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贤的最初两日,那公主府前,冷冷清清,竟无一人前来问询。
鸾樱见状,心中着实焦急,一双秀眉紧紧蹙起,忍不住向我问道:“殿下,为何这偌大的盛京,竟无一人响应咱们的招贤之举?您难道就不忧心吗?”
我神色从容,嘴角噙着一抹浅笑,缓缓对鸾樱说道:“莫要着急。
你且想想,这些寒门学子,大多来自遥远的外乡,他们对我这个公主,不过是听闻些许模糊的传闻,并不知晓我招贤的真正意图。
如此情形下,他们心存顾虑,不敢贸然前来,也是人之常情啊。”
鸾樱歪着头,满是狐疑的问道:“殿下的意思,莫非是让咱们就这样静静等候?”。
我点了点头道:“欲成大事者,怎能少了耐心?
如今他们手中尚有盘缠,自然还能支撑一阵。待得那盘缠用尽,食宿皆成问题之时,这些学子,纵使心中有万般高傲,也不得不低下头来。”
我本以为,还需再等个一两日,才会有人前来。
孰料,就在此时,只见一位身背箱笼的书生,迈着略显犹豫的步伐,缓缓走向前来。
他拱手作揖,带着几分试探问道:“听闻公主府正在招贤,且还会给予工钱,不知此传言是否属实?”
我微微颔首,温和地答道:“确实如此。”
书生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继而问道:“不知公主所招的是何种差事呢?”
我简洁地回应道:“教书先生。”
“啊?”
书生听闻,不禁轻呼一声,面露诧异之色。
我见状,疑惑问道:“先生可是有什么不便之处?但说无妨。”
“不是,不是……”
书生赶忙摆手,面露尴尬之色:“外界传言公主殿下您……您是在招……”
我追问道:“招什么?”
书生红着脸,声音低得如同蚊蚋:“面首。”
我忍不住轻笑出声:“哈哈……你这是从何处听来如此荒诞不经的谣言?”
书生低着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在下是在客栈之中,听旁人说起的。”
接着,我饶有兴致地问道:“都与我说说,他们具体是如何说的?”
书生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他们说,公主殿下您明面上打着招贤纳士的旗号,实则是为自己寻觅面首。
毕竟,一个女子已然及笄,却迟迟不嫁,反而大张旗鼓地招贤纳士,难免让人觉得殿下您定是有所图谋。”
鸾樱听闻,气得柳眉倒竖,在一旁直跺脚,怒声道:“殿下,这些所谓的读书人,整日不思进取,不将心思放在读书上。
反倒学起那些市井三姑六婆,在背后嚼舌根子,实在可恶!”
那书生听闻鸾樱之言,瞪大了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结结巴巴地问道:“您……您就是公主殿下?”
我微微一笑:“正是。想必你刚到这京都不久,还不知本宫新近建立的女子学堂吧?”
“女子学堂?”
书生一脸茫然,显然从未听闻过此事。
“没错。男子能读书识字,为何女子就不能呢?
不过,本宫倒是好奇,传言说我并非真心招贤纳士,而你为何又会寻到我公主府来呢?”
书生赶忙躬身行礼,恭敬地说道:“回殿下,实不相瞒,在下已然走投无路。
在这京都之中,实在找不到能做的营生,身上的盘缠,也仅够买一个馒头了。虽然传言那般说,但在下觉得,殿下绝非那般之人。”
我好奇的看着他问道:“为何你会这般认为?”
书生抬起头思量片刻之后说道:“传言大禹第一才子、第一武将以及武林第一盟主,皆伴在公主殿下身侧。
像在下这等容貌与学识,又怎能与他们相提并论?
所以,在在下看来,所谓殿下欲养面首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再者,早就听闻当今陛下,是在公主殿下一力扶持之下,才得以登上皇位。
因此,在下便大胆猜想……”
我微微点头:“但说无妨,本宫恕你无罪。”
“诺。于是在下便猜想,殿下您定是为陛下寻觅贤才,以辅佐陛下治理天下。”
我满意的点点头笑道:“你倒是聪慧,有一双能洞察人心的慧眼,也不乏自己的思考。鸾樱,带这位公子先去稷下学宫见见蓝大人。
若是他的学识不错,便留在稷下学宫任教吧。”
“什么?见蓝大人?真的吗?”
