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小琴在东南亚传回的消息让“林天”瞬间警觉——被外资收购的华鑫材料公司,是江芯科技7纳米芯片研发所需的关键光刻胶唯一国产供应商。若外资切断供应,江芯科技的研发进程将至少停滞两年,甚至可能导致整个芯片产业链断裂。
“林天”立刻召开紧急会议,组建“跨国救援小组”,由高小琴任组长,苏烈负责资金支持,沈佳怡协调国际法律团队。他在会上明确指令:“第一步,查清收购方背景和真实意图;第二步,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收购无效,同时准备溢价回购;第三步,若前两步失败,立刻启动‘国产替代预案’,扶持国内其他企业紧急扩产。”
高小琴带着团队连夜赶往东南亚,很快摸清了收购方底细——表面是一家新加坡投资公司,实际由美国高通公司和华尔街资本联合控股,目的就是通过掌控关键材料,遏制江芯科技的芯片研发。
在国际法律团队的协助下,高小琴以“收购未履行本地反垄断审查程序”为由,向当地法院申请暂停收购。然而,外资早已通过贿赂当地官员打通关系,法院竟驳回了申请。溢价回购的谈判也陷入僵局,外资开出“10倍溢价”的天价,显然是故意刁难。
“不能再等了!启动预案!”“林天”当机立断。他立刻协调国内三家化工企业,注入20亿资金紧急改造生产线,同时从江芯科技抽调100名技术人员,协助这些企业攻克光刻胶生产技术。
然而,技术突破需要时间,而江芯科技的光刻胶库存仅够维持一个月。就在众人焦虑时,高小琴传来一个关键消息:“新加坡投资公司的最大股东之一,是欧洲一家新能源企业,而这家企业恰好与我们欧洲工厂有长期合作!”
“林天”眼前一亮,立刻让苏烈联系欧洲工厂负责人,以“终止未来三年电池供应协议”为筹码,施压欧洲企业退出收购联盟。欧洲企业深知失去江山的电池供应将严重影响自身发展,权衡利弊后,不仅退出联盟,还转让了持有的新加坡投资公司股份。
失去欧洲企业的支持后,外资阵营出现裂痕。“林天”趁机让高小琴再次启动谈判,同时联合国内金融机构,向新加坡投资公司的其他股东施压。最终,外资不得不妥协,同意以合理价格将华鑫材料转让给江山新区的投资平台。
当华鑫材料正式回归的消息传来,江芯科技的研发团队一片欢呼。三个月后,江芯科技成功研发出7纳米芯片,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成为全球少数掌握该技术的企业之一。
这场产业链保卫战的胜利,让“林天”意识到“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他在新区成立“产业链安全研究院”,投入100亿资金,对芯片、航空发动机、高端数控机床等“卡脖子”领域进行重点攻关,同时建立“产业链备份机制”,确保关键环节不依赖单一供应商。
此时的江山新区,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重要枢纽。微软、三星等国际巨头纷纷在新区设立研发中心,全球前500强企业中有300多家与新区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新区的“国际产业合作园区”入驻企业超过200家,年进出口额突破1万亿。
在新区成立两周年的庆祝大会上,“林天”发表讲话:“江山新区的发展,证明了中国坚持开放合作、自主创新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不仅要打造全球领先的产业高地,更要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公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庆祝大会结束后,沈首长特意找到“林天”,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中央正在考虑让你承担更重要的职责,参与国家层面的经济战略制定。你的‘江山模式’,未来可能会在全国更大范围推广。”
“林天”心中百感交集——从孤鹰岭的重生,到京城的立足,再到如今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参与者,他终于实现了祁同伟当年未能实现的抱负,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胜天之路”。
然而,挑战从未停止。就在“林天”准备迎接新职责时,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型经济危机爆发——欧美国家因通胀高企采取紧缩政策,导致全球需求下降,新区的出口企业面临订单锐减的压力。
“林天”站在新区管委会的落地窗前,看着下方繁忙的产业园,眼神坚定。他知道,这又是一场新的考验,而他早已做好准备,继续在“以江山为棋”的棋局中,下出更精彩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