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魏的朝堂之上,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洒下一道道明亮的光柱,仿佛为这庄严的议事之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然而,此刻殿内的气氛却凝重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大臣们个个神色严肃,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一切,皆因李天泽抛出的一个大胆想法 —— 对外扩张。
早朝结束后,李天泽并未像往常一样径直前往御书房,而是脚步一转,朝着坤宁宫走去。皇后正在宫内,手持书卷,安静地坐在窗前,阳光洒在她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见皇帝进来,皇后起身盈盈行礼:“陛下今日怎么有空来臣妾这儿?”
李天泽轻轻握住皇后的手,拉着她一同坐下,神色间带着几分凝重与思索,缓缓说道:“皇后,朕今日在朝堂上提出了对外扩张的想法,大臣们意见不一,朕心中也有些许忧虑,便想来与你说说。”
皇后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理解与关切:“陛下,臣妾虽身处后宫,但也知道这对外扩张之事干系重大。如今大魏国内新政推行,局势初稳,百姓生活渐好,若此时发动战争,一方面能拓展疆土,扬我国威;可另一方面,战争劳民伤财,稍有不慎,便可能让国内局势再次动荡。陛下,您心中是如何打算的呢?”
李天泽叹了口气,说道:“朕也在权衡利弊。朕深知战争之害,可如今大魏国力日益强盛,周边国家却仍有觊觎之心。若不主动出击,待他国壮大,恐对我大魏不利。朕想听听你的看法,你觉得朕该如何抉择?”
皇后思索片刻,轻声说道:“陛下,臣妾以为,若要对外扩张,必须做好万全准备。这不仅关乎战事,更关乎民心。陛下需确保百姓不会因战争而受苦,军队能有充足的粮草和精良的兵器。同时,也要有应对各种状况的策略,不能让大魏陷入困境。”
李天泽看着皇后,眼中满是赞赏:“皇后所言极是。朕已决定,此事势在必行,但定会谨慎谋划。有你在朕身边,为朕出谋划策,朕心中安稳许多。”
“陛下,这是臣妾分内之事。陛下心怀天下,为大魏殚精竭虑,臣妾自当全力支持陛下。” 皇后微笑着回应,眼神坚定。
告别皇后,李天泽回到御书房,心中已然有了更明确的方向。他传令林羽和苏哲前来,共商对外扩张的具体事宜。
“诸位爱卿,如今我大魏在新政的推行下,国内局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国力日益强盛。朕以为,是时候考虑向外拓展我大魏的疆土,提升我大魏在天下的威望了。” 李天泽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下的大臣们,声音坚定而有力,犹如洪钟般在大殿内回响。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有的大臣面露兴奋之色,觉得这是大魏崛起的绝佳机会;有的则眉头紧锁,面露担忧,深知战争的残酷与不确定性。
吏部尚书孙成率先站了出来,他微微躬身,神色激动地说道:“陛下圣明!如今我大魏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正应抓住这大好时机,向外扩张。如此一来,不仅能获得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还能让四方蛮夷见识我大魏的强大,实乃一举多得之事啊!”
然而,户部尚书李明轩却一脸忧虑,他向前走了几步,拱手说道:“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战争乃国之大事,劳民伤财。虽说我大魏如今国力有所提升,但一旦开战,军费开支巨大,百姓的负担也会加重。若战争久拖不决,后果不堪设想啊。”
一时间,朝堂上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争论不休。李天泽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意见,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深知,这一决策关乎大魏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
就在这时,林羽站了出来,他目光沉稳,声音平和却又极具分量:“陛下,诸位大人。臣以为,对外扩张之事可行,但需谨慎谋划。如今我大魏国内新政初定,百姓虽生活有所改善,但根基尚未稳固。此时发动战争,确实存在一定风险。不过,若能制定出周密的战略,速战速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倒不失为一个良策。”
苏哲也点头表示赞同:“林先生所言极是。陛下,我们可先对周边国家的实力进行详细的侦察,了解他们的军事部署、经济状况以及民心所向。然后,根据这些情报,选择一个最薄弱的环节作为突破口,集中优势兵力,迅速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李天泽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二位先生所言,正合朕意。朕意已决,对外扩张之事,势在必行。但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林先生,苏先生,此事就交由你们负责,尽快拟定详细的战略计划。”
林羽和苏哲连忙跪地领命:“臣等遵旨!”
