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们离开前的半小时,林天特意把赵磊等人留了下来,搬了几张凳子在院子里围坐,聊起了海外项目的医疗困境。“现在d国、L国的乡村医疗站,虽然能处理常见病,但遇到疑难杂症还是缺设备、缺药品,尤其是儿童重症的救治,很多时候得靠空运转诊,既费钱又耽误时间。”林天说着,拿出手机翻出医疗站的照片——简陋的诊室里,叶紫涵正蹲在地上给孩子听诊,药柜里的药品寥寥无几。
赵磊看着照片,收起了往日的嬉皮笑脸:“之前只知道你们在搞农业、搞安防,没想到医疗这边这么难。缺设备是吧?我家有个医疗器械厂,刚好有一批闲置的儿童呼吸机和监护仪,下周我就让人运去d国。”
“我也能搭把手!”旁边做物流的王鹏立刻接话,“我公司在东南亚、非洲有好几个仓储点,以后医疗物资运输,我免费提供仓储和配送,保证比市面上快三天。”
林天没想到大家反应这么快,心里一暖,继续说道:“除了设备,当地医护人员也缺培训。叶紫涵现在牵头搞‘国际医疗培训联盟’,但教材印刷、线上授课的设备都需要资金支持,尤其是偏远地区,网络信号差,很多医护人员连线上课都听不了。”
“教材的事交给我!”做印刷生意的张远拍了拍胸脯,“我让人定制一批耐磨损的教材,再印上双语标注,保证能在热带气候下用好几年。线上设备更简单,我联系厂家捐一批便携卫星接收器,再配点平板电脑,让他们在哪都能上课。”
一直没说话的李哲突然开口:“我家老爷子有个老战友,是国内顶尖的儿科专家。我回头问问,看能不能请他牵头,组织一批专家去海外医疗站坐诊,顺便带带当地的医生。”
你一言我一语间,原本棘手的医疗难题,竟被这群纨绔你一茬我一茬地接了下来。林天看着眼前这群曾经“游手好闲”,如今却真心想做事的朋友,忍不住笑道:“以前总觉得你们爱凑热闹,现在看来,你们倒是把‘热闹’凑到了正经事上。”
“嗨,以前是不懂事,现在知道你们做的是能帮人的事,我们哪能光看着?”赵磊挠了挠头,语气认真,“再说了,咱们都是一起长大的,你林天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以后医疗项目有任何需要,随时招呼,绝不含糊。”
叶紫涵和沈佳怡听到院子里的对话,也走了出来。叶紫涵看着众人,眼里满是感激:“谢谢你们。其实海外医疗最缺的就是‘有人帮、有人管’,你们愿意伸出援手,比什么都重要。等下次有医疗培训,我请你们去现场看看,你们就知道,你们捐的一台设备、一本教材,能救多少孩子。”
“好啊!”纨绔们立刻响应,“到时候我们跟你一起去d国,看看咱们捐的设备怎么救人,也跟当地的医生聊聊天,说不定还能帮上更多忙。”
夕阳西下,院子里的聊天还在继续。林天拿出纸笔,把大家承诺的支持一一记下:赵磊的医疗器械、王鹏的物流支持、张远的教材与卫星设备、李哲的专家资源……一笔笔看似零散的帮助,渐渐拼凑成了海外医疗的“支援网络”。
纨绔们离开时,脚步比来时更轻快。赵磊上车前还特意回头喊:“林天,设备的事我明天就安排,你等着收消息!”王鹏也挥了挥手:“物流路线我今晚就规划,保证物资一路畅通!”
看着车队远去,沈佳怡轻声对林天说:“真没想到,这群朋友能帮这么大的忙。”林天握住她的手,又看了看身边的叶紫涵,笑着说:“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善意,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被点燃。咱们做的事,不仅帮了海外的人,也让身边的人找到了做事的意义,这才是最难得的。”
院子里,念念正拿着赵磊送的智能机器人,给沈念安讲故事;两位老爷子坐在廊下,欣慰地看着这一切。林天知道,海外医疗的路还很长,但有了这群朋友的支持,有了家人的陪伴,这条路上的光,只会越来越亮。而这份由“纨绔”们发起的善举接力,也终将和他们的“共赢”事业一起,跨越山海,传递到更多需要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