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千霜切冥,千霜泫雅还有各个可以说的上是能给游戏玩家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会塑造短主线来叙述世界观之外剩下的所有角色,都以人物独白,或者我直接以人物传记的叙述呈现。)
六桥柳传记
祂着
1
六桥柳,四洲黑山县杂鬼村人[注一]。父籍农,母籍织,皆以事县土肥氏,佃生者也。幼聪慧好学,家困无以助辎,而故识村之古书。古书者,旧鬼语也,是故柳与鬼得言矣。
柳幼及金钗,父自农田,日皆劳苦。亥时,目倦穷极,惫卧于田而偃息?。因息于田,火死[注二]。母难以敛尸,何况税呼?
柳二十五言及,谓之:“日日耕种,夜夜不息,家无余粮;织声不绝,衣难蔽体,三口一户,共酌一衣。我母心死,米缸鼠死,自悬午门。”
时及柳诞辰,柳坐家中望,不见父母归,尸税常选送[注三]。我生何处逃?我命何处亡?
然,柳通鬼语,时千霜征九鬼。九鬼氏,四洲黑县野鬼[注四],肤色各异,面生一角,蛮勇好斗,以松油附身,刀剑不能入,唯有雷火[注六]可破。
时反县中大族征僻[注五],故而聚众万余,啸聚山林,县中大族多为所杀。来去自如,大足溃败,老足弃命,不能阻挡,千霜卒君[注六]二千,全军覆没,柳等幼羡而不得。
柳惧僻奴[注七],通晓鬼语,愿随军征。因食不足,力不满,充作辅员劳役。柳二十三言:“只觉死无葬身之地,任野狗分尸。”
时九鬼攻城,土肥氏族长老文佐死。故千霜宗主大怒,谴卒君一万五千,千霜鹰佐大将,与帐下腹将千霜切冥部曲五千同往。
鹰佐军驻山麓,山顶主寨,分拨五千守平原副寨。而千霜切冥贵为腹将[注八],驻主城。土肥氏族等众豪强无不去迎讨好,土肥氏宗三郎呈三策。
一策,以火焚山,九鬼族无路可去。
二策,除去主城,以毒投水,敌无可战之兵。
三策,攻心为上,反者杀尽,顺者可为奴役。
千霜切冥数日宴请,城中豪族,无一不往。柳劳役军中,种苦数日,几欲饿死。然军中不知何年何日,供给饭食,柳得活矣。后军守护代[注九]白川羽音寻向导。柳得征为军轻足。
[注一]千霜家,所辖地域为四洲,本国,南郭,北海。每洲一府,府下设县。另有城,城为军制,兵屯者也,驻军户。军户者,世代为军,户口制有私田,后多归城公。城公者,大名也。千霜家幕府设都,都分内外。内政外卒,卒,卒君也。共辖四府八十二县一十九城二都
[注二]《千霜大公制》载:“田归大姓,私产。足轻以下者,不可犯也。犯者以火焚杀。”本意是拒绝城中大族使老百姓为他们耕种田地,但……懂的都懂哈。
[注三]《黑山县载》(原《土肥氏农财志》)记:“生孩子,收生税;死人,收死人税。”
[注四]千霜所辖,人鬼共存。千霜氏以为人贵,鬼贱。后传百年,以民为贵,奴仆役使,可死伤不顾。《千霜后封制》(原《千霜大圣法》)载:“凡为奴仆者,好逸恶劳,不务耕种,学堂不入。凡大族者,善于经商,子嗣博学,学宫之人,圣奴百倍。”
千霜切冥言:“学堂者,私塾也。凡收贫农者无颜,收大族者为贵。学之百白银屡见不鲜。而如柳君者年入不过三两。”
[注五]征僻制:县中大族,号令九鬼。凡十五之男,女丁为卒。而《千霜大公制》载:“共主号令,凡共主征召,九鬼之族,各征二十之男丁十一,军功累迭,上至大老。”(十一是1\/10的意思)
[注六]千霜兵制。
辅军(劳役):自备干粮,每天必须强制完成上头的任务。死了没人管,说不定会给你的同僚加道菜。
轻足:最基本的武士,多为无甲。炮灰,一日一餐,不能一定保证。战斗力等于宋厢军。
大足:各个县作战的主要兵力,由宗子弟担任军官,挑选个个看起来还算强壮的轻足。一日两餐有保证,不保证一定吃饱。
装足:上文索引“雷火”,更为先进的武器。包括身高20米的铜质机甲,可以连发的13响,大口径后装火炮。全部都被装备在这支部队中,这支部队一般只有两都才会装备。一日两餐。
其他任何地方敢有装备,就等同于造反。千霜切冥后续大规模扩编了这种部队。
老军:千霜家族助手哥哥主要现成的守备部队战斗力较强。大部分呈编制的骑兵或者带有移动装甲设施的机动步兵,千霜切冥吸毒装备的部队大规模应用了所谓雷火。老军军统一般由守护代担任。一日两餐。
