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膏坊的生意那叫一个红火,火得都烫手了。
红星大队这下可算是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队里账上终于有了不少活钱,那钱数起来哗哗响。
李队长开会的时候,腰杆挺得笔直笔直的,直接就放话了:“一月份就给大伙分红!”
社员们一听这话,那干劲一下子就被点燃了,开荒的时候喊的号子震天响。
山上的草药都快被采光了,李队长干脆让大家把能活的药根子都种到新开的荒地里,再撒上种子,好循环利用。
不过沈君兰看得可比大家都远。
她心里清楚,就一个药膏坊,再加上几样小副业,根本撑不起红星大队真正的未来。
要想让这片土地上的人彻底挺直腰杆,关键还得在土地里做文章。
她盯上了后山河边的那片沙壤地。
种别的庄稼,收成可能不咋地,可要是种西瓜,那地方简直就是风水宝地。
还有河滩地,种高产水稻、油菜、水果萝卜……这些可都是潜在的赚钱门道啊。
但这些想法,光靠“粪大水勤,不用问人”的老经验,根本就行不通。
这天夜里,沈君兰去敲李队长的门。
她没急着说种地的事儿,而是先提了个人事安排。
“队长,兴业和他爹的身体都养好了。你看啊,咱队里一年到头都很难吃上几回肉,要不搞个科学养猪试点?”
“就在现有的猪圈旁边再搭个猪圈,让他们爷俩负责。张博文父子都是有文化的人,这活儿他们干挺合适。”
“等猪养大出栏了,七成上交给队里,三成归他们自己,这样大伙也能分点好处,这可是个长久的营生。”
李队长一听,眼睛立马就亮了。
这确实是件大好事啊!
“行!这事我觉得行!明天我就在队委会上提,肯定能通过!”
沈君兰点点头,接着话锋很自然地一转。
“队长,你说药膏坊为啥能成功?就是因为讲究。选料、炮制、火候,一点都不能出错。”
“种地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得讲科学。”
李队长挠挠头,一脸疑惑地问:“科学种地?咱们祖祖辈辈不都是那么种的吗?”
“不一样的。”沈君兰摇摇头,“我弄来的新种子,是‘杂交’过的,产量能翻一倍呢!就说种西瓜吧,育苗、施肥、防虫,这里面全是讲究。要是都弄好了,西瓜又大又甜,还能早上市,那价钱……”
李队长听着听着,心里就热乎起来了,可马上又犯愁了:“道理是这个道理,可队里谁懂这些啊?总不能让你一个大夫天天到地里指导吧?”
沈君兰嘴角微微一勾,声音压得很低。
“队长,你忘了牛棚里那几位?”
李队长的脸色一下子就变了:“他们?那可是……”
“队长。”沈君兰语气很平静,但透着一股让人没法拒绝的力量,“他们是下来改造的,又不是下来等死的。改造也得为社会主义建设出份力呀。”
“他们有文化,懂科学,让他们把本事用在正道上,教大伙怎么种田增产,这也算是将功补过了。”
“总比天天扫厕所强吧?要是真干出成绩了,功劳簿上记的可就是咱们红星大队的名字!”
李队长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眉头紧紧皱着。
沈君兰这话,句句在理。
可这步子跨得确实有点大。
“这事……得慎重考虑。”他一边琢磨一边说,“你先去摸摸底,看看他们是真有本事,还是只会纸上谈兵。要是行,咱们再开大会商量!”
“好。”
接下来这几天,沈君兰借着送药看病的由头,经常往牛棚跑。
她也不问别的,就跟他们聊天气、聊土壤,还有庄稼的病虫害这些事儿。
那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刚开始还满心戒备,可一聊到自己擅长的专业领域,那原本浑浊的眼睛里,渐渐有了光亮。
沈君兰这下心里有底了。
她连夜整理出几份材料,像什么《红星大队沙壤地西瓜高产种植要点》、《河滩地水稻\/油菜轮作高产建议》。
这些材料凭借着她前世的记忆和空间灵泉的底气写出来的,思路特别清晰,方法也很具体,远远超出了这个时代大家的认知。
李队长翻看着这几页纸,好多术语他都看不懂,但是能明显感觉到特别专业、特别靠谱。
他猛地一拍大腿!
