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场的风带着几分秋日的凉意,吹得杨蜜耳边的碎发轻轻晃动。
她坐在休息区的折叠椅上,手里捧着一杯温热的姜茶,目光始终落在不远处的拍摄场景里——唐宇正与饰演孙若微的苏清媛对戏,两人站在庭院的银杏树下,阳光透过金黄的叶片落在衣摆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蜜姐,您看唐老师这眼神,简直把朱瞻基对孙若微的心动都演活了!”
旁边的场记小姑娘凑过来,语气里满是赞叹,“之前还担心唐老师第一次拍古装言情戏,会找不到情侣间的氛围感,现在看来,完全不用操心。”
杨蜜笑着点头,眼底满是骄傲:“他私下里琢磨了很久,光是这段初遇的戏份,就对着镜子练了好多次眼神和语气。”
她说着,指尖轻轻摩挲着杯壁,思绪不自觉飘回了自己刚拍戏的时候。
那时她才十八岁,抱着“想演好每一个角色”的初心踏入演艺圈,从古装剧里的小丫鬟,到现代剧里的女二号,再到后来独挑大梁的女主角,每一步都走得踏实又艰难。
记得拍第一部女主戏时,有一场情绪爆发的哭戏,她拍了整整八遍都没达到导演的要求,躲在化妆间里偷偷掉眼泪,是当时同组的前辈拍着她的肩膀说:“演戏不是硬挤眼泪,是要把自己放进角色里,懂她的喜,也懂她的痛。”
后来的这些年,她演过职场里雷厉风行的女强人,演过乱世中坚守初心的侠女,也演过生活里温柔细腻的妻子,每一个角色都像一颗星星,照亮了她的演艺之路。
如今看到唐宇在片场认真的模样,就像看到了当年的自己,既带着几分青涩,又满是对演戏的热爱与执着。
“蜜姐,您当年拍《长安烟雨》的时候,那段雨中诀别的戏,我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场记小姑娘眼里闪着光,“您站在雨里,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掉,一句话都没说,却把那种舍不得又不得不放手的感觉演得淋漓尽致,我当时看的时候,跟着哭了好半天。”
提到《长安烟雨》,杨蜜眼底泛起一丝温柔的笑意:“那部戏拍得确实辛苦,当时是冬天,拍雨中戏的时候,身上裹着好几层保鲜膜,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不过看到成品的时候,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正说着,片场传来一阵欢呼声——唐宇和苏清媛的对手戏一条过了。张黎导演对着唐宇竖了竖大拇指,笑着说:“不错不错,情绪很到位!尤其是最后那个回头的眼神,既有心动,又有几分克制,完全符合朱瞻基当时的心境。”
唐宇笑着道谢,目光下意识地朝休息区望来,看到杨蜜时,眼神瞬间柔和下来,对着她比了个“oK”的手势。杨蜜也笑着回应,拿起桌上的保温杯,起身朝他走过去。
“怎么样?没累着吧?”杨蜜把保温杯递给他,里面装着温好的蜂蜜水,“刚才看你站在银杏树下,风那么大,没冻着吧?”
“没事,有你给我带的加绒内搭,一点都不冷。”唐宇接过保温杯,喝了一口,伸手把她耳边的碎发别到耳后,“刚才跟清媛对戏,她还跟我夸你呢,说当年看你演的《长安烟雨》,受了很多启发。”
苏清媛刚好走过来,听到两人的对话,笑着说:“蜜姐,我真的特别佩服您,无论是古装戏还是现代戏,您都能演得入木三分。我刚出道的时候,还特意把您的作品都看了一遍,学习您对角色的把控力。”
“你太客气了,”杨蜜笑着说,“你演戏很有灵气,刚才跟唐宇对戏的时候,眼神里的戏很足,继续加油,肯定会越来越棒的。”
三人正聊着,林小满拿着一个笔记本跑过来,仰着小脸看着杨蜜:“蜜姐,我也想跟您学演戏!以后我不仅要像唐宇哥哥一样会唱歌、会演戏,还要像您一样,演很多很多好看的角色!”
“好啊,”杨蜜蹲下身,摸了摸他的头,“那小满以后拍戏的时候,要多观察、多思考,把自己当成角色本身,这样才能演好每一个角色。
就像你演幼年朱瞻基,不仅要模仿他的动作,还要明白他当时的心情,这样观众才能喜欢上你演的角色。”
林小满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认真地把杨蜜的话记在笔记本上:“我记住了蜜姐!以后我一定好好学演戏,不让您和唐宇哥哥失望。”
上午的拍摄很顺利,中午休息的时候,杨蜜让杨绵绵把带来的零食分给剧组的工作人员,大家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零食,一边聊着天,气氛格外热闹。
有工作人员好奇地问杨蜜:“蜜姐,您出道这么多年,演过这么多角色,有没有哪一个角色是您最难忘的?”