卒君:千霜家族驻守都城的军队,全部都属于千霜家族的宗族,或者旁系血脉。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一日三餐,护甲齐全。
特殊兵制:
府兵:兵农合一的产品,一般有铠甲,但真的不多。一日只要参与定时训练训练就可以有两餐,相当于军户,更多充当民兵单位和后备治安单位。后期的千霜切冥手中的东都管理地区才有这种制度。
神机:建制装备枪的部队,后续改进型号中引入了炮兵单位。主要承担正面作战单位一日三餐,训练艰苦。是主力作战单位。
神策:成建制炮兵单位,巅峰的时候设置过二十九营,神策炮4000多门。
静武田:机动部队,仍然是骑兵装甲的混合。也充当机动步兵单位,编制不多,最少的时候只有两个营,最多的时候有11个营。
索伦:九鬼之兵,怪力乱神。披坚执锐,攻城拔寨,无所不克,无所不破。
[注七]僻奴:如果你发现交不起杂税,可以选择把自己卖掉,当奴隶。尤其是年轻的女性,更多的被执行这种的制度。
[注八]腹将:千霜氏将领,多为宗族。
[注九]武士等级。网上搜一下就可以了。作者写不动了……
六桥柳,是四洲黑山县杂鬼村人[注一]。父亲是农民,母亲是织工,都为县里的土肥家族做事,是靠租田为生的人(佃农)。柳自幼聪明好学,但家境贫困,无法资助他学习,因此她只能研读村里的古书。这些古书用的是古老的鬼族语言,所以柳学会了鬼语,能够与鬼族交流。
柳长到可以佩戴发簪的年纪(约十岁左右)时,他的父亲在农田劳作,每日都非常辛苦。一天晚上亥时(约晚上9-11点),父亲因极度疲倦,倒在田里休息。因为睡在田里(触犯律法),被处以火刑而死[注二]。母亲连为他收尸都困难,更何况还要缴纳(父亲的)死人税呢?
柳十五岁时(“二十五言及”可能为笔误或特定计数法,结合上下文“幼及金钗”后经历推断,此处指青少年时期),说道:“天天耕种,夜里也不得休息,家里却没有余粮;织布机声不停,衣服却破得遮不住身体;我们一家三口,共同穿一件衣服(形容极度贫困)。我的母亲心已死,米缸里连老鼠都饿死了,她(在绝望中)于午时在门前自尽了。”
那时正赶上柳的生日,柳坐在家中盼望,却再也等不回父母,而官府收取死人税的人却像往常一样来催缴[注三]。(柳心中悲愤)我能逃到哪里去?我的命运又将终结于何处?
然而,因为柳通晓鬼语,当时正逢千霜家族征讨九鬼族。九鬼族,是四洲黑山县一带的野鬼[注四],他们肤色各异,脸上长着一只角,蛮横勇猛,喜好争斗,身上涂抹松油,使得普通刀剑难以伤及,只有“雷火”[注六]才能破解。
当时(九鬼族)反抗县里大族的“征僻”制度[注五],所以聚集了一万多人,占据山林。县里的许多大族成员都被他们杀了。(他们)来去自如,(官府派去的)大足部队溃败,老军部队也损兵折将,无法阻挡。千霜家族派去的两千卒君[注六],也全军覆没。柳这样的年轻人(起初)羡慕却无法成为其中一员。
柳(后来因为生活所迫)害怕自己沦为“僻奴”[注七],又凭借懂得鬼语,愿意跟随军队出征。但因为口粮不足,体力不够,只能充当辅员劳役。柳(在劳役中,约十几岁时)说:“只觉得会死无葬身之地,任由野狗分食尸体。”
当时九鬼族攻打城池,土肥家族的长老土肥文佐战死。因此千霜家族的宗主大怒,派遣一万五千卒君,由大将千霜鹰佐率领,与他帐下的心腹将领千霜切冥及其部曲五千人一同前往征讨。
鹰佐的军队驻扎在山脚下,九鬼族的主寨在山顶,(鹰佐)分派五千人守卫平原地区的副寨。而千霜切冥作为宗族心腹将领(腹将)[注注八],驻扎在主城里。土肥家族等众多豪强无不前去迎接讨好,土肥家族的土肥宗三郎献上三条计策:
第一策,用火烧山,让九鬼族无路可逃。
第二策,放弃主城(或针对主城?存疑,原文“除去主城”可能指放弃或毁坏),在水中投毒,让敌人没有能战斗的士兵。
第三策,攻心为上,反抗者全部杀掉,归顺者可以收为奴隶。
千霜切冥连续多日设宴,城中的豪族,没有不去参加的。柳在军中服劳役,辛苦了多日,几乎要饿死。然而军中(某日)不知是什么日子,提供了饭食,柳才得以活命。后来,军队的守护代[注九]白川羽音需要寻找向导。柳被征召,成为了军中的轻足。
