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与此同时,南匈奴覆灭的噩耗如野火般席卷漠北。鲜卑斥候探查时,只见遍地焦土与断壁残垣。寇封这把火不仅焚毁了草原牧场,更断绝了异族未来的生机——失去草场的牛羊将陆续倒毙,牧民将陷入 ** ,战士也将丧失战力,整个部族数年都难以恢复。
但这把火或许也是种仁慈。毕竟堆积如山的尸骸若不处理,必将引发可怕的瘟疫。
三国乱世战火频仍,几乎每两年就会爆发一场瘟疫。这也解释了为何许多三国名将谋士最终都病逝离世,瘟疫确实是重要诱因。
自从寇封统一江南后,每逢战后必令士兵焚烧掩埋战场 ** 。将士们饮用沸水、食用熟食,排泄物也集中处置。加之寇封重视医道,疫情确实大为改善,至今未再爆发大规模瘟疫。从某种角度看,寇封此举也阻止了草原瘟疫的蔓延。
当鲜卑斥候打探到匈奴王庭的消息时,所见场景令他们终生难忘:冲天烈焰吞噬了整个王庭,所有匈奴人都被付之一炬,腐臭气息弥漫方圆百里。曾经驰骋漠北数百年的匈奴霸主,就这样被彻底抹去——而完成这场绝杀的,正是让曹操都退避三舍的南方诸侯寇封。
这个消息如野火般席卷草原。无论东部鲜卑、西部鲜卑,还是羌族、羯族、氐族,所有部落都为之震动。虽然匈奴今非昔比,但毕竟是曾经的草原共主。它的覆灭让各族都产生了唇亡齿寒之感。
寇封之名从此深深刻在草原各族的记忆里。他们明白必须谨慎对待这个危险人物——以寇封歼灭南匈奴的实力,完全有能力扫平除鲜卑外的所有草原势力,包括西羌。这再次证明即便汉室衰微,汉人的武力依然不可小觑。
正因如此,原本交战的鲜卑首领步度根与轲比能立即停战。他们决定等寇封撤军返回江南后,再作打算。毕竟若在混战之际遭遇寇封来袭,后果不堪设想。
渔阳郡外,素利望着对面军阵中的寇封,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寇封此人,曾是草原各部族的死敌!他对付草原部族的手段,比当年的霍去病还要狠辣三分!
更可怕的是,此人家国大义之深切,远胜中原历代 ** 将相!
若不除掉此人,草原各部永无安宁之日!
听罢素利这番话,鲜卑将士们个个面色阴沉,望向寇封的眼神已如看生死仇敌。
素利随即高声下令:待会交战,务必全力击杀寇封!否则我东部鲜卑将永无宁日!
众将士握紧兵器,目光死死锁住对面的敌将。
素利高举钢枪,厉声喝道:鲜卑的勇士们!让敌人见识见识,谁才是这片草原真正的主人!汉人虽然强悍,但永远只能龟缩在城墙之后。这片天地,注定是我们鲜卑人的战场!
杀——!
随着素利放弃单打独斗的策略,决定发挥鲜卑骑兵的人数优势,十七万铁骑在各部首领率领下,如潮水般向寇封大军席卷而来。
万马奔腾掀起遮天烟尘,马蹄声如雷贯耳。这般骇人阵势,若非寇封麾下皆是百战精锐,恐怕早已两股战战。
望着汹涌而来的敌军,寇封嘴角泛起一丝冷笑。在草原上与骑兵对决,从来就没有取巧之计,唯有硬碰硬的实力较量!
素利率军冲锋之际,寇封高举龙银虎金枪,厉声喝道:
赵云听令!命你率万余白马义从外围游弋,待箭矢耗尽后,率军冲杀!
赵云得令,当即跨上照夜玉狮子,手握龙胆亮银枪跃马而出:末将遵命!白马义从,随我杀敌!
霎时间,万骑奔腾而出,三万白马如银色洪流般直扑鲜卑右翼。熟悉的战吼响彻云霄:义之所至,生死相随!
