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儿边干着活儿边和相邻的人聊着天,拉着家常,都是老把式,摆龙门阵也不耽误手里的活,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
日头越来越火辣辣,已经爬上了头顶,王淑芬对着大伙儿喊道:“大家伙儿把玉米都堆在山脚下,一会儿男同志们来收,你们赶紧回家做饭去,一会儿吃过饭再来,解散!”
大家伙儿赶紧听令动起来,男人们还得干力气活儿,饿得快,都得回家做饭。
宋文静也过来找到几个新知青,看着她们的成果:“不错,不错,你们今天动作都很快,走吧,我们赶紧回家歇一歇,这日头毒辣,回家多喝点儿水,”几个晒得满脸通红的姑娘,汗水都把头发糊在脸上了,跟在宋文静后面,一路往知青点走去。
“如月,我这次真体会到农民伯伯的辛苦了,真的应了诗中写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杨小红快步走到林如月身边,一边抹汗,一边谈着感想,“嗯,是的,快回去吧,回去洗个脸,再多喝点儿水,这种天气很容易中暑的。”说完招呼着张晓梅和李美丽一起跟上。
大家说说笑笑往回走,走到知青点,看着男知青们也纷纷回来了,前面的老知青还好,后面的新知青一身狼狈。
宋文静几个和林如月看到他们那样子猜到了发生什么,站在远处抿着唇偷笑,不过掩饰得不是很好,至少很明显看见两个肩膀在抖动。
杨小红夸张的跑到李卫东面前,“哇,你这是在做行为艺术吗?哈哈,你的头发怎么全竖起来了,想做雷震子吗?哈哈哈”一边围着李卫东打转,一边夸张的大笑起来。
李卫东的形象也实在是太出挑啦,浑身裹满了厚厚的泥,看不出衣服本来的颜色;裤腿一边高一边低就不说了,关键是一只裤腿还被撕成了流苏状,一般人手撕还撕不出这形状,不得不让人佩服。这形象不是一般的惨,乞丐都没他这身装备,
头发上全部黏着厚厚的泥土,头上还插了几根未熟的稻子,这炙热的太阳一烤,泥土全干了,活脱脱把自己泥塑成一个人形花瓶。
王志强、伍爱国还有其它几位也没好到哪儿去,全身都是泥,脸上也没有幸免,不知道的还以为几位互相摔跤了一番。
李卫东郁闷的看了女知青们一眼,这才真的是大型社死现场,完了,完了,完了,形象全没了。
李卫东看着杨小红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捂着肚子笑倒在地上。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无语的解释道:“唉,稻田里太滑,全是柔软的淤泥,一踩上去就打滑了,
你别看伍爱国好一些,那是因为他摔倒后翻到水沟里去了,身上的泥洗干净了。”说着指了指伍爱国,这语气不知道是羡慕还是嫉妒自己没有这么好运气,摔到水沟里去。
“还有他,王志强,脚趾被黄鳝咬了,一条好大好粗的老了的黄鳝,他还以为被蛇咬了,哭了半天呢”李卫东又指了指王志强,他现在的状态有点儿摆烂了,要把众人的糗事摆出来晒晒,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李卫东啊,你的心态变了哦。
“那个王小兵,”说完又把炮轰向了走在最末尾,看起来年纪最小的知青,“他力气小,锄头陷在泥里面,像拔河一样往后拉,结果锄头松了,自己来了个后滚翻,把自己滚成了个蝉蛹。”
“那个陶宣明,脚绊到牛筋草,自己摔了个狗啃屎,还压倒好几株稻谷呢。”
“那个......”
李卫东引起公愤了,被几位小伙伴从后面扑过来捂住嘴不让再说了,几人笑闹着挣扎着,身上干了的泥块“唰唰”往下掉,场面不忍直视,实在太搞笑了。
林如月实在忍不住了,笑得也不行了,走到他们面前:“我看你们去河里洗洗吧,你这一身得挑多少水才能把衣服洗干净,这天气热,也不会感冒。”说完转身问宋文静:“文静,咱们这里的河在哪儿?”
“在那边,你们从这条小路走过去,没多远就到了,”宋文静指了一个方向。
王志强拍了拍脑袋,“对哦,咱们怎么不说在外面洗了再回来,要不然也不能让你们这么笑话了。”
幸好都是糊了一脸泥的泥猴,脸红也看不出来,几个新知青赶紧往河边跑。
这么一个搞笑的小插曲,众人笑了一番,身体都感觉没这么疲惫了,纷纷赶紧进屋准备午饭。
宋文静回来洗完脸就招呼几位新知青:“走吧,上院子里去看看咱们种的菜,你们想吃什么自己摘。”
几位知青到了后院,看着豆角的爬架搭得整整齐齐,长长的豆角吊满了藤,长势喜人;有那黄瓜,一个个胖乎乎的,属于短而胖,
上面还有许多小青刺,一看就是很嫩很嫩那种;还有辣椒、番茄、茄子,都是挂满了,虽然都没种多少,但是长得这么好,几人真是吃不完。
宋文静招呼着大家:“来,吃根黄瓜解解渴,都嫩着呢,”一边说着就随手摘了几根递给几个女孩儿。
“哇,好嫩,好好吃,水份真的好多。”杨小红直接拿起来就咬了一口。
几个女孩儿也吃起来,还是新鲜的好吃。
林如月想着都还没有去村里领粮食呢,就这么吃白食,不好意思,于是转头看着宋文静:“文静,中午我下厨吧,我们晚上去领粮食,回来再还你们,让我们吃闲饭,太不好意思了。”
宋文静看着知道感恩的林如月,没有把自己的付出当作理所当然,好感倍增:“那行,就尝尝你的厨艺。”
“那你先回去休息下,我摘了菜就回来做。”
“好吧,那辛苦你了,我先去洗衣服。”宋文静跟大家打了个招呼,立马回去忙碌起来。
林如月看着这些菜,认真计划了下:
番茄用白糖凉拌一下,天气热,酸酸甜甜的开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