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部研讨会结束后,林天召集核心团队召开专项会议,议题直指d国长期发展的“掌舵人”人选。“d国合作已从‘开拓期’进入‘深耕期’,需要一个熟悉跨国业务、懂管理又能稳大局的人总揽全局。”林天话音刚落,便拿出一份履历——正是此前在江山市负责跨境贸易、且参与过d国前期产业对接的高小琴。
“高小琴有十年跨境企业运营经验,之前帮江山企业打通d国供应链时,既懂本地规则,又能精准对接夏国资源,让她来做d国业务总代理,牵头成立‘夏d合作发展集团’,最合适不过。”林天的提议刚说完,苏烈立刻附和:“我跟高总打过交道,上次建材厂从国内调设备,她三天就搞定了海关手续,效率特别高!”潘不江也点头:“农产品出口到江山的渠道,就是她帮咱们搭建的,对贸易规则门儿清。”
林天随即联系高小琴,将任命与“夏d合作发展集团”的定位同步——集团整合中资在d国的所有企业资源,涵盖能源、农业、建材、物流等领域,既要保障现有项目稳定运营,还要推动本土企业孵化与双边贸易深化。高小琴接到任命当天便启程赴d国,临行前对林天承诺:“一定守住大家的心血,让d国的合作版图越做越大。”
高小琴到任后,第一时间梳理中资企业现状,发现各企业存在“资源分散、协同不足”的问题——比如叶家新能源的光伏组件,与苏家建材的工地需求能直接对接,却因信息不畅一直从第三方采购。她立刻组织召开“资源整合大会”,推动成立“内部供应链平台”:叶家优先向苏家供应光伏设备,苏家则将建材采购订单向本土合作厂倾斜,仅这一项调整,就帮双方降低15%的成本。
同时,高小琴推动“夏d合作发展集团”正式挂牌,下设“产业运营”“贸易流通”“人才培养”三大板块:
- 产业运营板块:由原中资企业负责人牵头,重点推进军地融合产业园扩建与智慧农业示范园升级,计划年内新增5个本土化合作工厂,创造8000个就业岗位。
- 贸易流通板块:对接江山-d国跨境专线,开设“d国特色产品海外仓”,将坚果、手工地毯等产品通过直播电商推向夏国市场,首月直播销售额就突破2000万元。
- 人才培养板块:与夏国职业院校合作,在d国开设“产业技能学院”,针对企业需求定向培养机械维修、电商运营人才,首批学员毕业后全部进入集团下属企业工作。
高小琴还特别注重“本土化”——集团管理层中,d国本土员工占比提升至40%,其中不乏曾赴夏国军训、深造的优秀人才。曾在夏国参军的d国青年卡里姆,因熟悉军地协同流程,被任命为集团安全事务总监,负责对接d国军方与特种部队,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消息传到京城,林天与返京的纨绔子弟们通过视频会议了解集团进展。看到屏幕里高小琴条理清晰地汇报工作,叶紫涵笑着说:“有高总掌舵,咱们在d国的业务算是彻底稳住了,以后也能放心投入新的项目。”赵梓琪也补充:“她搭建的内部供应链平台太关键了,之前咱们没想到的协同点,都被她挖出来了。”
林天看着视频里集团员工忙碌的身影,对众人说:“成立集团不是为了‘掌控’,而是为了更好地‘赋能’——既要帮中资企业降本增效,也要帮d国本土人才成长,这才是夏d合作的长久之道。”
不久后,高小琴传来捷报:“夏d合作发展集团”与d国政府签订“十年产业规划协议”,计划在d国南部建设“跨境经济特区”,引入夏国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产业,预计建成后能带动20万人就业,让d国Gdp再提升8%。沈首长得知后,特意在国务院会议上表扬:“d国集团的模式,为跨国合作提供了‘集约化、本土化’的新路径,值得在其他合作国家推广。”
这天,林天收到高小琴寄来的“夏d合作发展集团”纪念徽章,徽章正面是夏d两国国旗交叠的图案,背面刻着“共赢共生”四个字。他将徽章分给叶紫涵、赵梓琪与纨绔子弟们,笑着说:“这是咱们在d国的‘军功章’,也是新征程的‘通行证’——未来,还有更多这样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创造。”
纨绔子弟们拿着徽章,眼神里满是自豪。苏烈攥着徽章说:“等跨境经济特区建成,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看看咱们的心血能让d国变得多好。”潘不江也点头:“到时候,咱们的农产品加工厂,说不定能把产品卖到全世界。”
林天看着众人,心中满是笃定。从最初的民生筑基,到如今的集团化运营,夏d合作已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本土参与”的成熟模式。而高小琴的上任,不仅是“掌舵人”的交接,更是“共赢理念”的传承——只要始终守住“以民为本”的初心,无论谁来接力,夏d合作的航船,都能在时代的浪潮中,稳稳驶向更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