这震天战号令东部鲜卑上下无不色变。当年三千白马便令异族闻风丧胆,如今万骑压境,其威势更令人胆寒。
赵云率部抵近敌军右翼,当即喝令:全军放箭!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倾泻而下。
鲜卑军几无抵御之力。除少数首领身披兽裘外,九成士卒皆赤膊上阵,老弱妇孺更无防护可言。此等防具匮乏之师,在箭雨之下伤亡惨重。
战况分析
鉴于鲜卑军阵型密集,远程弓箭对其造成的 ** 效果远胜近身搏斗。白马义从一轮齐射,万余箭矢落入敌阵,瞬间击倒数千鲜卑骑兵,坠马者尽遭后续铁骑践踏而亡。
素利见首轮箭雨便折损严重,当即调整战术:
- 令槐头率四万骑牵制白马义从
- 亲率十三万主力继续扑向寇封本阵
战场态势解读:
1. 密集阵型放大箭矢 ** 力
2. 白马义从精准射击强化战果
3. 鲜卑军分兵为致命决策伏笔
(背嵬军作战单元待激活)
- 对冲速度(约12m\/s)
- 箭矢贯穿力(70磅拉力复合弓)
- 着甲率(鲜卑皮甲覆盖率<40%)
(战场态势图编码:xJb-2273-4F2)
这便是背嵬军的骇人之处!
这支铁血雄师,曾令金兵闻风溃逃!
此刻,寇封望着数百步外汹汹而来的鲜卑骑兵,再度挥剑喝令:
全军列阵!刀盾结墙,长枪隐盾, ** 手三轮疾射!
杨再兴率背嵬军迂回左翼,直插素利中军!
军令即出,前排盾阵如铁壁推进,寒光闪烁的枪林自盾隙突刺,七重防线瞬息成形。
这拒马阵,正是步兵抗衡骑兵的杀招!
鲜卑骑手见状却哄然大笑——白马义从尚堪一战,区区步兵列阵岂非螳臂当车?
万骑卷起烟尘,弯刀映着血色朝阳,以摧枯拉朽之势扑来!
霎时黑云蔽日,三万雕翎箭呼啸破空。鲜卑军未及举盾,七千余骑已人仰马翻,哀嚎遍野。那些方才还叫嚣屠戮的胡骑,此刻纷坠马哭嚎。
素利瞳孔骤缩。未料汉军箭阵如此凌厉,首次冲锋竟折损近半!
然箭已离弦,岂能收弓?这鲜卑首领挥刀怒吼:
冲过箭雨便是胜机!
为了部族荣耀,杀!
残存的鲜卑骑手双目赤红,将马鞭抽得噼啪作响,全军如癫狂的狼群扑向防线!
战场上,这些来自贫瘠之地的鲜卑人素来骁勇善战!
三轮箭雨过后,两万鲜卑铁骑踏着同袍的 ** ,如狂风般撞向长枪与盾牌组成的防线!
战马冲锋的威力摧枯拉朽——
即便有长枪盾阵抵挡,也只能拦住前排骑兵。最前方的鲜卑骑士撞上枪尖的瞬间,便如秋叶般纷纷坠马!
可这些草原勇士仍前赴后继地冲锋,誓要撕开裂寇封的军阵。
见敌军如此悍勇,寇封立即挥动令旗:罗成!率玄甲军与杨再兴部协同作战,务必打乱敌军阵型!
银甲将军闻言跃马而出,五钩神飞枪直指苍穹:弟兄们!敌军就在眼前,我等该当如何?
万名玄甲战士齐声怒吼:以血护袍泽,杀!
震天喊杀声中,玄甲军与背嵬军化作两柄尖刀,自左右翼插入敌阵。此刻寇封仅投入三万骑兵与三万步兵,却已掀起腥风血雨。
当杨再兴单骑闯阵时,鲜卑军中竟无人能挡其锋芒。见主将如此神勇,背嵬军战士们顿时化作猛虎,即便对阵马背民族的精锐亦呈碾压之势!
血染战场的背嵬铁骑
五百勇士曾击溃金兀术的十一万五千铁骑,这一战便足以让二字永载史册!
