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高的动作僵在半空,鱼竿尖还微微颤动着。他缓缓转过身,看清来人时,心中不由一凛。
只见沈落一袭白衣,静立在数丈之外,宛如一株临水而立的空谷幽兰。她面容清冷,目光落在老高手中的鱼竿和那没入灵池的鱼线上,黛眉微不可察地蹙起,眼神中带着几分审视,几分不解,还有一丝淡淡的不悦。
“沈…沈师姐。”老高连忙收起鱼竿,恭敬地行了一礼。面对这位实力深不可测、地位尊崇的真传弟子,他不敢有丝毫怠慢。同时心里暗暗叫苦,怎么偏偏是她?还被抓了个正着在灵池钓鱼…
沈落的目光从他脸上扫过,又瞥了一眼池边那个装着灵饵的小罐子。
“我听闻了你大比之事。”沈落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以炼气逆伐筑基,虽取巧,亦需几分急智与韧性。宗门破格擢升你,望你好生修行,莫要辜负此番机遇。”
“弟子谨记师姐教诲。”老高点头。
沈落话锋一转,目光再次落在他手中的鱼竿上:“只是我未曾料到,你所谓的修行,便是在这灵池圣地…垂钓?此乃静心悟道、汲取灵髓之所,非是那山野溪流,供人嬉戏渔乐之地。”
她的语气虽然平淡,但其中的质疑和一丝难以掩饰的“俗气”评价,已然十分明显。在她看来,这等圣地,当盘膝而坐,感悟天地道韵,方为正统。持竿垂钓,实在是…不伦不类,有辱斯文,白白浪费了这大好机缘。
老高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心中反而安定下来。他略一沉吟,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向沈落:“回师姐,于弟子而言,垂钓即是修行。”
“哦?”沈落眉梢微挑,似乎没想到他会如此回答,更带着几分反驳的意味,“此言何解?”
老高组织了一下语言,将往日钓鱼时的一些感悟,结合《乾坤垂钓诀》的要义,缓缓道来:“垂钓需静心。心不静,则鱼汛难察,时机易失。此与修行需摒除杂念,抱元守一,异曲同工。”
“垂钓需耐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空竿,方能等来鱼汛。修行之路漫漫,亦需持之以恒之心,耐得住清苦,方有望得见大道。”
“垂钓需顺势。大鱼上钩,非死拉硬拽,需知放线卸力,因势利导,方能成功。修行亦非一味勇猛精进,有时需知进退,明取舍,循天地之法,顺道韵而行。”
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波光粼粼、灵雾氤氲的池面,继续道:“至于知其不可为而钓之…弟子没有灵根,按常理,本无仙缘。既得一线机缘,便愿效仿古之钓叟,纵使希望渺茫,亦愿抛下此竿,静候那一丝可能。这灵池于弟子,便是那茫茫道海,愿以钓竿为引,寻我之道。”
老高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真诚和独特的理解。他没有直接反驳沈落,而是将自己的行为提升到了一种“道”的层面。
沈落静静地听着,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讶异和思索。她本以为会听到狡辩或托词,却没想到对方能说出这样一番似是而非、却又隐隐契合某种自然之理的话来。尤其是最后那句“知其不可为而钓之”,竟让她心中微微一动,联想到自身修行中遇到的某些关卡,似乎也需要一种类似“愿者上钩”的豁达与耐心,而非强求。
她再次看向老高手中的鱼竿,以及那根没入灵池的鱼线,眼神中的不悦稍稍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探究。
“以钓竿为引,寻你之道…”她轻声重复了一句,不置可否。
忽然,她毫无征兆地抬起纤纤玉指,对着池中老高那枚随波浮沉的鱼漂,轻轻一弹。
嗤!
一道细微至极、几乎透明的水箭凭空生成,速度快得肉眼难辨,无声无息地射向鱼漂!这一击力道控制得极妙,不足以损坏鱼漂,却足以惊散鱼儿,更带着一种试探的意味——她想看看,这个能把钓鱼说出花来的弟子,手上到底有几分真功夫,对力量的感知和控制,是否真如他所说那般精妙。
老高完全没料到这位看起来清冷出尘的师姐会突然出手试探,心中一惊,但长期钓鱼养成的本能反应更快!
(第七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