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国事件后,全球“共赢”合作迎来新的秩序重构——越来越多国家主动向夏国提出合作申请,且在谈判初期就明确表示“愿遵守共赢规则、接受责任条款”。林天牵头中枢团队,趁热打铁推出《全球共赢合作公约》,明确“诚信履约、互利互惠、责任共担”三大核心原则,以及违约后的分级惩戒机制,首批就有32个国家签署加入。
公约落地首月,成效便凸显出来:东南亚某国计划引进汉江新能源技术,主动在协议中加入“违约赔偿”条款,承诺若中途终止合作,将赔偿夏国前期研发投入;南美某国与王鹏团队合作建设物流枢纽时,提前提交“合规运营方案”,主动接受夏国与当地民众的双重监督。
与此同时,汉江省借势扩大“共赢”辐射范围——林天协调汉江新能源产业园,与东南亚5国共建“跨境电池生产基地”,既输出技术,也带动当地就业;苏烈团队则与南美某国签订“农业协作协议”,推广江山稻种的同时,帮助其建立本土稻种研发中心,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这期间,曾受w国阻挠的非洲粮食贸易也全面复苏。美西农业共和国通过“全球粮食安全联盟”,向非洲出口江山稻种1500万株,汉江粮食加工企业则在非洲设立3个分工厂,让非洲民众既能种出高产粮食,也能实现本地加工增值。非洲某国总统在视频会谈中对林天说:“夏国的‘共赢’不是单向帮扶,而是真正帮我们建立发展能力,这才是最珍贵的。”
林天还特意指示驻外纨绔们,将w国的教训融入日常合作中——赵磊在美西农业共和国推动建立“合作履约评估机制”,每季度核查双方合作进度;叶无紫在美东科创中心设立“规则培训课堂”,向当地企业讲解《全球共赢合作公约》;王鹏则在美南能源枢纽安装“风险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合作中的异常动向。
年末,全球“共赢”项目年度报告显示:全年新增合作项目89个,覆盖18个新国家,带动参与国平均经济增速提升2.3%,民众对“共赢”合作的满意度达92%。而汉江省作为“共赢”核心枢纽,全年外贸出口突破8000亿元,继续领跑全国,“江山模式”也被12个国内省份借鉴推广,形成“全国联动、全球共振”的发展格局。
这天,林天站在全球“共赢”指挥中心,看着屏幕上不断闪烁的合作数据与红色线条,心里满是感慨。从江山的小试点,到汉江的大标杆,再到全球的新秩序,“共赢”早已不是简单的合作理念,而是成为推动世界发展的新引擎。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坚守规则、秉持初心,夏国定能带领更多国家,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走出一条互利共赢、长久稳定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