而今这支万人劲旅,更是寇封从百万雄师中精选而出,由岳飞亲自锤炼的虎狼之师。当杨再兴率部突入鲜卑军阵时,敌人的哀嚎霎时响彻原野。
这些骄兵悍将的冲锋势如破竹,鲜卑人先前的轻蔑转眼化作恐惧。谁曾想区区万余骑兵竟能撕裂十几万大军的防线?
眼见杨再兴如入无人之境,素利脸色骤变。他终于明白为何曹操会在寇封手中败北——这支汉军与寻常兵马截然不同,不仅对草原民族怀有刻骨杀意,将士战力更是骇人听闻。
素利虽动撤军之念,却知此刻退兵必将招致灭顶之灾。只得硬着头皮下令:调五个万人队围堵杨再兴,务必困死这支骑兵!
新增的数万鲜卑骑兵如潮水般涌来,杨再兴却冷笑一声,率领背嵬军在敌阵中纵横驰突,枪尖所向尽是血浪翻腾。铁蹄踏处,敌阵次第崩溃!
战局瞬息万变,背嵬军如尖刀般直插敌阵,所向披靡!
杨再兴率铁骑纵横鲜卑军中,如入无人之境。与此同时,罗成统领玄甲军顺势突入敌阵,瞬息间令鲜卑两翼阵脚大乱!
两员大将相互策应:每当素利调兵围剿其中一方,另一支劲旅便立即突袭策应。这般默契配合,直教鲜卑大军疲于应对。
随着战事推进,鲜卑人逐渐意识到汉军战术之精妙与其战力之强悍。久战之下,鲜卑士气急剧低落——十余万大军竟被杨、罗二人的精兵反复牵制。即便偶有合围之势,亦被对方以雷霆之势冲破防线。
此刻素利大军已陷入混乱,各部难以协同作战。而前线三万汉军步兵仍牢牢抵御着鲜卑骑兵的冲击,虽已失四道防线,寇封却镇定自若。
当观察到鲜卑主力阵型大乱时,寇封眼中精光一闪——战机已至!先前派杨、罗二将搅乱敌阵,正是为此刻的总攻铺路。只需趁敌军混乱之际发动致命一击,便可重创其主力。
此战若胜,东部鲜卑虽名存实亡,但考虑到曹操的威胁,寇封暂不作赶尽杀绝之想。眼见三万铁骑已将十数万鲜卑骑兵拖得精疲力竭,胜局已定!
黄忠将军!寇封当即传令。
落日营全体将士听令,即刻上马,在外围展开游动,化为弓骑部队,给予敌军最大压制!
寇封军令既下,黄忠立即会意——决战时刻已至!
末将遵命!黄忠抱拳领命,当即率领三万骑术尚可的落日营将士环绕军阵外围,箭雨齐发。
此刻寇封振臂高呼,龙银虎金枪直指苍穹:弟兄们,破敌良机就在眼前!
鲜卑军阵已乱,此刻出击必能全歼东部鲜卑!此战若能歼灭其主力,北方鲜卑势力将折损三成,使其再不敢南下犯境!
北方百姓,从此可免于胡骑侵扰!
十三万将士闻令,兵刃高举,战意冲天!
蓟城城墙之上,曹仁、曹洪与田豫三人见此情形,俱是骇然。
田豫久镇幽州边陲,专司异族事务。若非曹操得此良将,北方焉能如此安稳?正是借重田豫之才,曹操方可安心南征,将整个北部边防尽数托付。
也正因深谙边事,田豫比谁都清楚这些异族铁骑的强大。若当真不堪一击,东胡、匈奴、鲜卑又怎会接连成为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可眼前景象却令他难以置信——寇封大军竟在压制称雄漠北的鲜卑铁骑?那些在十余万精骑中纵横驰骋的,当真是汉家儿郎?
此等疑问,曹洪与曹仁倒是深有体会......
当年的葫芦口之战,他们亲眼目睹杨再兴仅率五百精兵,就在二十余万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