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国三大区域“协同治理”推行一年后,因联邦层面与区域间的利益分配、治理权矛盾日益加剧,加上东西南三部在“共赢”模式下已形成独立且完整的产业生态,独立诉求逐渐从“区域自治”升级为“国家独立”。
美西农业协作体率先提出独立倡议——凭借与苏烈团队共建的农业技术联盟,美西已实现粮食100%自给,还通过“全球粮食安全联盟”成为非洲、d国的主要粮食供应方,经济独立性远超联邦时期;美东科创联盟紧随其后,依托“全球技术破壁网络”,其新能源、医疗技术已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与汉江、欧洲的产业链深度绑定,完全具备独立发展的技术与经济基础;美南能源合作区也正式表态,凭借“清洁能源共享计划”,其能源出口覆盖东南亚、南美,且与非洲的“能源-农产品置换”形成稳定闭环,财政收入足以支撑独立后的公共服务。
当三部共同向A国联邦政府提交《独立公投申请》时,全球目光聚焦美洲。林天接到赵梓琪的紧急汇报后,明确指示:“夏国始终尊重各国人民的选择,重点要保障‘共赢’项目在过渡期间的稳定,确保产业链不中断、合作不脱节。”
赵梓琪立刻行动,分别与三部代表签订《过渡期间共赢合作备忘录》:承诺夏国将继续提供技术支持,王鹏的物流枢纽保持正常运转,苏烈的农业团队、赵磊的医疗团队常驻当地,确保项目平稳过渡。
公投结果出炉——美西、美东、美南均以超过80%的支持率通过独立决议,正式成立“美西农业共和国”“美东科创共和国”“美南能源共和国”。三国独立当天,同步与夏国建立外交关系,并在联合声明中明确:“将继续深化与夏国的‘共赢’合作,把三国打造为美洲‘共赢’网络的核心枢纽。”
消息传开,全球为之震动——谁也没想到,夏国的“共赢”模式不仅推动了A国的区域协作,最终竟间接促成了美洲三个新生国家的诞生。联合国秘书长在贺电中表示:“三国的独立,是基于产业协同与民生需求的理性选择,希望新国家能继续秉持‘共赢’理念,为全球发展贡献力量。”
三国独立后,“共赢”合作迅速升级:
- 美西农业共和国与江山、d国共建“全球稻种研发中心”,计划三年内将优质稻种推广至50个国家;
- 美东科创共和国与汉江新能源研发中心联合成立“跨洲技术学院”,定向培养全球新能源人才;
- 美南能源共和国则与王鹏合作,在非洲、东南亚新建10个“清洁能源中转站”,推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
林天在京城与三国首任总统举行视频会谈时,强调:“夏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三国发展,愿与你们共同打造‘美洲-亚洲-非洲’的共赢闭环,让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多民众。”三国总统均表示,将以独立为新起点,深化与夏国在各领域的合作,成为全球“共赢”网络的坚定伙伴。
看着视频中三国蓬勃发展的景象,林天想起最初在江山推动“共赢”试点的日子。从一个城市的探索,到改变一个大洲的格局,“共赢”的力量早已超越国界与制度。他知道,美西、美东、美南三国的独立,不是故事的终点,而是全球“共赢”网络迈向新阶段的起点——未来,还会有更多国家在合作中找到自身定位,共同书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