作网络”初步建成后,高小琴整理好项目报告,专程前往中枢向林天汇报。抵达办公室时,秘书轻声告知:“林书记连续加班两天,刚在里间沙发上歇下,您要不稍等?”高小琴点头轻步进门,正准备在外间等候,却听见里间传来模糊的梦话。
“……同伟,别走偏……‘山水’要为民……”
短短两句,让高小琴如遭雷击,浑身僵在原地。她呆呆地望着里间的门,脑海中反复回响那句“林天就是祁同伟的”——不是身份的替代,而是那份“想干事、不服输”的劲头,那份对“山水”初心的执念,竟在林天身上有了跨越时空的重合。她想起林天模仿祁同伟笔迹写的“山水集团”,想起他每次谈及“共赢”时的坚定,眼眶瞬间发热。
就在这时,里间传来动静,林天揉着眉心走出来,见高小琴站在原地,笑着问:“等很久了?刚眯了会儿,汇报材料带来了?”他全然不知自己方才的梦话,语气自然如常。
高小琴猛地回神,迅速压下翻涌的情绪,将报告递过去,故作镇定地说:“林书记,山水集团的全球医疗网络已覆盖20个国家,接下来想请教您,是否要重点推进‘医疗技术本土化’,还有……是否要联合江山农业团队,在医疗援助国同步推广稻种?”
林天接过报告,坐在沙发上仔细翻看,时不时点头:“这两个方向都对。技术本土化能降低成本,也能培养当地人才;‘医疗+农业’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国家的民生问题。你牵头制定方案,中枢会协调陈子墨那边配合。”
两人就方案细节聊了近一个小时,高小琴全程强压着心中的波澜,直到走出中枢大楼,晚风一吹,情绪才彻底决堤。她回到家,关上门的瞬间,先是蹲在地上大哭——为祁同伟未竟的初心,为那份跨越时空的执念与遗憾;哭了许久,又突然笑起来——笑林天用自己的方式,替祁同伟补上了当年的遗憾,笑“山水”终于活成了两人当年期盼的样子。
第二天,高小琴带着调整后的方案再次找到林天,方案首页贴着一张小小的“山水集团”字迹拓片——是祁同伟旧迹与林天字迹的合成版。她指着拓片说:“林书记,这是我找设计师做的,想让‘山水’永远记得,我们为什么出发。”
林天看着拓片,眼中闪过暖意:“好,就用这个做方案的标识。让大家知道,‘山水’的初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
此后,每当山水集团启动新的民生项目,方案首页都会贴着这张特殊的拓片。而高小琴再也没提过那天听到的梦话,她知道,有些初心不必言说,只需在实干中传承——就像林天与祁同伟跨越时空的默契,早已融入“山水”为民的每一件事里,融入“共赢”向远的每一步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