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贾诩急令骑兵下马,迅速抢占两侧高地,意图围剿埋伏的敌军。
曹军冲上谷地却扑了空——原潜伏的三百敌兵见贾诩现身,早已撤得无影无踪。贾诩挥旗召谷外主力跟进,继续追击宇文成都。
……
前行不足二里,再度遭遇伏击。贾诩内心已生惧意:出征时的一万精兵,此刻仅余九千余人。若继续追赶,恐未及擒获宇文成都,麾下兵马便要折损殆尽。
正欲撤军之际,忽闻宇文成都军团收兵的号角声。贾诩精神大振,厉声喝道:宇文成都休走!率部疾追而去。
宇文成都听得追兵呐喊,当即令主力隐蔽,密布旌旗,暗设战鼓。仅留三千精锐列阵于道中迎敌。见对方毫无惧色,贾诩勒马环视,恍觉周遭似有千军万马埋伏。
他催马上前,试图劝降:宇文将军,你乃寇封帐下名将。若能归顺丞相,必享荣华富贵。今日若降,本王定在丞相前保举,许你中山国与我同尊共荣!
宇文成都闻言大笑:贾文和此言差矣!你效忠曹贼,我誓死追随九州王,除非曹操跪降我主,否则永为死敌!
你既受封中山王,自不会背弃旧主。同理,我宇文成都宁可战死,也绝不负雁门!若真有胆量——他横刀立马,声震山谷,尽管放马过来!
(
残阳如血,旷野上两道身影遥遥相对。宇文成都手中长枪斜指地面,枪尖反射着晦暗天光。
三十步外,贾诩的缰绳在掌心勒出深痕。亲兵手中刀刃嗡鸣震颤,却始终未能等来冲锋的号令。
文和先生莫非惧了?宇文成都忽然朗声大笑,铁甲随笑声簌簌作响。见对方阵中旌旗依旧沉寂,他猛然调转马头,铁蹄踏起漫天烟尘,那就后会有期!
贾诩的指尖陷入掌心。远处丘陵间的草叶微动,恍惚似有伏兵。他望着那道渐远的背影,终是抬手示意鸣金。
中山城头火光通明时,捷报已飞驰在通往许昌的官道上。曹操掷落竹简,玉杯在案几上震出清脆声响:仲达,随孤去见这位奇才。
司马懿俯首称是,阴影中指甲已掐入腰带犀角。他记得半月前自己在军帐中如何力荐贾诩出任中山太守——此刻却像亲手为对手铺就了青云梯。
击退孔明者竟非仲达。曹操的笑声回荡在车驾内。司马懿望着窗外流萤,忽然觉得这些光点都化作了贾诩帐中的庆功酒盏。
曹军势弱,将士稀缺,曹操欲壮大实力,当以厚赏激励部众!
赏罚分明,军纪严整!
贾诩击退宇文成都立下大功,曹操决意封其万户侯,赐黄金万两。此举既可鼓舞士气,又能笼络人心,使贾诩誓死效忠。司马懿闻讯大惊——若此令实施,贾诩官阶将凌驾其上!
明公已封贾诩为中山王,此等厚恩足令其效死。若再加封赏,恐引众将非议,望明公慎思!
司马懿率先进谏,岂能坐视政敌崛起?司马氏将领纷纷附议,联名反对加封。
眼见司马氏群起反对,曹操权衡利弊,最终收回成命。此刻稳定军心至关重要,若失去司马氏支持,等同自断臂膀。
见曹操让步,司马懿暗自得意却未形于色。他深知曹操虽需倚重司马氏,亦有其底线。只要曹操给予转圜余地,他自当顺阶而下。
欲得曹操重用,须谨言慎行,不可造次。
听闻曹操将至,贾诩率中山百官早早列队城外迎候。此乃莫大殊荣,贾诩满怀热忱,纵使寒风中等候三时辰亦无怨言。
他严令部下抖擞精神,断不可在曹丞相面前失仪。
【【宇文成都率军返抵雁门,恰遇寇封引曹洪前来。
诸葛亮与宇文成都立即下马,向寇封行礼!
末将宇文成都,拜见主公!
微臣诸葛亮,参见主公!
寇封得知二人圆满完成任务,不禁连连称赞!
宇文成都全程克制,完全遵照诸葛亮的谋划行事。
宇文将军,孔明先生,此番辛苦二位了!中山一战虽未取胜,但虽败犹荣!
这背后原是曹洪的计谋!
传令!因宇文成都与诸葛亮此番建功,特赏赐二人各黄金千两!
寇封高声宣布。将士们凯旋回营便获封赏,三军上下无不感佩!
领赏谢恩后,宇文成都率部回营休整,静候主帅新令。
随后寇封令众将退下,曹洪仍返雁门驻守。
唯庞统与刘伯温留步,侍立寇封身侧,似有要事禀报。
主公,宇文将军此次中山之战的情报,实乃雁门曹洪泄露给曹操。此事是否追究?
刘伯温见曹军尽退,方低声进言。庞统亦点头附和,二人专程留下正是为此事请示。
若非曹洪暗中报信,曹操岂能提前部署?更不会急调贾诩坐镇中山!
不必。寇封摆手道,此番曹洪做得甚好。正因他的通风报信,才使贾诩立下战功。
如此既激起司马懿的妒火,又令司马氏与贾诩心生嫌隙。
伯温、士元皆当世智者,应当明白孤的深意。记住:未有军令,不得妄动!