杨蜜想了想,笑着说:“应该是《时光里的我们》里的林晚吧。那个角色跟我平时的性格反差很大,她是一个患有抑郁症的设计师,表面上很坚强,内心却很脆弱。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我特意去了解了抑郁症患者的生活状态,还跟心理医生聊了很久,那段时间,我几乎把自己代入了林晚的世界里,拍完戏好久都没走出来。”
“难怪您演得那么真实,”旁边的工作人员说,“当时我看那部剧的时候,好几次都看哭了,特别心疼林晚这个角色。”
“其实演戏就是这样,”
杨蜜说,“只有真正走进角色的内心,才能让角色变得鲜活起来。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只要你用心去演,观众就一定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唐宇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杨蜜的话,眼底满是温柔。
他知道,杨蜜能有今天的成就,背后付出了很多常人看不到的努力。
记得有一次,杨蜜为了拍一场夜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回到家的时候,累得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依旧准时起床去片场。
她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资深演员就摆架子,反而会主动帮助新人,认真对待每一个镜头。
下午拍摄的戏份,有一场唐宇与朱棣的对手戏,需要表现出朱瞻基面对爷爷的严厉时,既敬畏又不服输的情绪。
唐宇试拍了一遍,总觉得自己的情绪不够到位,有些放不开。
杨蜜看出了他的困扰,走到他身边,小声说:
“你不用太紧张,朱瞻基虽然敬畏朱棣,但他也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少年,他的不服输不是顶撞,而是藏在眼神里的坚定。
你可以试着回忆一下,小时候你想做一件事,却被长辈反对时的心情,把那种既想说服长辈,又不想让长辈生气的感觉代入进去。”
唐宇听了杨蜜的话,闭上眼睛,认真回忆着。过了一会儿,他睁开眼睛,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再次拍摄的时候,他不再刻意表现出“不服输”,而是在回答朱棣的问题时,语气里多了几分执着,眼神里也藏着一丝不甘,完美地诠释出了朱瞻基当时的心境。
张黎导演坐在监视器后,满意地笑了:“太好了!就是这种感觉!唐宇,你刚才的眼神很到位,比上一遍自然多了。”
唐宇走下台,走到杨蜜身边,笑着说:“还是你厉害,一句话就点醒我了。刚才我试着按照你说的去想,一下子就找到感觉了。”
“我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你提了点建议,”杨蜜笑着说,“主要还是你自己有悟性,一点就通。”
夕阳西下,一天的拍摄终于结束了。唐宇卸完妆,换上便装,牵着杨蜜的手,带着林小满一起,来到剧组附近的小吃街。
街上灯火通明,各种小吃的香气扑面而来,林小满拉着两人的手,兴奋地穿梭在各个摊位之间。
“唐宇哥哥,我想吃糖炒栗子!”林小满指着一个摊位,眼睛亮晶晶的。
“好,我们买一斤,蜜蜜也爱吃。”唐宇笑着说,拉着杨蜜走到摊位前。
老板熟练地称好栗子,递到唐宇手里。唐宇剥了一颗,吹了吹,递给杨蜜:“小心烫。”
杨蜜接过栗子,放进嘴里,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心里暖暖的。
她看着身边笑着打闹的唐宇和林小满,又看了看街上热闹的景象,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真好——有爱的人在身边,有喜欢的事业可以追求,还有一群可爱的人一起努力。
晚上回到宿舍,唐宇给何书打了个电话,约好周末一起吃糖醋排骨。
挂了电话,他从身后抱住正在整理行李的杨蜜,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语气里满是温柔:“蜜蜜,有你在身边,真好。无论是拍戏还是生活,只要有你,我就觉得特别踏实。”
杨蜜靠在他的怀里,伸手握住他的手,笑着说:“我也是。以后我们一起努力,你在戏里演绎更多精彩的角色,我也会继续打磨自己的演技,我们一起在演艺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唐宇低头,在她的额头印下一个温柔的吻。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落在两人身上,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
他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很多挑战,但只要有杨蜜的陪伴,有干妈和杨绵绵的支持,还有身边这群敬业的伙伴,他一定能克服所有困难,无论是戏里的朱瞻基,还是戏外的唐宇,都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也能给观众带来更多优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