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继续念着具体规制:“这处基址是坐北朝南的,属于土石混合夯筑的高台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台基的四面都有包石加固。整体由两部分组成,下面是台基,上面是台面上的建筑基址,看得出来当年的规模不小。”
“乖乖,这些建筑可都有年头了!算下来足足1500年的历史了啊!”啸风凑过来看了一眼资料,忍不住发出感叹,语气里满是对岁月沧桑的敬畏,“能留存下这么多遗迹,已经很不容易了。”
晓萱点点头,继续念着详细数据:“台基分两层呢。下层也就是第一层平台,南北进深87.8米、东西宽57.4米,南壁的残高还有1.8到2.6米,这么大的平台,当年能容纳不少人吧?台面南部正中间有个凹进式的阶梯踏道,宽5.2米,外面还接着一条东向的斜坡踏道,应该是供人上下的主要通道。上层也就是第二层平台,台面南北进深45.8米、东西宽35米,比下层高出2.5米。台面南部有个小月台,南北进深3米、东西宽8.8米,月台正中南边还连着一道斜坡阶梯式踏道,南北长12米、宽4.8米,层层递进,规制很规整。”
“光看这些遗址的尺寸和布局,就能想象出当年建成时有多壮观了!”王静望着屏幕上的基址复原图,眼神里满是憧憬,“站在这样的高台上,既能望见永固陵的恢弘,又能感受佛寺的肃穆,肯定特别有气势。”
“是啊是啊!”张文远在一旁连连点头,附和道,“就算只剩断壁残垣,从这些数据里也能看出当年的建造工艺有多精湛,不愧是冯太后时期的建筑遗存。”
北魏石雕
暖黄的灯光透过展柜玻璃,在石雕文物上投下细腻的光影,将千年岁月沉淀的质感勾勒得愈发清晰。
梦瑶的目光几乎紧贴着玻璃,语气里满是难掩的惊艳:“这是石雕女俑吧?也太漂亮了!”
她盯着展签一字一句念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高57厘米,1976年从大同市方山永固陵陵墓出土的,居然是冯太后陵寝里的文物!”
身旁的赵导笑着走上前,开始细致讲解:“没错,这尊女俑是北魏石雕的典型代表。你看它的质地,是细砂岩的,经过千年,石面依旧温润细腻。可惜头部已经残失,没能留存下完整的面容,但单看身形和服饰,就能感受到北魏工匠的精湛技艺。”
赵导伸手指了指女俑的衣饰部位,继续说道:“它身着交领窄袖长衣,衣纹线条流畅自然,下摆垂至脚踝,外面还搭配着一条及膝长裙,裙摆微微散开,尽显温婉姿态。再看姿态,左手稳稳执着一方素巾,右手举着一柄如意停在身前,站姿端正挺拔,既透着宫廷侍女的端庄,又藏着几分灵动之气,完美还原了北魏时期女性的服饰风格和仪态举止。”
梦瑶听得入了迷,忍不住顺着赵导指的方向细细端详,眼神里满是赞叹。
不远处的宇辰突然被另一尊石雕吸引,抬手招呼众人:“快来看这个!万年堂石雕武士像,这绝对是精品中的精品!”
大家闻声聚拢过去,宇辰看着展签高声念道:“高约164厘米、宽47厘米、厚35厘米,也是1976年大同市方山永固陵出土的,和刚才的女俑是‘同门’文物!”
赵导走到武士像前,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这尊武士像很有特色,它并非独立雕刻,而是直接凿刻在陵墓门框表面的装饰图像,原本应该是守护陵寝的重要纹饰。可惜……已经纵向残损,如今只留存下人物形象的后半部分。”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即便只剩残片,细节也依旧惊艳。武士呈右面侧身站立,头戴规整的武冠,右手握兵器,虽然只能看到侧脸,但双目圆嗔的神态清晰可辨,透着一股凛然正气。”
“你们看它的服饰和配饰,”赵导继续讲解,“身着交领半臂袍衫,衣襟线条利落,肩部飘着两条帛带,随着身形自然垂落,动感十足。脚下蹬着一双圆口高头履,鞋履的纹路都雕刻得十分清晰。最特别的是,在武士头部上方,还盘旋着一条祥龙,龙身蜷曲,与武士的威严气质相得益彰,既彰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也寄托了驱邪避凶的寓意。”
宇辰听得连连点头,忍不住感叹:“就算是残件,也能感受到那种震慑人心的气势!”
这时,一旁啸风突然发出一声赞叹,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快过来看看这个石雕兽首门墩,我太喜欢这个了!”
大家围过去,只见展柜里的兽首门墩造型别致,啸风指着展签念道:“长85厘米、宽约40厘米、高32厘米,同样是1976年大同市方山永固陵出土的,这一批文物果然件件都是宝贝!”
赵导笑着解释:“这尊门墩是陵寝建筑构件中的精品,质地也是细砂岩。整体呈长方形,设计兼顾了美观与实用。前部是半圆雕的兽首,你看这兽首刻得多生动——咧嘴露齿,双目凸圆,鼻孔外张,仿佛在低吼,一对小立耳微微竖起,卷曲的眉毛线条流畅,既透着威严,又不会显得狰狞,特别有气势。”
他伸手示意门墩的中部和后部:“中段专门开了槽,用来镶嵌门柱,尺寸拿捏得精准无比;后部则是粗凿的样式,能够牢牢嵌入墙壁,起到稳固门体的作用。既能装饰陵寝门框,又能增强门的稳定性,把北魏工匠的巧思和实用性完美结合在了一起,堪称建筑与雕刻艺术的典范。”
啸风听得津津有味,盯着兽首的细节看了许久,忍不住说道:“这兽首的神态也太鲜活了,感觉下一秒就要动起来似的!”
“快看这个!铜簪,双股钗长14.5厘米,耳挖簪长14厘米,都是1976年大同方山永固陵出土的铜质器物——一支是经典的双股钗,另一支居然带耳挖功能!”王静盯着台式屏幕上的文物图片,指尖轻轻点着屏幕,语气里满是惊喜,“没想到冯太后陵里还出土了这么实用的耳挖簪呢!”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