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7

寇封颔首:先生所言极是。中山屯驻曹军精锐,曹操必已备好退守青州之策。

“主公,数月前曹操便派司马懿赶赴东莱,接管青州驻军,可见他早为自己铺好了退路!”

“正是,幽州偏远荒僻,曹操必不会选。退守青州是他唯一选择,此人向来谋定后动,从不行险。”

寇封早已洞悉曹操部署,因此并未打算在冀州境内擒获曹操。

纵其退返青州与守军会合,反倒能堂堂正正一决胜负!

寇封素来不屑欺凌弱者,只愿与强敌交锋。欲取天下十三州,正如常言:切莫操之过急。

待中山城破之日,曹操定会火速撤军退往青州。

当寇封率部离开雁门的消息传到贾诩耳中,这位谋士即刻召集众将升帐议事。

该来的终究躲不过——二十万大军正浩浩荡荡杀向中山!

眼下九万曹军要直面双倍之敌,往日的嚣张气焰还剩下几分?

听闻寇封大军压境,中山城内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虽知寇封素有仁德之名,破城后从不屠戮百姓......

可终究难以安心。万一城破后,这位将军不如传闻中仁厚,岂不是灭顶之灾?

更何况寇封此番以众击寡,麾下铁骑所向披靡的战绩,中山百姓早有耳闻。

乱世苍生最惧兵戈四起,唯有太平岁月方能安居乐业。

商议再三,城中百姓推举三位长者,欲劝贾诩开城请降。

他们不愿见守军螳臂当车,最终连累全城无辜。若贾诩愿降,以寇封的宽厚之名,必不会追究其过往罪责。

至少百姓确信,这位仁义之师的主帅绝不会举起屠刀。

自起兵以来,寇封部从不曾屠城戕民。天下归心者得天下,但凡归顺之地的百姓,皆视若己出。

若能迷途知返,寇封岂会苛责?只要贾诩献城归顺,中山将士百姓皆可受厚待——这一点,满城百姓深信不疑。

大殿议事正酣,贾诩忽闻庶民请见。

文和颇为诧异,以为百姓欲投军共抗寇封。

急命侍从引民入殿,未及询问来意,先命奉上茶点。

贾诩素来体恤民情,在中山任职期间,颇得百姓称颂。

谢王爷厚待。今日冒昧前来,实有要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本王绝不加罪。

王爷明鉴,寇封二十万大军将至,不知王爷有何退敌良策?

此言一出,贾诩顿时语塞。

此刻他正与众臣商议军务,尚未定策。

百姓此问,令文和自觉愧对王爵。

未能保境安民,贾诩不禁垂首敛目。

观其神色,百姓心知曹军唯有固守一途。

纵有之名的贾诩,面对孔明、伯温亦难展所长。

恕老朽直言,既然尚无良策,何不献城归顺?

投降?本王朝中已立誓死守中山,绝不容寇封踏入半步!

王爷可曾思量,纵使拼死抵抗,能坚守几何?九州王二十万雄师,岂是虚名?

休得胡言!若再提降字,定按军法处置!

这番劝降之言,顿使贾诩勃然大怒。

当即命侍卫逐客,未料百姓竟是来作说客。

连治下子民都畏寇封如虎,足见其威震四海。

待众人退去,文和怒不可遏,一掌击案,酒盏应声而碎。

曹军在中山城拼死据守,如有百姓相助,士气当可大涨!

城民竟主动劝贾诩献城归降,令守军进退两难!

失却民心支撑,战败则一溃千里,再无回天之力!

战事未启,百姓便纷纷劝降,此举重挫贾诩斗志!

「中山王务必保重!敌军压境,您若倒下,我等将群龙无首!」

「既失民心,更需击溃寇封大军,叫城中百姓见识曹军威严!」

「请王爷振作,给百姓重新认识我军的机会!」

帐中将领相继进言,皆不愿见主帅消沉——此乃最后希望所在!

冷静思量后,贾诩终理解百姓苦衷。

他明白民众是恐曹军不敌寇封,徒守空城反招屠戮。

所谓俊杰识时务,百姓亦是为曹军着想,贾诩遂释怀不再怪罪。

贾诩重振精神,决意率九万将士抗击二十万敌军!

霍然起身长舒胸臆,他对众臣笑道:「诸将宽心,本王岂会因百姓闲言丧志?」

「正该用战绩证明,我辈确有抵御二十万雄师之力!」

见主帅恢复斗志,满堂文武顿感心安。

贾诩迅即部署防务:箭手飞石登墙戍守。

严令各部恪尽职守,无论民心向背,誓死守卫中山!

纵使不能退敌,也须坚守三月耗尽敌军粮草。

却不知雁门已成寇封粮仓,关中粮秣正源源不断北运而来!

寇封率领的大军已无粮草之忧,只要关中粮道不断,前线便不会缺粮。

即便曹军知晓关中粮仓的重要性,此刻也已无余力分兵袭扰。寇封大军以闪电之势向前推进,探马早已传回中山军情——贾诩仍在城内据守,这让刘伯温与诸葛亮振奋不已。两人摩拳擦掌,誓要与贾诩在兵法谋略上一决高下。

主公,待大军兵临城下时,不妨让末将前去叫阵,试探贾诩可敢出城迎战?

此举恐难奏效。贾诩手中仅有九万守军,怎敢直面我二十万雄师?

末将可布设疑阵。若摆出看似有机可乘的龙门阵,只要贾诩派兵入阵,必叫他有来无回!

