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共赢”框架落地不久,一则紧急情报送抵林天案头——曾在国内扫黑除恶中漏网的涉黑团伙头目张强,潜逃至b国并勾结当地犯罪集团,企图利用b国与“共赢”项目的贸易通道走私违禁品,甚至计划破坏A国刚起步的农业示范基地。
林天当即召集赵东来、孙连城、程度、周正、赵亦可召开专项会议,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张强团伙不仅是国内的毒瘤,更是‘共赢’项目的威胁。我决定让你们组成跨国联合专案组,赴b国开展追捕行动——赵东来负责跨境警力协作,孙连城对接当地民生组织获取线索,程度牵头廉洁监督防内外勾结,周正处理跨国法律纠纷,赵亦可跟进涉民生案件的受害者权益保障。”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瞬间安静。跨国追捕风险高、协调难度大,众人虽有基层与中枢工作经验,却从未联合执行过如此复杂的跨国任务。赵东来率先开口:“林书记,我们一定全力以赴,但b国法律体系复杂,警力协作可能会有阻碍。”
“我已经协调‘全球共赢发展基金’对接b国政府,明确此次行动是为保障‘共赢’项目安全,他们会提供必要支持。”林天递过一份文件,里面详细标注了b国警方联络人、当地民生组织资源清单,“你们每个人的分工都结合了过往专长——赵东来的治安联动经验、孙连城的民生动员能力、程度的监督敏锐度、周正的法律专业、赵亦可的民生案件经验,这是你们独有的优势,也是我选你们的原因。”
这番话让五人心中一震。林天不仅考虑到任务的难度,更精准匹配了每个人的能力,甚至提前扫清了前期障碍。程度忍不住说:“林书记,您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我们,不怕我们出纰漏吗?”
“怕就不会把任务交给你们了。”林天站起身,走到众人面前,语气诚恳,“你们在扫黑除恶、‘共赢’监督、民生治理中展现的担当与能力,我都看在眼里。这次任务是挑战,更是证明你们能独当一面的机会——真正的人才,不该只局限于国内岗位,更要能在国际舞台上守护‘共赢’的成果。”
五人相视一眼,眼中的犹豫被坚定取代。孙连城感慨道:“以前总觉得做好本职工作就够了,没想到林书记不仅信任我们,还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大的平台。”赵亦可也点头:“能参与这样的任务,是我们的幸运,更是责任。”
专案组出发前,林天亲自送行,特意嘱咐:“遇到困难随时沟通,记住,你们不是孤军奋战,背后有国家和‘共赢’伙伴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守住底线,既要把罪犯绳之以法,也要维护好国家形象。”
抵达b国后,五人迅速进入状态:赵东来凭借多年治安经验,很快与b国警方建立信任,锁定张强团伙的藏身地;孙连城通过当地民生组织,找到曾被张强团伙胁迫的商户,获取关键线索;程度敏锐发现b国某官员试图收受团伙贿赂,及时上报并推动调查;周正提前梳理b国引渡法律条款,为后续追捕扫清法律障碍;赵亦可则安抚被牵连的当地民众,收集受害者证词。
经过半个月的缜密行动,专案组成功抓获张强及其核心成员,缴获大量违禁品,还协助b国警方打掉了当地的犯罪集团。在引渡回国的飞机上,赵东来看着身边疲惫却兴奋的同伴,感慨道:“要是没有林书记的信任和布局,咱们不可能这么顺利。他不仅是领导,更是懂我们的伯乐啊!”
消息传回京城,林天正在主持“共赢”项目会议,听到捷报后只是淡淡一笑:“他们本就有这个能力,我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机会。”但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份“机会”背后,是精准的识人眼光和毫无保留的信任。
当专案组带着罪犯回国时,林天亲自到机场迎接。看着五人胸前的立功勋章,他笑着说:“欢迎回家,你们没有辜负信任,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未来,‘共赢’的舞台还会更大,需要你们的地方还有很多。”
五人望着林天,心中满是感激与敬佩。他们终于明白,遇到一位懂才、惜才、用才的伯乐,是何等幸运——而这份幸运,将成为他们未来坚守“共赢”初心、勇担重任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