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照破境:万法归流,光映八荒
第一章:筑基圆满,瓶颈如障
清玄峰顶的月华,总比别处更浓些。
楚根盘膝坐在观星台中央,周身萦绕的灵力已如实质,在体表凝结成一层淡淡的莹光。这是筑基圆满的征兆——当法力充盈到极致,便会自然外溢,如同装满的水漫过堤岸。
“还差最后一丝……”他双目微阖,识海中,智慧之门缓缓转动,将半年来与胡九儿探讨的“魂血同修”之法、蜀山典籍中的“性命双修”要诀,以及从无数次实战中凝练的感悟,尽数熔于一炉。
丹田内,那枚由法力凝结的“筑基丹”已璀璨如琉璃,丹体上流转的纹路愈发细密,仿佛有无数星辰在其中生灭。这是他以“水行灵力”为基,融合火行的炽烈、木行的生机、金行的锋锐、土行的厚重而成的“五行筑基丹”,比寻常修士的单色筑基丹不知强韧多少倍。
但此刻,这枚丹丸却像被一层无形的薄膜包裹,任凭楚根如何催动法力冲击,都纹丝不动。
“是了,筑基圆满晋旋照,从来不是法力的简单叠加。”楚根心中明悟。典籍记载,旋照境的核心是“法光外显”——让自身修为突破肉身束缚,化作能照亮周遭的“旋照神光”,这需要的不仅是法力强度,更需对“道”的领悟达到“通透”之境。
他想起胡九儿曾说的“妖族化形时的‘灵光劫’”:“那光不是照别人,是照自己的——把心里藏着的、没想通的,都照得明明白白,才能破茧成蝶。”
“照自己……”楚根喃喃道,神识沉入心底。
他看到了初入蜀山时的青涩,看到了为守护同门而战的决绝,看到了与胡九儿从试探到信任的点滴,看到了研究妖修之道时的豁然……这些碎片般的记忆,此刻竟化作一条条丝线,缠绕向丹田中的筑基丹。
“原来如此。”楚根睁开眼,眸中闪过明悟,“旋照之光,照的是过往因果,通的是心境壁垒。若心有滞涩,纵有滔天法力,也难破此境。”
他缓缓抬手,不再刻意冲击瓶颈,而是任由思绪流淌。那些曾让他困惑的“人妖之别”“御兽之辩”,此刻都有了答案——
所谓“御”,从来不是征服,而是理解后的共生;
所谓“道”,也并非只有人类一条路,万物演化,皆是道途;
所谓“强大”,不只是法力的碾压,更是心境的圆融。
当最后一丝困惑在心底消散,丹田内的五行筑基丹突然轻轻一颤,那层无形的薄膜,应声而碎!
第二章:丹碎光生,照彻灵台
“嗡——”
一声仿佛来自神魂深处的轻鸣,楚根丹田内的五行筑基丹骤然崩解。但这并非溃散,而是化作亿万光点,如星雨般喷涌而出,顺着经脉流转向四肢百骸。
所过之处,经脉仿佛被拓宽了数倍,原本需要刻意引导的法力,此刻竟如江河奔涌,再无滞涩。更奇妙的是,这些光点在流经识海时,竟与智慧之门产生共鸣,门扉上镌刻的古老符文一一亮起,散发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璀璨的光芒。
“这是……筑基丹碎,旋照光生!”观星台外,恰好路过的清玄长老猛地驻足,捋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好小子,竟能让筑基丹自行崩解化光,这等天赋,怕是蜀山百年难遇!”
光点最终汇聚于楚根的眉心紫府,那里是神魂栖居之地。当最后一粒光点融入紫府,楚根只觉眉心一阵温热,紧接着,一道难以言喻的光芒从他体内冲天而起!
这光,非金非木,非水非火,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净”——
赤如朝霞,是火行灵力的炽烈;
青似新竹,是木行灵力的生机;
蓝若深海,是水行灵力的浩瀚;
白同霜刃,是金行灵力的锋锐;
黄犹厚土,是土行灵力的沉稳。
五色神光交织成一道圆柱形的光柱,直上九霄,将清玄峰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山中沉睡的灵植被神光唤醒,纷纷舒展枝叶;栖息的灵鸟被光韵滋养,发出欢愉的鸣叫;甚至连地底深处的灵脉,都因这道神光而加速流转,发出沉闷的嗡鸣。
“旋照神光……竟有如此威势!”山腰处,胡九儿踩着灵剑悬浮在空中,九条狐尾在神光映照下泛着七彩光泽,她能清晰地感觉到,这光芒中没有丝毫压迫,只有一种“通透”的温暖,仿佛能洗去一切尘埃。
神光不仅向外扩散,更向内渗透。楚根的神识在光芒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滋养,原本只能覆盖清玄峰的神念,此刻竟如蛛网般蔓延开去——他“看”到了山脚下农户夜起喂牛的身影,“听”到了丹堂长老碾药的沙沙声,“感”到了百里外一条灵蛇蜕皮时的痛苦与新生。
这便是旋照境的玄妙——以自身神光为媒,与天地建立更深层的连接,自身法力不再是孤立的“池”,而是汇入天地灵力之“海”的“溪”。
“原来……旋照境的‘照亮八方’,不是为了炫耀威力,而是为了看得更清。”楚根缓缓起身,周身神光渐渐收敛,化作一层薄薄的光晕笼罩周身,如同披上了一件流光溢彩的法衣。他能感觉到,体内的法力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升华——不再是单纯的“量”的积累,而是“质”的蜕变,每一缕法力都仿佛被神光淬炼过,精纯得能映照出人影。
第三章:神光之效,妙不可言
“楚根!你成功了?”胡九儿御剑落在观星台上,鼻尖几乎要碰到楚根的脸颊,九条狐尾兴奋地摇摆着,带起一阵香风,“刚才那光好漂亮!比我族里的‘月祭神光’还好看!”