论及排兵布阵,诸葛亮确有独到之处。若能诱敌出城,中山城唾手可得。然而眼下形势,连诸葛亮也无十足把握能骗过贾诩。若守城之将是莽夫,只需遣将骂阵便能激其出战。二十万大军若能正面交锋,定可轻易击溃九万曹军。

寇封计划先智取,强攻作为下策。毕竟攻城战损兵折将在所难免,纵有投石车助阵,亦难避免重大伤亡。

倘若贾诩识破阵法玄机,恐不会中计。

主公放心,贾诩尚难参透其中奥妙。关键看他是否敢放手一搏。

诸葛亮对阵法极有把握,唯恐贾诩过分谨慎。当初贾诩尚能与曹洪互为犄角,指望交战时有援军接应。如今却是孤军奋战,既无曹操援兵,亦无曹洪策应。

《谋士贾诩的抉择》

谨慎,已是贾诩行事准则!

三国志·卷三百七十

背水之策

若城中驻有数十万曹军,贾诩定会伺机而动,绝不困守孤城。身为顶尖谋士,他深知战机稍纵即逝之理。

然当下局势,迫使贾诩慎之又慎。他断不会以曹操的退路为赌注。此战若败,非但中山不保,更将葬送毕生功业。

贾诩立誓与中山共存亡,三州将士皆知。若城破而独活,必遭天下耻笑——尤其司马懿麾下将士,定会嗤笑其往日豪言。

退路已绝。即便寇封破城后饶其性命,世人唾沫亦能将其淹没。失去军心的将领,不过是具行尸走肉。对贾诩而言,宁可马革裹尸!

这番誓言本是计谋。如今唯有破釜沉舟,死守中山。守将们都明白:曹操的饯行酒即是催命符。敢退半步者,立斩无赦!

当寇封大军压境之际,贾诩再次巡视城防。他向全军重申铁令:退后半步者,杀无赦!欲立军威,须令行禁止。即便是他本人,也须恪守曹操钧命。

此时北方三州驻军仍听曹公差遣。其中青州军乃曹操起家之本,十余年来始终是其最倚重的精锐之师。

曹操将唯一的退路压在了青州军身上!

这支由司马懿统率的精锐之师,正扼守着曹操的命脉!

曹操心如明镜:当年靠青州军起家,如今还得靠他们收场!

从府衙归来后,他时刻关注着中山国的风吹草动。只要寇封攻破中山,他便会立即撤回青州据守。

眼下中山孤立无援,冀州各郡兵力薄弱,每处仅数千普通士卒驻守。

若抽调各处兵马驰援中山,境内恐生变乱!

曹操不敢保证冀州上下没有暗中投靠寇封之人,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

为稳妥起见,他命令各郡至少保留千人驻防。

区区数千守军,在寇封铁骑面前根本不堪一击。

整个冀州能稍作抵抗的,唯有中山一国!

原因有二:一是中山王贾诩足智多谋;二是此地驻军远胜他处,更得曹操厚赏。

放眼冀州十二郡,也只有中山能勉强抵挡寇封,终究难逃败局。

...

寇封率大军兵临中山城下,见城头守军士气高昂。

他当即下令二十万大军分三寨驻扎:岳飞率五万为左营,戚继光领五万为右营,自统十万为中军。

如此布置既防贾诩偷袭,又可相互策应。

安营完毕,寇封立即召开军议。

待众将到齐,他开门见山道:我军已至中山城下,子龙负责的粮草也已就位。除孔明诱敌之计外,诸位可有破城良策?

一员大将起身抱拳:末将愿领五万精兵强攻,十日之内必取中山!

---

“主公,末将**愿率军夜袭中山!贾诩定然料不到我军刚至便出击,必能杀他个措手不及!”

“主公英武,曹军闻风丧胆。只要大军压境,中山国必不攻自破。贾诩区区文士,岂敢阻拦主公兵锋!”

众将纷纷献策,刘伯温与诸葛亮却沉默不语。

诸葛亮仍坚持原计,拟布下留有破绽的龙门阵诱贾诩出城,待其出兵之际,寇封再率军突袭。此计若成,必令曹军阵脚大乱。

寇封虽知此计精妙,却忧贾诩未必入彀。即便识破阵中破绽,以贾诩谨慎性子,未必甘冒风险。

如今贾诩以守城为重,不愿轻易贪功。自击退岳飞后,他在曹军中威望已达顶峰。虽岳飞实为诈败,曹营上下却无人知晓内情。

历来武将多主强攻,不似谋士善用计略。但寇封为保存兵力,不愿硬拼。

见刘伯温久未开口,诸葛亮笑问:“伯温可有良策?主公既已垂询,何不献计?”

刘伯温缓缓饮尽杯中酒,坦言道:“主公、孔明,非我不愿献计,实无良策,惭愧之至。”

诸葛亮知他性情,玩笑道:“刘伯温也会惭愧?莫非不愿取中山?”此言一出,刘伯温朗声大笑。

他深知诸葛亮调侃之意,自己对寇封的忠诚全军皆知。此番远道而来,众将士皆盼速克中山,进而攻取冀州十二郡。

百日之期已定,寇军帅令如山,岂容儿戏!

刘基心系将士,力主大军驻守城内。

孔明玩笑了,在下岂敢让主君餐风露宿?若染风寒,罪莫大焉!

伯温此言差矣,主君在此,怎可推为主意?分明是阁下畏战不前!

二位军师且住,赤胆忠心,天地可表!

孤意已决,依孔明之策行事。速去布阵,明日攻中山。本王自遣奇兵埋伏左翼,贾诩若出,必教其黄泉无路!

得令后,诸葛亮立即调兵遣将。

这龙门大阵对卧龙而言不过雕虫小技。此番布阵,誓要贾诩性命!

设下十面埋伏,纵使贾诩倾巢而出八万雄师,不识生门者,皆作阵中亡魂!

待孔明退下,寇封急召宇文成都,令率两万精兵隐于阵侧。

倘有漏网之鱼,便由这柄利刃斩尽杀绝!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