言罢寇封径自离去。
两位谋士相视会意,默然紧随其后。
在寇封帐下为臣,进谏分寸尤为重要。若主公不纳谏言,强谏反为不智。
聪慧如刘庞二人,自然不再提及曹洪之事。
那边曹洪回到雁门府邸,紧闭大门后,终于长舒一口气!
在寇封身边,曹洪始终紧绷心弦,因他自知理亏,已暗中向曹操通风报信!
曹洪深知,若寇封察觉异样,或许自己都无法活着离开雁门!
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曹洪掩不住兴奋,自以为寇封并未察觉他的背叛!
大人,您说寇封是否已知 ** ,只是不愿当众拆穿您?
绝无可能!寇封岂会放任您私通敌营?他必定还被蒙在鼓里,诸位莫再胡乱揣测!
末将亦认为寇封不可能知情,大人向来行事周密,绝无疏漏!
人群中,一名将校低语道:若寇封当真知情,却不当众揭破,那只有一种可能……大人尚有用处!
这些都是曹洪的亲信将领,他们早已知晓曹洪私下勾结曹操之事,众人皆为一体!
重获安宁的曹洪,开始仔细回想方才在雁门关外与寇封的每一举一动,甚至连眼底一闪而过的异色也不曾放过!
思及寇封的沉默,他愈发不安,心下决议:必须试探寇封的真实用意!
曹洪心知贾诩已立下大功,当即决定反水,欲与贾诩结盟,联手对抗司马懿!
他一面设法拉拢赵云,一面暗中遣人赶赴中山,欲向贾诩表明心意!
贾诩与司马懿终将正面交锋,如今不过是暗斗。曹洪坚信贾诩定会与他结盟,共抗司马懿!
眼下贾诩最缺的便是盟友。不似司马懿有根基深厚的家族支撑,贾诩孤立无援!
城外,贾诩大张旗鼓列阵,恭迎曹操驾临!
恭迎丞相,请丞相入城!
贾诩率领中山文武众将跪拜相迎。曹操翻身下马,亲手扶起贾诩。久违的笑容让贾诩心头一暖。
击退宇文成都一役,贾诩当居首功,曹操不禁对其另眼相看。
此番多亏文和阻敌于冀州城外。若让宇文成都攻破中山,冀州危矣!
曹操拍着贾诩肩头感叹。数年来,贾诩何曾听过主公如此语气?此番全赖寇封暗中相助。
见贾诩春风得意,司马懿面色阴沉似水。
他暗自发狠:必须尽快建功,压倒贾诩!
眼下寇封是曹操心腹大患。司马懿心知,唯有击败寇封,收复并州,方能立下不世之功!
为丞相分忧乃臣本分,丞相不必挂怀。
贾诩应答得体。能击退宇文成都,连他自己都颇感意外。
曹操遂携司马懿、贾诩等人入主中山。宴席间,曹操高居上座,贾许与司马懿分列左右。
贾诩新立大功,二人嫌隙愈深。
这正是寇封精心谋划的局面——务必令贾诩与司马懿势同水火!
**
“各位,此次击退宇文成都的首功之臣当属贾诩,来,让我们共举酒杯敬贾诩一杯,本王先饮为敬!”
曹操高举酒杯,向众人示意,司马懿亦随曹操一同举杯。
既是曹操发话,在场群臣无人不从。
经此一番话,更多大臣的心已偏向贾诩。
趋炎附势者不在少数,见贾诩步步高升,纷纷转向投靠。
明眼人皆能看出司马懿与贾诩的明争暗斗,若他日司马懿得势,这些人又会倒向司马懿。
贾诩深知,欲得人心,必先予人以利。
他在曹操身边蛰伏多年,早已摸透曹军内情。
“谢丞相,谢诸位!”贾诩从容回礼。
如今,他在曹军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连曹操对他亦礼让三分,除司马懿 ** 外,众人皆愿追随贾诩。
酒宴过后,曹操与众臣暂歇于贾诩府中。
“中山王,曹洪大将军派人传信,此刻正在府外求见。”
贾诩的府卫低声禀告,未曾惊动曹操。
府卫心思缜密,知此事与贾诩相关,便未通报曹操,直接告知贾诩。
见曹操已歇息,贾诩悄然将曹洪派来的副将引入书房。
“拜见中山王,末将乃曹洪大将军副将,奉将军之命前来。”
“将军听闻中山王凯旋,特命末将恭贺。此外,将军愿助中山王一臂之力……中山王与司马懿素有嫌隙,我家将军亦然,故来问询中山王之意。”
副将直言不讳,毫无隐瞒。
贾诩先是一怔,随即暗喜——又得一位大将相助。
“将军客气了,请代我谢过曹大将军!能得曹大将军青睐,实乃本王之幸!”
以下为
【朝堂暗涌】
请转告曹洪将军,本侯与司马懿积怨已久。若非顾及丞相情面,铲除司马氏不过早晚之事!
贾诩向曹洪副将表明结盟意向。此刻的他广纳盟友,多一位将领相助便多分胜算。
【死局难解】
贾诩与司马懿皆深谙一山不容二虎之理。不仅贾诩决意死战,司马懿亦在筹谋除之——前提是不伤及曹操根本。若非寇封大军压境,这场对决早已爆发。
【幕后推手】
寇封的挑拨令二人矛盾持续恶化。只要其势力存在,便会不断激化司马、贾诩之争。按寇封谋划,两年内定要使二人彻底反目,届时曹操阵营内部分歧将使其难以决断。
【权谋交锋】
月色渐沉,贾诩明确表态后遣返曹洪副使。趁曹操酒醉之际,命亲卫秘密护送其离府。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