“干!月底正好要育稻秧,就拿这个试试!开大会!”
在全体社员大会上,李队长和沈君兰刚把“科学种地”的计划一公布,底下立马就炸锅了!
“啥玩意儿?种了一辈子地,还要人教?”
“让牛棚里那些戴眼镜的来教咱们?可别把好好的地给弄糟了!”
一个老农梗着脖子大声喊道:“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粪大水勤,难道还能有错?”
“种西瓜?那可是金贵的东西,万一结不出瓜,咱们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去啊!”
质疑声、反对声,差点没把房顶给掀翻。
李队长早就料到会这样,他猛地抓起药膏坊的账本,“啪”的一声,狠狠拍在桌子上!
整个会场瞬间安静得连根针掉地上都能听见!
“吵吵啥呢?!”他扯着嗓子大声吼道,“当初搞药膏坊的时候,你们哪个相信了?哪个不是等着看笑话?!”
“现在呢?!”
“这八千多块钱!难道是假的吗?!”
他指着那个喊得最凶的老农说:“老牛叔!你种地确实是把好手,我服!可你种一辈子地,能给队里挣来八千块吗?!能让大伙顿顿都吃上白面馍吗?!”
老牛叔的脸一下子涨得跟猪肝似的,嘴巴张了张,一个字都憋不出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紧紧盯着那厚厚的一沓钞票,眼神特别复杂。
李队长赶紧趁热打铁:“请牛棚的同志出来教技术,就是想带着大伙挣更多的钱!光靠蛮干可不行,得动脑子!得讲科学!”
这时候,沈君兰站了起来。
她的声音清亮又平和,清楚地传到了每个人的耳朵里。
“乡亲们,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
“这样吧,咱们立个字据。”
“把后山那二十亩沙壤地划出来,做西瓜试验田。就按照新的方法种,让几位老师指导,我亲自盯着。”
她环顾全场,目光平静又坚定。
“从下种到收瓜,就九十天。”
“九十天以后,咱们看成果说话。”
“要是西瓜又大又甜,卖了个好价钱,大家就信这个法子!要是失败了……”
她停顿了一下,一字一顿,特别有力地说。
“所有的损失,都算我的!”
这话一出口,全场都轰动了。
九十天,看成果,损失沈大夫一个人承担?
这……
原本还强烈反对的社员们,一下子都没了声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行!就九十天!”
“对!咱们就看成果!”
“沈大夫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咱要是再不信,那就太不地道了!”
年轻人们最先喊了起来。
李队长看到这情况,大手一挥,一锤定音!
“好!就这么定了!成立科学种田小组!沈大夫当组长!牛棚那几位……同志,当技术员!散会!”
红星大队的科学种田计划,就在这种大家将信将疑的复杂气氛中,磕磕绊绊地启动了。
沈君兰第一时间就把那几位“戴眼镜”的先生请到了地头。
有农学院的刘教授,土壤学的张研究员,还有几位懂农业技术的下放干部。
“几位老师,”沈君兰态度特别谦逊,把自己写的那几页纸递了过去,“这是我整理的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关于深耕、选种、施肥……具体该怎么干,还得靠各位老师的真本事。”
几位老先生接过纸,一开始还带着审视的眼神。
可越看,他们的手就抖得越厉害,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刘教授猛地抬起头,眼睛直直盯着沈君兰,浑浊的眼睛里全是震惊和不敢相信。
“这……这上面的播种密度和分层施肥法……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这,这分明是他们实验室里还在研究论证的最新课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