在林羽和苏哲的精心策划下,大魏开始了紧张的战前准备。情报人员如同幽灵般潜入周边各国,收集着各种情报;工匠们日夜赶工,打造着精良的兵器;士兵们则加紧训练,提升自己的战斗力。而李天泽,也时常亲临军营,鼓舞士气。
“将士们!如今我大魏国力强盛,正是向外拓展疆土之时。你们都是我大魏的精锐,是守护国家、开疆拓土的英雄。朕相信,在你们的英勇奋战下,我大魏必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李天泽站在点将台上,对着台下整齐排列的士兵们大声说道,声音中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力量。
士兵们听了李天泽的话,个个热血沸腾,士气高涨。他们高举手中的兵器,齐声高呼:“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那声音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天空都震破。
随着出征的日子越来越近,李天泽忙得不可开交,连每日去后宫陪伴妃嫔的时间都大幅减少。皇后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日,她特意准备了李天泽最爱吃的点心,带着宫女前往御书房。
“陛下,您歇一歇吧,尝尝臣妾做的点心。” 皇后轻声说道,将点心放在桌上,眼神中满是关切。
李天泽抬起头,看着皇后,眼中闪过一丝感动:“皇后,你有心了。如今战事在即,朕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
皇后温柔地说道:“陛下,您为国事操劳,也要注意身体。这战事紧张,陛下更要保重自己,才能更好地指挥作战。臣妾虽不能为陛下分忧战事,但能为陛下准备些吃食,让陛下不至于太过劳累,也是好的。”
李天泽拿起一块点心,放入口中,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还是皇后最懂朕。有你在后方为朕打理后宫,朕才能安心出征。”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皇后询问了战事的筹备情况,李天泽一一作答。在皇后的陪伴下,李天泽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了些许。
经过一番精心的筹备,大魏终于向邻国 —— 燕国,发起了进攻。镇远大将军王猛率领着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向燕国边境进发。一时间,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犹如一首激昂的战歌。
燕国边境的守军,面对突如其来的大魏军队,惊慌失措。他们仓促应战,却根本不是大魏精锐之师的对手。王猛指挥着军队,如猛虎下山般,迅速突破了燕国的防线,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克了燕国的几座城池。
“报 —— 大将军,我军已攻克燕国的平阳城,敌军溃败逃窜!” 传令兵快马加鞭地赶来,向王猛汇报着战报。
王猛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他大手一挥,说道:“好!乘胜追击,不给敌军喘息之机!”
然而,燕国毕竟也是一个大国,在最初的慌乱之后,他们迅速组织起了反击。燕国的大将军赵勇,亲自率领着大军,前来迎战王猛。
在一片开阔的平原上,双方的军队对峙着。王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披银色铠甲,威风凛凛地站在阵前。他看着对面的燕国军队,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赵勇,今日便是你燕国的灭亡之日!识相的,赶紧投降,可免你一死!” 王猛大声喊道,声音如同雷霆般,在战场上回荡。
赵勇冷哼一声,说道:“王猛,你别得意得太早。我燕国岂会轻易屈服于你大魏。今日,就让你见识见识我燕国军队的厉害!”
随着赵勇的一声令下,燕国的军队如潮水般向大魏军队涌来。一时间,喊杀声震天,刀光剑影闪烁,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
王猛沉着冷静地指挥着军队,与燕国军队展开了殊死搏斗。他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手中的长枪如蛟龙出海,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在王猛的带领下,大魏的士兵们个个奋勇杀敌,士气高昂。
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双方都损失惨重。然而,大魏军队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出色的战术,逐渐占据了上风。赵勇见势不妙,只好率领着残军,狼狈逃窜。
“追!不要放过一个敌人!” 王猛大声喊道。大魏的军队如同一股洪流,紧紧追击着燕国的残军。
在大魏军队的猛烈攻击下,燕国的防线彻底崩溃。王猛率领着军队,一路打到了燕国的都城之下。燕国的国君,面对大兵压境的局面,吓得瑟瑟发抖,只好开城投降。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军已攻克燕国都城,燕国国君已投降!” 王猛的捷报传到了大魏朝堂,整个朝堂顿时沸腾了起来。大臣们纷纷跪地,向李天泽祝贺。
李天泽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他站起身来,大声说道:“这都是将士们英勇奋战的结果,也是我大魏上下一心的功劳。传令下去,犒赏三军!”
“陛下圣明!” 大臣们齐声高呼。
大魏成功征服燕国的消息,如同旋风般传遍了天下。周边各国纷纷震惊不已,对大魏的实力有了全新的认识。有的国家开始主动与大魏交好,寻求结盟;有的则加强了自身的防御,以防大魏的进一步扩张。
然而,李天泽并没有因此而满足。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在他的心中,有着一个宏伟的蓝图,那就是让大魏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让大魏的威名,传遍四海。
“林先生,苏先生,如今我大魏已征服燕国,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 李天泽在御书房内,询问着林羽和苏哲。
林羽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如今我大魏虽取得了胜利,但也损耗不少。当务之急,是要稳定燕国的局势,安抚百姓,将燕国的资源纳入我大魏的体系。同时,我们也要密切关注周边各国的动向,寻找下一个合适的扩张目标。”
苏哲也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先与那些主动交好的国家结成联盟,增强我大魏的势力。然后,再逐步蚕食那些对我大魏怀有敌意的国家。如此一来,我大魏的疆土必将不断扩大。”
李天泽微微点头,说道:“二位先生所言极是。就按你们说的办。朕要让我大魏,成为这天下的霸主!”
在李天泽的领导下,大魏开始了新的征程。他们一边巩固着对燕国的统治,一边谋划着下一步的扩张计划。而在这过程中,大魏又将面临怎样的挑战呢?周边各国又会如何应对大魏的扩张呢?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而大魏的天空,依旧在见证着这个国家的兴衰荣辱,见证着李天泽在这充满挑战的对外扩张之路上,坚定前行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