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呀对呀!”梦瑶赶紧补充,语气里带着点小兴奋,“他们当时还讲了许家窑人的故事,说许家窑遗址就在大同这边,出土过远古人类的化石和石器,跟火山、古湖的历史都能串成一条线。现在逛博物馆,再想起之前听的那些故事,感觉大同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对应上一段历史——不管是远古的恐龙,还是古代的人类,都跟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一起,一点不觉得陌生,反而特别亲切!”
啸风看着两人期待的样子,笑着提议:“那咱们也赶紧跟上吧,一起去看看大同的‘史前居民’,正好把之前听的故事跟实物对上。”
大家纷纷点头,跟着赵导往“大同恐龙”展区走去,连原本对恐龙兴趣不大的晓萱,也被这股热闹劲儿感染,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小雨刚进恐龙展馆,一尊庞大的恐龙骨架就赫然出现在眼前——幽暗灯光下森白的骨骼线条凌厉,长长的脖颈向上扬起,仿佛还保持着生前抬头远眺的姿态。
她吓得轻轻“哇”了一声,下意识地往小虎身边靠了靠,脚步也不由自主地放慢了,眼睛却忍不住直勾勾地盯着骨架,又怕又好奇。
“没事,不要怕,有我呢!”小虎立刻挺起小胸脯,像个小男子汉似的拍了拍小雨的肩膀,语气里满是神气。
其实他第一次来的时候,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骨架吓了一大跳,只是这会儿不想在小雨面前露怯。
李梅和赵芳看着两个孩子的互动,忍不住相视一笑,悄悄跟在后面,让他们慢慢探索。
“大家别急着凑近看骨架,咱们先看看入口处的展板,跟着文字先‘穿越’回那个恐龙称霸的时空,再看实物会更有感觉。”
赵导笑着指了指旁边立着的展板,上面印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还配着彩色的中生代地球复原图和恐龙插画,特别直观。
众人围了过去,赵导的声音带着磁性,缓缓在耳边响起:“假设我们能穿越时空,回到距今2.5至0.65亿年前的中生代——那时候的地球跟现在完全是两个样子:原本连在一起的‘泛大陆’,正慢慢裂开、漂移,最后才变成现在我们熟悉的各个大洲;而当时地球的绝对主宰者——恐龙,也跟着从一开始共用一块大陆,到后来被海洋隔开、在各自的区域里生息繁衍,演化出了各种各样的种类。”
“恐龙居然在地球上活了这么久!”宇辰指着展板上的时间线,语气里满是惊讶,“从2.35亿年前出现,到0.65亿年前灭绝,足足生活了1.7亿年,比人类的历史长得多,足迹还遍布了七大洲,这也太厉害了吧!”
梦瑶顺着文字往下读,眼里满是好奇,忍不住念出声:“中国居然是世界上恐龙种类最多的国家!东起山东、浙江,西到新疆,北从内蒙古、黑龙江,南至广东,几乎各个省份都有恐龙化石发现,时代还跨越了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时期,现在已经正式命名的恐龙就有200多种,难怪大家都说咱们国家是‘恐龙大国’!”
“没错,咱们大同也是‘恐龙大国’里的重要一员。”赵导点点头,指着展板上大同地区的古地理图继续介绍,“中生代时期的大同,可不是现在这样的地貌,当时这里是植被茂盛、河流纵横的冲积平原,还有大片湖泊,特别适合恐龙生存,养活了一整个庞大的恐龙家族。”
他顿了顿,掰着手指细数:“这里面有体长20到30米的不寻常华北龙,光是一根腿骨就有成年人那么高,想想整个身躯得多震撼;有浑身裹着坚硬骨甲、连食肉恐龙都难咬透的天镇甲龙,堪称‘移动的堡垒’;还有能在水里游的鸭嘴龙,嘴巴像鸭子一样扁平,适合在湖里捞食;另外还有长着锋利前爪的跃龙,是当时的顶级捕猎者,专门捕食其他恐龙。它们曾在大同这片土地上找食物、嬉戏、争斗、繁衍,直到后来遇到小行星撞击、气候突变这些无法抵御的自然力量,才慢慢走向消亡,只留下化石告诉我们它们曾经存在过。”
“哇,太神奇了!”梦瑶听完,忍不住捂住嘴,眼里满是向往,“我都能想象出那个画面了——大片的蕨类植物长得比人还高,草原上巨大的华北龙慢悠悠地啃着树叶,天镇甲龙背着‘盔甲’在地上爬,鸭嘴龙一群群地在湖里游,跃龙则伏在草丛里,盯着猎物一动不动……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侏罗纪公园’啊!”
