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修祭酒的声音刚落,广场上的欢呼便渐渐平息。众人目光聚焦在高台上,看着老祭酒手持镶玉长杖,缓步走到高台中央,身后的稷下学宫弟子捧着一卷泛黄的古籍,神情肃穆 —— 那是稷下学宫珍藏千年的《儒侠论》,据传为上古儒侠所着,记录着 “以儒明义,以侠践行” 的核心思想。
“诸位可知,为何上古侠道能护中州千年?” 孔修的目光扫过修士区与凡人区,声音沉稳而厚重,“非独靠剑锋利,亦非靠灵力强,而是靠‘义’字扎根人心 —— 明辨是非为义,守护苍生为义,宁折不弯为义。” 他抬手示意弟子展开古籍,“这《儒侠论》中写道:‘侠道非独剑,亦需儒心明义。无儒则侠易乱,无侠则儒难行。’今日侠义盟立盟,老夫愿将此论刻于广场石碑,盼诸位以儒心养侠气,以侠行践儒义。”
此言一出,广场上顿时响起赞同的呼声。金光掌门率先拱手:“祭酒所言极是!符咒宗修符,亦重‘义符’,唯有明义之心,方能画出护民之符!” 墨长老也点头附和:“魔心殿虽修魔,却也知‘魔亦有义’,若失了本心,与天魔何异?”
孟小凡走上前,对着孔修深深一揖:“多谢祭酒赠言!侠义盟愿以《儒侠论》为纲,既练剑护民,亦修儒明义,绝不辜负前辈期望。”
此时,四名战部弟子已将巨大的青石石碑抬到广场中央。石碑高丈许,宽三尺,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正对着高台方向。稷下学宫的弟子取出特制的刻刀,蘸着掺有浩然气的朱砂,开始在石碑上镌刻《儒侠论》—— 每一笔落下,朱砂便透出淡淡的金光,与高台上的儒侠旗遥相呼应,连空气中都弥漫着 “儒” 与 “侠” 交融的庄重气息。
刻字的过程中,孔修始终站在石碑旁,偶尔指点弟子调整笔画,神情专注。孟小凡则走下高台,与赵武、苏清雪等人一同站在石碑前,看着 “侠道非独剑,亦需儒心明义” 的字样渐渐成型,心中感慨万千 —— 从最初仅凭一腔热血抗魔,到如今有各宗门支持、有凡人信任,再到今日融入儒道思想,侠义盟的路,正越走越宽。
半个时辰后,《儒侠论》终于刻完。最后一笔落下时,石碑突然爆发出耀眼的金光,符文从字迹中流转而出,与广场上的儒侠旗、补天石碎片同时共鸣,嗡嗡作响。孔修抬手抚过石碑,声音带着欣慰:“此碑有灵,能映人心。日后凡入望侠镇者,见此碑便知儒侠之义,见此碑便知护民之责。”
他转身看向孟小凡,又望向人群中的李修 —— 李修是稷下学宫最年轻的大儒,此次随孔修前来,一路见证了侠义盟的所作所为,早已心生敬佩。“孟盟主,李修,” 孔修的语气庄重,“请二位代表儒、侠两道,共同叩拜此碑,以证儒侠合一,护佑中州。”
孟小凡与李修对视一眼,同时上前。孟小凡手持补天石碎片,青金光晕笼罩双手;李修则捧着《儒侠论》古籍,浩然气在周身流转。两人对着石碑躬身,深深叩拜 —— 这一拜,是侠道对儒道的认可;这一拜,是儒道对侠道的支持;这一拜,标志着 “儒侠合一” 正式落地,也标志着中州抗魔力量,迎来了新的升华。
广场上的众人见状,纷纷跟着躬身行礼,修士区的各宗门代表、凡人区的百姓、互助会的弟子、战部的士兵,此刻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对着石碑叩拜。阳光洒在石碑上,金光与人群的身影交织,构成一幅 “儒侠同心,苍生共护” 的动人画面。
叩拜完毕,孟小凡起身,将补天石碎片轻轻贴在石碑上 —— 青灰色石片刚触到石碑,便与刻字的金光融为一体,石碑上的符文瞬间亮得更甚,仿佛有了生命。“从今往后,此碑便是侠义盟的精神之碑。” 孟小凡的声音传遍广场,“凡我侠义盟弟子,皆需铭记儒侠之义,上护天地正道,下守黎民苍生!”
“谨遵盟主教诲!” 广场上的侠义盟弟子齐声应和,声音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就在此时,广场入口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名身着皇朝锦袍的使者,带着十余名随从,捧着一个明黄绫缎的锦盒,快步走了进来。使者脸上带着虚伪的笑容,对着孟小凡拱手:“孟盟主,陛下听闻侠义盟立盟大典圆满成功,特命下官送来‘护国侠旗’,以表祝贺!”
孟小凡的目光落在锦盒上,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他早已料到夏皇不会安分,却没想到对方会在此时派人送来 “贺礼”—— 明着是祝贺,实则是想观察侠义盟的实力,探听儒侠融合的底细。
苏清雪走到孟小凡身边,低声提醒:“小心有诈,这‘护国侠旗’怕是没那么简单。”
孟小凡微微点头,走上前,没有立刻接过锦盒,而是目光平静地看着使者,冷声道:“陛下的‘贺礼’,侠义盟心领了。只是不知,陛下送来这‘护国侠旗’时,是否还记得寒水渊外,镇魔司指挥使率千名士兵围堵我等之事?”
使者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神有些慌乱:“孟盟主,那只是误会……”
“误会?” 孟小凡打断他的话,语气带着一丝嘲讽,“若皇朝真心护民,真心认可侠义盟,便请陛下约束影卫,莫再暗中算计;便请陛下停止争夺补天石,与我等共抗天魔。否则,这‘护国侠旗’再华丽,也不过是虚伪的摆设罢了。”
使者被说得哑口无言,站在原地,手捧锦盒,进退两难。广场上的百姓也纷纷议论起来,对夏皇的 “贺礼” 充满鄙夷。孔修站在石碑旁,看着这一幕,轻轻摇了摇头,眼中满是对皇朝的失望。
孟小凡不再看使者,转身走回石碑前,对着众人高声道:“不管皇朝态度如何,侠义盟护民抗魔的决心,绝不会变!今日儒侠合一,明日便要让天魔知晓,中州儿女,不好惹!”
广场上再次爆发出震天的欢呼,使者在欢呼声中,脸色惨白地收起锦盒,带着随从狼狈离去。孟小凡望着使者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 夏皇的试探只是开始,接下来,怕是会有更棘手的麻烦找上门来。
阳光渐渐西斜,广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却仍有不少百姓留在石碑旁,抚摸着刻字的金光,脸上满是憧憬。孟小凡与孔修、苏清雪等人站在高台上,望着石碑与欢呼的百姓,心中清楚 —— 儒侠合一的路才刚刚开始,抗魔的硬仗,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