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过后,林家的生活重回忙碌却温馨的节奏,而重阳埋下的“传承”种子,却在“共赢”事业的土壤里悄然发芽。林天回到中枢岗位后,将祭扫时的感悟融入工作,推动“共赢”战略向“传承赋能”方向深化——不仅要让项目落地,更要让“共赢”理念在年轻一代中扎根。
他牵头在“共赢人才学院”增设“红色传承”课程,邀请老领导、老爷子们录制视频课,讲述革命岁月与建设历程,让海外学员明白“共赢”的初心与先烈精神一脉相承。首批非洲学员在课后写道:“以前觉得‘共赢’是经济合作,现在才知道,这是为了让更多人摆脱苦难,就像夏国先烈曾为和平奋斗一样。”
驻外纨绔们也受重阳祭扫启发,在海外项目中发起“种子传承”行动——将江山稻种分给当地儿童,教他们种植知识,还在田间立起“希望之牌”,记录每个孩子的种植心愿。在北w国,陈阳带领孩子们种下的稻苗成熟时,孩子们捧着收获的稻谷,兴奋地说:“要把稻种送给下一届小朋友,让‘共赢’的稻子一直长下去。”
国内层面,林天推动中央纪委与教育部合作,在中小学开展“廉洁共赢”启蒙教育,用皮影戏、剪纸等孩子易懂的形式,讲述海外项目如何守好廉洁底线、帮助他国发展。叶紫涵还牵头编写《共赢宝宝成长手册》,将汉文化故事与“共赢”小知识结合,成为不少幼儿园的特色读物,两个宝宝虽还不会说话,却已能指着手册上的稻穗图案咯咯笑。
年末,林天收到一份特殊的“重阳回馈”——驻外纨绔们联合海外学员,在E国、北w国、非洲等地建立了10个“共赢传承基地”,每个基地都设有“先烈纪念角”,摆放着从夏国带去的烈士陵园照片与革命故事书籍。李伟在视频汇报中说:“当地民众常来纪念角参观,现在他们不仅知道‘共赢’能带来好日子,更知道这份和平来之不易,得好好守护。”
春节前夕,三个老爷子提议组织一场“跨洋共赢春晚”,让海外纨绔、学员与国内家人通过视频连线团聚。除夕夜,林家庭院挂满红灯笼,屏幕里传来E国安防队员唱的中文《新年好》、非洲学员跳的汉江鼓舞,屏幕外,两个宝宝在大人怀里跟着节奏拍手,笑声与歌声交织成温暖的乐章。
林天看着这跨越国界的团圆场景,想起重阳时的祭扫与家宴,忽然明白:“共赢”从来不是孤立的项目,而是无数个“小家”的温情汇聚,是一代代人的初心接力。从江山的试验田到全球的协作网,从先烈的牺牲到如今的繁荣,变的是时代,不变的是“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的信念。
新的一年,林天站在中枢窗前,看着窗外万家灯火与远方的星空,心里充满力量。他知道,“共赢”的道路还有很长,但只要守住传承、不忘初心,只要还有无数人愿意为这份事业并肩前行,就一定能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在岁月的打磨中愈发清晰,让和平与繁荣的薪火,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递得更远、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