楚根抬手,指尖萦绕着一缕神光,笑道:“只是侥幸破境罢了。”他能感觉到,胡九儿的九尾在神光映照下,毛色愈发雪白,尾尖甚至多了一丝金色的毫光——显然,刚才的旋照神光不仅滋养了他自己,也惠及了身边的生灵。
“才不是侥幸!”胡九儿伸手去抓他指尖的神光,却被光层轻轻弹开,她鼓了鼓腮帮子,“我刚才在山下看到,你那光一照,李师兄卡在炼气九层的瓶颈都松动了!还有药圃里那些快枯死的‘凝灵草’,居然都抽出新芽了!”
楚根心中一动,神念再次扩散。果然,清玄峰上,不少卡在瓶颈的弟子都面露喜色,正在抓紧时间冲击境界;丹堂外的药圃里,几株本已枯萎的灵草,此刻正舒展着嫩绿的新叶。
“旋照神光,竟有滋养同道、催生灵植之效?”他略一沉吟便明白了——这神光本就是自身道途通透的体现,蕴含着“生生不息”的道韵,自然能对契合此道的生灵产生裨益。
正说着,石磊带着几位核心弟子匆匆赶来。石磊原本是筑基后期,此刻气息澎湃,竟已是筑基圆满,他快步上前,抱拳笑道:“楚师弟,恭喜晋入旋照!刚才那道神光,竟帮我冲破了困扰三年的瓶颈,这份恩情,师兄记下了!”
其他弟子也纷纷上前道贺,言语间难掩激动——楚根晋境的神光竟有如此神效,这在蜀山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楚根一一回礼,目光扫过众人,忽然发现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沾着一丝淡淡的神光余韵,修为越是精纯者,余韵越浓。他心中了然,旋照境的“照亮八方”,亦是一种“共享”——将自身道途的通透,化作照亮他人前路的微光。
“诸位师兄不必客气。”楚根朗声道,“神光之效,非我一人之功,实乃天地灵力循环之理。若有师弟师妹在修行上遇到困惑,楚根愿尽绵薄之力。”
话音刚落,周身神光再次亮起,比之前更加柔和,如细雨般洒落,笼罩了整个清玄峰。弟子们只觉一股暖流涌入体内,修行中的滞涩之处纷纷松动,不由得欢呼起来。
胡九儿凑到楚根耳边,低声道:“你这样,会被当成‘移动的聚灵阵’的。”
楚根笑着摇头:“能帮到大家,便是这神光最好的用处。”
他转头望向东方,那里,第一缕晨曦正刺破云层。旋照境的法力升华,不仅让他的实力倍增——此刻他随手一击,便可调动百里内的天地灵力,威力远超筑基期数倍;更让他明白了“大道不孤”的道理——真正的强大,从来不是独善其身,而是能以己之光照亮更多人前行的路。
第四章:初试锋芒,光镇群妖
楚根晋入旋照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蜀山乃至周边地域。有人赞叹,有人羡慕,自然也有人不服。
三日后,一群来自“黑风谷”的妖修找上门来。
黑风谷与蜀山素来不和,谷主是一头修行了千年的黑熊精,早已是旋照后期,听闻楚根以弱冠之龄晋入旋照,还引动了天地异象,便带着麾下八大妖将前来“讨教”。
“蜀山小儿,不过侥幸晋境,也敢称‘少年天骄’?”黑熊精站在蜀山山门外,身高三丈,黑熊掌拍得震天响,“今日便让你知道,旋照境可不是只有光好看!”
