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首先看向史可法与王朗:“宪之,王大人,民政方面,保宁、潼川等地,新政推行卓有成效,吏治民生皆有起色。然,弊端亦有二。”
“其一,”陆铮的手指敲了敲地图上保宁府的位置,“工坊主告急,蜀锦等物产外销受阻,江南封锁之害,已伤及我工商筋骨。
此非一府一州之事,乃我川陕整体之困。着令布政使司牵头,即刻组建‘川货外销清吏司’,专司此事。
一方面,加强与林汝元、郑广铭联络,全力拓展海上及南方非敌对区商路。
另一方面,鼓励工坊依北地、西域需求转型,生产更适销对路之物,如厚实毛毡、耐用皮具、特色药材。不能坐以待毙!”
“其二,”陆铮手指移到潼川州,“盐政增产,本是好事,然灶户艰辛,利润分配仍需优化。
着令盐课提举司,重新核定‘灶户分成例’,务必使其劳有所得,高于以往。
同时,严查边市盐税,杜绝中间盘剥,确保盐利能真正反哺产地与边军。
民生之基,在于公平。”
史可法与王朗肃然领命,迅速记录。陆铮的指示清晰具体,直指要害。
接着,陆铮目光转向孙应元及其他军将:“军事方面,延安边军之困,诸位已见。
装备陈旧,训练滞后,此非陕西一省之事,关乎我整个川陕防务之完整。”
“孙将军,”陆铮沉声道,“之前允诺调拨给延安、榆林的一批军械,需尽快到位,不得延误。
此外,从安北军、忠武军库存中,再抽调一批换装下来的合格旧甲、劲弩,优先补充北线。非常之时,需有全局之量!”
“末将遵命!”孙应元毫不犹豫。他深知边防稳固的重要性。
“讲武堂,”陆铮继续道,“即刻组建‘边军教导队’,遴选优秀教官与毕业学员,赴延安、榆林协助训练,重点传授火器应用与小队协同战术。
同时,陕西选派军官入堂学习之事,需作为要务督办,傅宗龙那边,本督亲自去信催促。
我们要的,不仅是援助,更是要将陕军逐步纳入我们的训练与指挥体系,做到如臂使指!”
这一条,直指整合陕西军事力量的核心,众人精神一振。
最后,陆铮谈及雅州等复杂地区:“川西、滇北等地,土司林立,情况特殊。一味强压不可取,放任自流更危险。
着令按察使司,选派精干、通晓地方情弊之官员,充任‘抚夷专员’,常驻关键地区。
其职责非是干涉内务,而是传达政令、调解纠纷、推广如新茶法、新医方等切实能改善其民生的技艺,并以官方边市笼络其心。
恩威并施,方是长久之道。所需钱粮、物资,由总督府专项拨付。”
一条条指令,从民生、经济到军事、民族政策,针对巡视中发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详尽且可操作的整改方案。
没有空话套话,只有务实的策略与明确的责任。
“诸位,”陆铮总结道,声音沉稳而有力,“川陕之地,乃我等心血所系,亦是天下希望所在。
此次巡视,如同医者望闻问切,已查明病灶。接下来,便是对症下药,刮骨疗毒!
各司其职,不得懈怠。三月之后,本督要亲眼看到成效!”
“谨遵督师令!”众人齐声应诺,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带着一股破旧立新的决心。
会议散去,陆铮独自留在厅中,再次望向地图。上面的批注,如同一个个需要攻克的堡垒。
他知道,内部的整合与改革,其艰难程度不亚于对外作战。
但唯有将自身锤炼得坚如磐石,方能应对未来的一切惊涛骇浪。
初夏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入,映在他坚定而沉毅的脸上,前方的道路,在这一次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正变得愈发清晰。
……
龙安府的夏日,比汉中更为闷热。巨大的水轮带动着锻锤,发出沉闷的轰鸣,匠坊内炉火熊熊,热浪灼人。
陆铮兑现了他巡视时的承诺,将大量资源向龙安倾斜,但随之而来的是更紧迫的压力和更复杂的问题。
匠作大使陪着陆铮,穿行在嘈杂的工棚间。在新组建的“燧发铳专造坊”内,几名从格物学堂调来的年轻学员,正与一群经验丰富的老匠人激烈争论。
桌上摊开着绘有复杂机括的图纸,地上散落着试制失败的零件。
“李老,您看这击砧的角度,按图纸需再调整两分,否则燧石发力不正,极易哑火!”一个年轻学员指着图纸,语气急切。
被称为李老的老匠人眉头紧锁,布满老茧的手指捏着一个零件:“小子,你说得轻巧!
这角度一变,整个卡槽都要重做,费工费料!依俺看,不如加厚燧石夹片更实在!”
“可那样会增加重量,影响士兵操射速度……”另一名学员插嘴。
陆铮没有打扰,默默旁观。他知道,这是新旧观念、理论与经验的碰撞,是军工革新必然经历的阵痛。
他注意到旁边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匠人,正独自在角落用一套自制的卡尺仔细测量着每一个零件的尺寸,并在一个本子上记录。
“那人是谁?”陆铮问匠作大使。
“回督师,他叫赵三铁,是个闷葫芦,但手艺极精,做事一丝不苟。他不太合群,就爱自己琢磨。”
陆铮走过去,拿起赵三铁记录的本子看了看,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不同批次零件的尺寸误差、使用材料以及组装后的测试结果。虽然字迹歪斜,但数据详实。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陆铮温和地问道。
赵三铁没想到督师会直接问他,有些紧张地搓着手,结结巴巴地说:“回…回督师…小的觉得,光…光吵没用。
得…得定下规矩。啥样的料,出啥样的尺寸,差一丝都不行。
装好了,也得按一样的法子试,十次里哑火超过一次,就得…就得拆了重查,是料的问题,还是工的问题,得弄清楚……”
他的话简单,却直指核心——标准化与质量管控。陆铮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陆铮转身对争执的众人和匠作大使说道:“都听到了吗?从今日起,成立‘质测所’,由赵三铁负责,独立于各作坊之外。
所有军工部件,需按新制定的《龙安军工则例》生产,由质测所统一查验。不合格者,一律退回,工匠扣罚工钱,管事连带受罚!
同样,整铳组装测试,亦需遵循定规,记录在案。”
此举等于赋予了赵三铁极大的权力,也打破了以往老师傅凭感觉、小学徒摸不着头脑的旧有生产模式。
李老等老师傅面色微变,但督师令下,无人敢违。陆铮知道这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和权威,但军工质量关乎将士性命,容不得半点马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