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天还未黑,楚明彦就扛着木制打谷机,林如月拎着提前准备好的麻绳和木楔子,两人一前一后往村委会走。
刚到门口,就见村长正拿着算盘在屋里算账,听见动静抬头一看,瞧见那新奇的木家伙,连忙放下算盘迎出来:“林知青你们这是干嘛?”
“村长,这是我在书里无意间看到过的一种打谷机,原本应该用铁制,我也不知道好不好用,先找王木匠做了一个木制的,咱们试试,如果好用,再用铁制的,这个省力又高效。”
“真的?”村长来了兴趣,围着打谷机转了转,立马决定试一试,如果真的有这么好用,这个秋收就省力多了。
“小张,小张,去把费玉明和胡鹏、倪先贵那几个叫来,我们试试这玩意儿。”
村长凑上前,伸手摸了摸木刺,又转了转手柄,眼里满是疑惑:“就这玩意儿,能比人力快?” 村长仔细研究着,很快文书小张就叫来了费玉明、胡鹏几个青年跑了过来,大家围着打谷机,你一言我一语,好奇得不行。
“别光说不练,咱们去地里试试!” 费玉明性子最急,说着和倪先贵抬起拌桶,胡鹏则拎着打谷机,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村委会附近的稻田走。
这片稻田的谷子刚黄透,沉甸甸的谷穗压得稻秆弯了腰,晚风一吹,泛起金色的波浪。
到了地里,楚明彦很快就把打谷机安装好。
于老四攥着磨得发亮的镰刀率先踏进田里,裤脚往上卷到膝盖,露出结实的小腿,“唰” 地一下挥下镰刀,稻秆应声而断,金黄的稻穗带着露水的潮气落在臂弯里;
刘骑兵紧随其后,镰刀起落间带着股利落劲儿,割下的稻子被他随手码成整齐的小堆;
谢老三和金钱多也不含糊,两人一左一右,镰刀划过稻秆的 “唰唰” 声在田埂间此起彼伏,没一会儿,田垄间就堆起了一片片金黄的稻垛。
费玉明撸了把袖子,双手握住打谷机的木柄,先是慢慢转了两圈,等木桶顺畅起来,手上加了劲,“吱呀” 的木轴声渐渐变成了 “呼呼” 的风响,
木桶外侧的木刺随着高速转动,在暮色里划出淡淡的残影,连周围的晚风都似被搅得活泛起来。
胡鹏抱着刚割好的稻子跑过来,稻穗上的碎叶还沾着泥土的气息,他顺手抓起一把,手腕轻轻一扬,谷穗就凑到了转动的木桶旁 —— 只听 “簌簌” 一阵轻响,
金黄的谷粒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掉,顺着拌桶内侧的斜板滑进底下的布袋,不过三五秒,原本饱满的谷穗就变得光秃秃的,
只剩下泛着青白色的稻秆,胡鹏随手一扔,稻秆轻飘飘落在旁边的草堆上,又抓起下一把谷穗。
“我的娘嘞!这也太快了吧?” 村长往前凑了两步,眼睛死死盯着拌桶里快速堆积的谷粒,嘴张着半天没合上;
旁边跟着来的老农王大爷更是凑到拌桶边,伸手捻起一把谷粒,借着月光仔细看了看,连声道:“干净!真干净!连点碎稻壳都没有,比咱们用手摔的强十倍!”
费玉明越摇越有劲,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落在田埂的泥土里,他却浑然不觉,只觉得这活儿比扛着锄头翻地轻松多了,
木柄握在手里也不硌得慌;胡鹏喂谷穗的动作也越来越熟练,两人一个摇柄一个递穗,配合得严丝合缝,木桶 “呼呼” 的转动声里,夹杂着谷粒掉落的 “簌簌” 声,格外让人安心。
没一会儿,拌桶底部也铺了层薄薄的谷粒,泛着金灿灿的光。
村长终于摸出怀表,按开表盖凑到眼前,借着远处农户家传来的煤油灯光一看 —— 刚才下田的时候还是酉时三刻,这会儿指针刚稳稳指在戌时,整整半小时,一亩地的谷子居然全打完了!
他忍不住把怀表往兜里一塞,使劲拍了拍大腿,声音都带着点发颤:“林知青啊!你这脑子咋这么灵光!往年秋收,俩壮劳力卯足了劲干一下午,
也未必能打完一亩地,晚上还得点着煤油灯接着干,胳膊肿得跟馒头似的!今年有了这打谷机,咱们村可算能轻松轻松了!”
周围的田埂上早就围满了看热闹的村民,刚开始是几个路过的农户,后来消息越传越广,半个村的人都跑来看热闹,黑压压的人群挤在田边,
有人踮着脚往田里瞅,有人凑在一起小声议论,等瞧见打谷机的效率,人群瞬间沸腾起来。
“我的天!这玩意儿也太神了吧?半小时一亩地,这要是全村都用,秋收顶多一个星期就能干完!”
“可不是嘛!往年秋收完,我家那口子的胳膊都得疼上大半个月,今年有了这打谷机,再也不用遭那份罪了!”
“还是人家林知青有文化!这才是真真切切帮咱们村里人办事,哪像以前来的那些知青,连镰刀都不会握!”
“下次再选知青,就得选林知青这样的!有本事,还肯为咱们老百姓着想!”
议论声像潮水似的涌过来,林如月被夸得脸颊发烫,下意识地挠了挠头,嘴角却忍不住往上扬,笑着摆手:“大家别这么说,我就只是提了个想法,要是没有楚明彦帮着琢磨细节,王木匠手艺好把打谷机做出来,光靠我可不行。”
楚明彦站在她身边,看着她微红的耳尖,眼底带着笑意,伸手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对着众人补充道:“想法才是最关键的,要是没有如月想到这法子,再好的手艺也没用。”
村长没等大家的夸赞声停下来,就转身对着费玉明和胡鹏,语气严肃又带着急切:“你们俩明天一早就去公社开介绍信,然后直接去县里,
找南门口那家‘李记铁铺’,他们家的铁器做得最结实,就说咱们村要订制五台铁制打谷机,越快越好!钱的事不用愁,明天先去村会计那支五十块钱当定金,不够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