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未完全散去,望侠镇东的路口便立着一道青色身影。萧绝握着剑鞘的手紧了又松,指节泛白,剑鞘上青云门的徽记在薄雾中泛着冷光 —— 方才演武场上的画面还在脑海里打转,孟小凡那道裹着苍生暖意的浩然剑罡,像一根刺,扎破了他多年来 “天赋即一切” 的认知。
身后传来交流弟子的催促:“萧师兄,再不走,就赶不上前往洛阳学宫的飞舟了。”
萧绝没有回头,目光落在镇口 “侠义盟” 的方向,声音轻得像被晨雾吹散:“你们先去,我随后就到。”
弟子们虽疑惑,却也不敢多问,转身化作流光离去。路口只剩萧绝一人,他抬手按在胸口,那里还残留着浩然气的余温 —— 方才孟小凡的剑罡明明带着破邪之力,落在他身上时却只有温和的压制,没有半分杀意。
“我灵根先天优越,是青云门百年难遇的修炼奇才,宗门资源从未短缺,半年突破两个小境界,流云剑法练到第七重……” 他喃喃自语,语气里满是不甘与困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鞘,“可他孟小凡,连最低等的灵根都没有,修炼靠的是那所谓的‘浩然气’,资源更是拮据,为何能与我抗衡?甚至…… 在道的领悟上,我竟不如他?”
他想起在东临域时,自己总嘲笑孟小凡 “舍本逐末,放着好好的功法不练,去管凡人闲事”;想起此次来中州前,宗门长老还夸他 “道心坚定,未来可期”;可今日一战,他才发现,自己所谓的 “道心”,不过是 “赢过所有人” 的执念,而孟小凡的道,却扎根在守护百姓的行动里,扎实得让他望尘莫及。
“他的剑,不是为了胜负,是为了让贫民窟的老人能安稳吃饭,是为了让被掳的商旅能平安回家,是为了让望侠镇的孩子能笑着奔跑……” 萧绝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眼中的傲气慢慢褪去,多了几分从未有过的迷茫,“可我呢?我的剑,除了证明自己是‘天才’,还能做什么?”
晨雾渐散,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路口,照亮了萧绝脚下的青石板。他深吸一口气,最后看了一眼侠义盟的方向,终于转身,化作一道青色流光,朝着洛阳的方向飞去 —— 他要去稷下学宫交流,或许在那里,能找到属于自己的 “道”;或许未来某一天,他能真正明白,除了灵根与修为,还有什么能支撑一个修士走得更远。
而此时的侠义盟院内,孟小凡正站在那棵老槐树下,看着萧绝离去的方向,赤焰猴蹲在他肩头,小爪子还攥着半颗没吃完的灵果。陈景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萧绝走了?”
孟小凡接过茶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点了点头:“走了。他心里,大概还在疑惑,为何没有灵根优势,我却能与他抗衡。”
“那你觉得,是为什么?” 陈景好奇地问。
孟小凡低头看着杯中晃动的茶水,想起秦伯临终前递给他的桃木牌,想起贫民窟百姓感激的眼泪,想起黑风山被救商旅颤抖的双手,想起侠义盟众人为了护民而努力的模样,嘴角渐渐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因为他不知道,侠道的信念,也是一种力量 —— 这种力量,不是来自灵根,不是来自资源,是来自每一次伸手帮助别人时的坚定,来自每一次守护苍生时的初心,来自无数人对‘正义’的渴望。”
他抬手,一缕淡金色的浩然气在指尖流转,比昨日与萧绝比试时更显浑厚:“我没有灵根,无法像他那样快速吸收天地灵气,但每一次用浩然气治愈百姓,每一次用剑罡斩除邪祟,我的信念就会更坚定一分,浩然气也会更强一分。灵根决定的是修炼的起点,而信念,决定的是能走多远,能拥有多大的力量。”
张天宇这时也走了过来,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补充:“说得对!就像咱们侠义盟,没有大宗门的背景,没有海量的资源,却能聚集这么多志同道合的人,靠的不也是‘守护苍生’的信念吗?萧绝是天才,可他缺的,就是这份能凝聚人心的信念。”
孟小凡抬头望向天空,阳光正好,洒在 “侠义盟” 的牌匾上,泛着温暖的光。他知道,萧绝的离去,不是结束,而是两人道途上的一次重要交汇 —— 或许未来某一天,他们会在更高处再见,那时的萧绝,或许会找到属于自己的 “道”,而他,也会带着侠义盟,守护更多人的安宁。
赤焰猴似乎感受到了他的心境,对着天空叫了两声,声音清亮。院内,盟众们开始了新一天的修炼与忙碌,义诊堂传来百姓的谈笑声,传功堂里李秀才正在讲解《侠道考》的残页,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孟小凡握紧手中的茶杯,心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坚定 —— 灵根也好,天赋也罢,都不是衡量修士的唯一标准。只要守住 “行侠仗义,守护苍生” 的初心,只要信念不灭,他就能带着侠义盟,在中州的土地上,走出一条属于侠道的康庄大道,让浩然气的光芒,照亮每一个需要守护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