说着,他身后的八大妖将齐齐出手——青面獠牙的野猪妖喷出毒雾,长着翅膀的狼妖化作一道黑影扑向山门,擅长幻术的狐妖(非胡九儿同族)则布下迷阵,试图困住蜀山弟子。
“黑风老妖,休要放肆!”石磊怒喝一声,拔剑便要迎敌。
“师兄稍歇。”楚根按住他的肩膀,周身神光一闪,已出现在山门外,“既然是冲我来的,便由我领教。”
“小子狂妄!”野猪妖的毒雾已至,腥臭刺鼻,寻常旋照初期修士沾之即晕。
楚根却不闪不避,周身神光骤然亮起。那毒雾触碰到神光,竟如冰雪遇阳,瞬间消融,连一丝痕迹都没留下。
“什么?”野猪妖瞪大了眼睛,满脸难以置信。
楚根一步踏出,神光如臂使指,化作一道金色的长鞭,抽向扑来的狼妖。狼妖本以为能凭借速度占便宜,却被神光长鞭稳稳缠住,任凭它如何挣扎,都无法挣脱,反而被神光灼烧得嗷嗷直叫。
“幻术?”楚根目光扫向布下迷阵的狐妖,神光中透出一缕清辉,直接照破了迷阵。那狐妖闷哼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幻术被破,心神受创。
八大妖将,片刻间便被楚根以神光轻松制服。
黑熊精见状,怒吼一声,亲自出手。他一拳砸出,带着崩山裂石之力,拳风掀起漫天尘土,连空气都被打得发出爆鸣声。
“来得好!”楚根不退反进,双手结印,周身神光汇聚成一面巨大的光盾。这光盾并非死防,而是如水流般巧妙卸力——黑熊精的重拳砸在光盾上,力道竟被引导着绕了个圈,狠狠砸在他自己脚下的地面上,顿时裂开一道数丈深的沟壑。
“你这是什么妖法!”黑熊精又惊又怒,他能感觉到,楚根的神光看似温和,却蕴含着一种“圆融”的道理,无论他用何种刚猛之力,都会被巧妙化解。
楚根没有回答,只是双手再次挥动。这一次,神光不再是鞭,不再是盾,而是化作漫天光点,如同萤火虫般飞向黑风谷众妖。这些光点看似无害,却在接触到妖修们的瞬间,化作一道道细小的光链,将它们牢牢捆住。
更奇特的是,被光链捆住的妖修,并未感到痛苦,反而觉得体内躁动的妖气渐渐平复,甚至有几头戾气颇重的妖修,眼神都变得清明了些。
“旋照境的法力,不仅能伤人,更能‘度化’。”楚根的声音透过神光传遍四方,“黑风谷主,你修炼千年,难道还不明白,逞凶斗狠并非大道?”
黑熊精看着被捆住的手下,又看了看楚根周身那片温暖而强大的神光,眼中的暴怒渐渐被迷茫取代。他能感觉到,那神光中没有杀意,只有一种“循循善诱”的道韵。
第五章:光映万法,道途初明
最终,黑熊精带着手下灰溜溜地离开了。临走前,他深深地看了楚根一眼,那眼神中,有不甘,有敬畏,还有一丝若有所思。
“楚师弟,你这旋照神光,竟连凶性难驯的黑风谷妖修都能影响?”石磊走上前来,满脸惊叹,“我算是明白什么叫‘照亮八方’了——不仅照亮路途,还能照亮心窍啊!”
胡九儿不知何时也跟了出来,九条狐尾得意地翘着:“那是!也不看看是谁的朋友!”她凑近楚根,小声道,“不过,你刚才对那黑熊精说的话,倒有点像我族老祖宗的口吻。”
楚根笑了笑,周身的神光渐渐收敛,只在体表留下一层淡淡的光晕。他能清晰地感觉到,晋升旋照境后,自己对“法”的理解又深了一层——
法力的升华,不仅是威力的增强,更是“运用之妙”的提升。筑基期时,他的法力如同刚锻好的钢刀,锋利却单一;而旋照境的法力,却如流水,可柔可刚,可聚可散,能根据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情境,化作最适宜的形态。
这种“变化”,并非刻意为之,而是源于对天地法则的深刻理解——就像神光既能破除毒雾,又能捆缚妖修,还能温和度化,本质上都是“顺应”与“引导”的体现。
“楚根,接下来打算做什么?”胡九儿用尾巴卷住他的手腕,晃了晃,“要不要去十万大山深处看看?我听说那里有一株‘光阴树’,能映照未来呢!”
楚根望向远方的天际,神光余韵在他眼中流转。他知道,旋照境只是新的开始,前方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更玄妙的道途等待探索。但此刻,他心中没有急切,只有一种从容——
因为他明白,真正的强大,不在于境界的高低,而在于每一步都走得通透;真正的“照亮八方”,也不在于光芒有多亮,而在于这光芒能否为身边的人、为这天地,带来哪怕一丝温暖与清明。
清玄峰的朝阳彻底升起,将楚根的身影拉得很长。他周身的光晕与晨光融为一体,仿佛与天地同辉。远处,蜀山弟子们的练剑声、丹堂的药香、灵植的生长声……都在这光芒中,谱写成一曲生机盎然的乐章。
这,便是旋照境的真谛——以己之修,映万物之灵;以己之光,照大道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