---
[注释白话翻译]
[注一]千霜家,管辖的地域称为四洲,包括:四洲本土、南郭、北海。每个洲设一个“府”,府下面设“县”。另外还有“城”,“城”是军事编制,驻扎军队的地方,住的是军户。军户,就是世代当兵的人家,户口制度下他们拥有私田,但后来大多归“城公”所有。城公,就是大名(封建领主)。千霜家幕府设立“都”,都分为内都和外都。内都管政务,外都管军队(“卒”即指军队“卒君”)。总共管辖四府、八十二县、十九城、二都。
[注二]《千霜大公制》记载:“田地归大姓家族,是私有财产。足轻(低级步兵)以下身份的人,不可侵犯(指私自占用或睡在上面)。违犯者用火烧死。” 这条律法的本意是阻止城中大族迫使老百姓无偿为他们耕种田地,但……(实际执行起来,你懂的)。
[注三]《黑山县载》(原《土肥氏农财志》)记载:“生孩子,要收出生税;死了人,要收死人税。”
[注四]千霜家管辖范围内,人和鬼共存。千霜家认为人高贵,鬼低贱。后来流传百年,(观念变成)以平民为贵(此处理解可能有误,或指大族自视高贵),奴仆役使(的人或鬼),死伤可以不顾。《千霜后封制》(原《千霜大圣法》)记载:“凡是做奴仆的,都好逸恶劳,不从事耕种,也不进学堂。凡是大族出身的人,都善于经商,子孙博学,是学宫里的人,(价值)比奴隶高贵百倍。”
千霜切冥说过:“学堂,指的是私塾。招收贫苦农民孩子的(私塾)没什么颜面(或不受重视),招收大族子弟的(私塾)才显贵。(学费)动不动上百两白银很常见。而像柳这样的人家,年收入不过三两银子。”
[注五]征僻制:县里的大族,可以号令九鬼族。凡是十五岁的男性,甚至女性(“女丁为卒”可能指女性也需服役或特定情况下的规定)。而《千霜大公制》记载:“共主(指千霜家)发布号令,凡是共主征召,九鬼族各部,需按每十名二十岁男丁中征召一人(十一即十分之一)的比例出兵,军功可以累积,最高可升至大老(高官)。”
[注六]千霜兵制(白话简述):
· 辅军(劳役): 自备干粮,每天必须强制完成上头指派的任务。死了没人管,尸体可能被同伴处理掉(暗示极端情况)。
· 轻足: 最基本的武士,多数无甲。是炮灰,每天一餐,不一定能保证。战斗力低下。
· 大足: 各县作战的主要兵力,军官由宗族子弟担任,从轻足中挑选看起来强壮的。每天两餐,能保证有,但不一定能吃饱。
· 装足: 装备“雷火”等更先进武器的部队。包括高大的铜质机甲、可以连发的手枪(“13响”)、大口径后装火炮。这支部队通常只在两都装备。一天两餐。任何其他地方敢私自装备,等同于造反。(后来千霜切冥大规模扩编了这种部队。)
· 老军: 千霜家族助手(?可能指盟友或重要封臣)的主要现成守备部队,战斗力较强。大多是成建制的骑兵或配备移动装甲设施的机动步兵,(后来)千霜切冥的部队大规模应用了所谓的“雷火”。老军的统帅一般由“守护代”担任。一天两餐。
· 卒君: 千霜家族驻守都城的军队,全部由千霜家族的宗族或旁系血脉组成。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一天三餐,护甲齐全。
· 特殊兵制(后期出现或特定区域):
· 府兵: 兵农合一的制度,一般有铠甲但不多。参与定时训练时一天有两餐,相当于军户,多充当民兵和后备治安单位。后期千霜切冥管理的东都地区才有这种制度。
· 神机: 成建制装备火枪的部队,后续引入了炮兵单位。是主力作战单位,一天三餐,训练艰苦。
· 神策: 成建制的炮兵单位,巅峰时期设有二十九个营,拥有神策炮四千多门。
· 静武田: 机动部队,包含骑兵和装甲单位混合,也充当机动步兵。编制不多。
· 索伦: 由九鬼族士兵组成,拥有怪力,非常强悍。能攻坚克难,攻城拔寨,无所不能。
[注七]僻奴:如果发现交不起各种杂税,可以选择卖掉自己,当奴隶。尤其是年轻女性,更多被迫执行这种制度。
[注八]腹将:千霜家族的将领,多为宗族成员。
[注九]守护代:武士的一个等级。(作者表示可以参考相关资料,此处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