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街坊被吵起来,打着哈欠出来看热闹。
有几个热心肠的帮忙劝。
还有几个生气被吵醒的,明面上劝,话里话外都是赶陈大壮陈大强等人赶紧滚蛋。
吴招弟和李桂香想和陈小满动手。
知道陈小满厉害,但她就一个人。
她们这边是两个呢。
陈大壮和陈大强见街坊都来了,知道讨不到便宜,就拽吴招弟和李桂香赶紧走。
吴招弟和李桂香不肯,直到看见陈小满真的拎了一把菜刀来,刀刃在早晨的阳光下明晃晃的,这才被吓走。
陈小满看着四个人的背影,就这么走了?
门都没有。
以为她好欺负,有事没事就堵着她家门,颐指气使一顿,她才不受这个窝囊气。
陈小满洗漱了,今天是下午班,上午没啥事,直奔陈大壮和陈大强工作的肉联厂。
当年,陈大壮和陈大强念书不行,那时父母还在,打算让兄弟俩早点进厂上班,那时候在厂里上班可是铁饭碗,可惜兄弟俩太菜,去了好多招工的厂子,都没考上。
后来实在没了办法,父母只好想办法走后门了。
但没钱。
就着急忙慌的把陈小满嫁了,得了不少彩礼钱,全都用来给陈大壮和陈大强走后门了,总算把两人塞进了肉联厂。
也可以说,是父母为了兄弟俩的工作,把陈小满卖了。
这么多年,陈大壮和陈大强从来没有感激过陈小满,反而还觉得她这样做,是应该的。
上辈子,只要这两家人一找来,陈小满总是觉得他们是自己亲哥哥亲嫂嫂,有啥要求,她都答应,越想越觉得自己上辈子蠢的没边。
到了肉联厂门口,和去唐多福工作的厂子一样,闹了个人尽皆知,肉联厂的领导也来了。
虽说都是职工的家务事,但陈小满都闹到厂里来了,还这么多人围观,厂领导决定严肃处理。
当年陈大壮和陈大强虽然是走后门进来的,严重违反厂里规定,但念在两人这么多年一直在厂里工作,没有开除他们,而是调到了后勤,专门负责打扫卫生,比如厂区路上有落叶了,厕所堵了,都归陈大壮和陈大强负责。
工资待遇也降到了最低。
陈大强的媳妇李桂香在食堂打杂,是陈大强找了厨房的人帮忙,不然都没资格进来。
有不少工人反映,李桂香在开饭前,总是把菜里的肉挑出一部分来,专门给陈大强留着,大家意见都很大。
厂领导最痛恨这种监守自盗的行为,直接把李桂香给开除了。
早上来闹事的四个人,只有陈大壮媳妇吴招弟没有被处罚,因为吴招弟本来就是个无业游民,家庭主妇。
这下好了,陈大壮和陈大强工资降到了最低。
李桂香没了工作,她没念过几天书,也没本事,想再找别的工作,但陈小满帮她宣传了一下她被肉联厂开除的事情,根本没有正经单位肯要她。
吴招弟本来就指着陈大壮的工资过日子,现在生活水平一落千丈。
把吴招弟和李桂香气的,想去找陈小满理论。
被自家男人给拦住了,“还嫌闹的不够大?再闹,陈小满非把我们工作给闹没了!”
吴招弟和李桂香咽不下这口气,“难道就这么算了?”
陈大壮和陈大强也一肚子火呢,“当然不能这么算了,反正你俩每天在家也没事,就到处走动一下,把陈小满干的这些事嚷嚷的到处是,最好让纺织厂领导也知道,看她还能不能在纺织厂干下去。”
其实陈大壮和陈大强想多了。
陈小满每年都是先进工作者,业务水平数一数二,就算离开了海市纺织厂,其他任何纺织厂都会抢着要。
而且还有一点,陈小满有两个裁缝店,啊不,现在是三个了,她又新开了一家,雇了店员,店里生意十分火爆,店员都忙不过来。
陈小满存折上的数字再次翻着跟头的往上涨,根本不在乎纺织厂这点工资,要是丢了这份工作更好,正好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裁缝店中去。
再说了,还有孟发财呢。
他的把柄在陈小满手里,就怕陈小满一个不高兴,给他抖落出去,所以听到厂里有关陈小满的风言风语,他直接给灭掉了。
陈小满平时人缘很好,工友们根本不信吴招弟和李桂香嚼的那些舌根子。
吴招弟和李桂香累没少受,但一点效果都没有。
人心是杆秤,她们越是到处嚷嚷家里这些事,大家伙越是觉得,陈谷雨唐多福坑害陈小满,娘家人偏袒陈谷雨,陈小满过的太苦了。
陈小满这样一个苦命人,被娘家这样对待,不仅没有倒下,还努力工作,努力开店,大家伙高低得捧捧场子,去陈小满的店里看看,做身衣服。
于是乎,陈小满裁缝店的生意又上了好几层楼。
没多久,钱主任因为绑架陈小满未遂,情节恶劣,加上他在厂里受贿等,被判了十年。
钱家两个侄子是帮凶,被判了两年。
唐多福和陈谷雨也被判了一年,本来唐多福被调回山沟沟里的分厂,但厂里不可能要坐过牢的人,直接把唐多福开除了。
唐金凤只能带着唐宝先回山沟沟里,一边打零工养活弟弟,一边等唐多福和陈谷雨一年后出来。
秦承特别厉害,那时候还没有精神赔偿,他愣是从民事诉讼方面,帮陈小满要来了名誉损失费,以及陈小满被钱家侄子绑架时候受到了惊吓,得上医院检查,这就是医药费,零零散散各种费用加起来,一共三百多块。
还有件事,陈小满差点笑出来。
顾时初的车子明明是她砸的,秦承不愧是第一大状,一顿官司打下来,修车费由钱主任和两个侄子承担。
这律师真没白请,陈小满请秦承到海市最好的饭店吃了一顿。
这下吴招弟和李桂香更有的说了,“陈小满是个冷血动物,连自己的亲姐姐亲姐夫,都送进去了。”
她们住在肉联厂宿舍,有个街坊的娘家和程焕焕家是一栋楼的,回娘家的时候,就把这事当笑话说给了家里人。
很快,传到了程焕焕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