宇辰也跟着点头,语气里满是感慨:“以前总觉得恐龙是远在书本里、电影里的生物,离我们特别远,没想到大同在亿万年前居然是恐龙的家园。现在站在这片曾经有恐龙奔跑的土地上,再看着展板上的介绍,感觉跟那个远古时代一下子拉近了距离,特别奇妙。”
赵导笑着抛出问题:“大家知道大同除了恐龙,还有什么最出名吗?全国最大的什么资源在这儿?”
“煤!”林宇几乎脱口而出,毕竟大同“煤都”的名号谁都知道。
“对呀,全国有名的大煤矿就在大同!”赵导点点头,又故意打趣,“但各位这次来大同,在街上没直接看到煤吧?其实每次我都跟游客开玩笑——想看大同的煤,还得到博物馆来。”
“赵叔叔,我知道!上次我们去晋华宫地下矿山公园,看到过好大的煤炭块,黑亮亮的!”小雨立马举手,把自己的经历说出来,眼里满是回忆。
“没错,晋华宫矿能看到煤,咱们进了这个展厅,也相当于回到了亿万年前,也能看到煤。”赵导指着玻璃罩里两段高高、表面带着纹路的展品,“大家猜猜这是什么?”
“大蟒蛇!”小虎盯着那长条状的展品,下意识地喊出声。
“别说,还真像蟒蛇的皮肤!”晓萱也跟着附和,仔细打量着展品的纹路。
“这应该是鳞木吧?”陶兄突然开口,语气很笃定,“比恐龙生活的侏罗纪还早,是古老的蕨类植物,属于已经灭绝的石松类,靠孢子繁殖。”
“可以啊陶兄,懂的不少!”王静忍不住称赞,没想到陶兄还了解这些。
陶兄笑着摆手:“上回去晋华宫煤炭博物馆的时候,专门听讲解员说过,当时还记了半天名字,没想到又在这儿遇上了。”
“我也想起来了!煤炭博物馆好像确实有类似的展品,当时还说跟煤炭形成有关!”啸风也跟着点头,模糊的记忆瞬间清晰了。
“各位说得都对,这就是鳞木!”赵导肯定了大家的说法,继续讲解,“它生活在距今约3.55亿年到2.95亿年前,是热带雨林特有的植物,长得特别高,能到30米至40米,大家看它的外表皮——是不是像一片片鱼鳞?其实这是鳞木的树皮,鳞木也是我国主要的造煤植物,对研究地质变化和煤炭形成特别重要。”
他顿了顿,又补充:“现在我们看到的煤,都是煤矿通过大型机械挖掘、打碎、传送出来的,但玻璃罩里这个不一样——是人工一点点把树皮上的杂质去掉,完整保留了鳞木外表皮的样子,特别珍贵。”
“哦,原来它是一种树啊!”小虎恍然大悟,“之前还以为是蟒蛇呢?”
“是鳞木的树皮啦!”小雨纠正他,记得刚才赵导提到了“树皮”。
赵导笑着继续说:“要是把这块上亿年的鳞木树皮拿去加工,打成块、磨成粉,就是能燃烧的煤。所以大家要知道,煤不是普通的石头,是一种化石资源,是远古植物经过亿万年的地质变化形成的,特别珍贵。在大同,最好的煤层原本在侏罗纪地层,但现在侏罗纪的煤基本已经开采空了。”
正是:溯鲜卑,裂云开魏阙,饮马阴山,挥鞭大漠,道武奠基,太武拓疆,六镇兵销燃星火,迁都易服融胡汉,太和改制启新章,却叹河阴血浪涌,权臣频易主,东西裂变终成烬,空余邙山夕照,洛水寒烟,述说那百年霸业,几度沧桑。
仰碑碣,凿石铸天工,龙门佛影,云冈梵容,方笔如刀,雄风似戟,千龛佛现蕴真经,墓志摩崖刻古风,郑公遗韵耀岱岳,尤珍始平开气象,书道自通神,筋骨铮铮立乾坤,长存铁骨钢筋,神姿峻宕,辉映这万里河山,千秋楷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