书生听闻,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我看着他,忍不住笑了笑,说道:“你如此激动作甚?”
“能得见蓝大人一面,那可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之事啊!
若是能得到蓝大人的指点,那更是此生无憾了!”
说罢,这书生竟突然双膝跪地,对着我连连磕头。
我赶忙说道:“快快起来,为何行此大礼!”
书生眼中满是感激的泪:“在下……在下实在是感激公主殿下!
殿下不仅给了在下一份安身立命的工作,还让在下有机会见到蓝大人。
殿下对在下而言,就是再生父母啊!”
我微笑着问道:“你言重了!你叫什么名字?”
这寒门学子赶忙抹了抹眼角激动的泪水,说道:“在下实在失礼了。在下来自荆州瑁县,姓郑,名羽,字子瑜。”
“那本宫便唤你郑羽。你且先随我的侍女去稷下学宫见蓝大人吧。”
郑羽恭敬地对我又行一礼:“谢殿下。”。
鸾樱捂着嘴,轻笑道:“傻小子,跟我走吧!”
郑羽赶忙向鸾樱鞠了一躬,说道:“好的,有劳这位姐姐带路了。”
鸾樱佯装生气地说道:“什么姐姐!我看你年龄比我还大,居然叫我姐姐?!”
郑羽赶忙解释道:“在下实在不知该如何称呼娘子,叫妹妹怕是有些冒昧浪荡。”
鸾樱白了他一眼:“所以你就直接叫姐姐了?”
郑羽一脸歉意地问道:“是在下的错,敢问娘子芳名?”
鸾樱扬了扬下巴:“你且记好了,我叫鸾樱!”
郑羽对着鸾樱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那就劳烦鸾樱娘子了。”
第二日、第三日,陆陆续续有寒门学子前来报名。
他们大多皆是走投无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而来。
然而,在这些人中,能像郑羽这般机敏聪慧的,却寥寥无几。
蓝相夷传来的消息是,郑羽学识颇为不错,一点就通,举一反三更是不在话下,因此便将他留在了稷下学宫。
而其他几位学子,虽在学识上稍逊郑羽一筹,但也有可取之处,同样可以纳入麾下,在学宫之中教授一些简单的入门书籍。
许是这几位学子将公主府招贤乃是正经之事,如春风般传播开来。
此后,陆陆续续前来的学子越来越多。
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皆被留在了稷下学宫;而稍差一些的,我也为他们悉心准备了住所。
其中有一位学子,心怀感激,向我提议道:“我等承蒙殿下收留之恩,心中感激不尽。
只是殿下如此白白养着我等,我等实在过意不去。
我等商议之后,觉得若可行,殿下何不将我等安排到别的学堂去做先生呢?”
他之所言,确实在理。能来到京都参加省试的,皆是举国之中的佼佼者,并且后续基本都是会派遣官职的。
于是,我便向他问道:“若你们都去教书了,可还有时间复习,准备参加省试?”
此人恭敬地答道:“能以教书为业,对我们而言,已是莫大的幸事。白日里教学,夜晚我们自可温习功课,二者并不耽误。”
既然他们有此心意,那我便着手安排一番。让他们为普通百姓授业解惑,也算是一份差事。
我于是问道:“鸾樱、鸾凌,我在京中可供改办学堂的私宅,有几处?”
鸾樱答道:“回殿下,城西有两处,城东一处,城北两处,城南三处。”
我点了点头,便吩咐:“好,你们将这八处私宅,皆改办学堂。
而后张贴告示,告知众人,这八所学堂,将免费为京中百姓授业。
就让那些未能进入稷下学宫的学子,前往那边任教吧。”
“诺,殿下。奴婢立即去办。”
随着学堂的相继建立,之前那些在背后嚼舌根的学子们,皆闭上了嘴。
有的人甚至对自己当初的言论懊悔不已,不少学子更是专程登门,向我诚恳道歉。
对于这些知错能改的学子,我向来宽宏大量。
原本,其中有许多人瞧不上女子,然而,在见识了钱沫沫的惊人才学之后,皆是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一时间,京中传言四起,皆道若钱沫沫参加科考,那前三甲之中,必有她的一席之地。
有人欢喜,自然就有人愁。
有的人忧愁的是,随着女子学堂的兴起,竞争对手增多;而有的人,竟变本加厉地造谣稷下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