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场秋雨落下来时,山楂林已经红透了半座山。
甄珠踩着湿漉漉的青石板往院子走,竹篮里装满了刚摘的山楂果,红得像团火,把她的指尖都染成了胭脂色。雨丝斜斜地打在竹篮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混着果子的清香漫开来,像浸了蜜的凉秋。
“慢点走,别摔了。”沈眠的声音从屋檐下传来,她正站在竹篱笆边,手里拿着把竹扫帚,小心地扫着院子里的落叶。雨水打湿了她的青布衫,贴在肩上,勾勒出利落的线条,耳后的同心记在雨雾里红得像颗熟透的樱桃。
甄珠加快脚步跑进门,把竹篮放在屋檐下的石阶上,伸手抹了把脸上的雨水,笑着说:“你看这果子,比去年的还红,林萱说用它们酿的酒会更甜。”她弯腰从篮里捡了颗最圆的,用干净的帕子擦了擦,往沈眠嘴边送,“尝尝,刚摘的,还带着露水呢。”
沈眠咬了一小口,酸甜的汁水在舌尖炸开,让她忍不住眯起眼睛:“是甜。”她放下扫帚,接过竹篮往屋里走,“快进来换件干衣裳,别着凉了。”
屋里的火塘正旺,炭火烧得通红,把半边墙都映得暖暖的。沈眠从衣柜里翻出件厚些的棉布衫,递到甄珠手里:“这是林萱新做的,说秋天穿正好。”
甄珠接过衣裳,上面还带着淡淡的皂角香,衣襟处绣着朵小小的山楂花,针脚细密得像天然长出来的。她忽然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她们还挤在寨子里的老屋里,如今却有了自己的小木屋,有了暖烘烘的火塘,心里忽然涌起一阵踏实的暖。
“玄山大哥说今天要带族人去翻地,”沈眠往火塘里添了块松柴,火星噼啪地跳起来,“让我们准备些干粮,他们中午不回寨子了。”
“我这就去烙荞麦饼,”甄珠换上干衣裳,往厨房走,“再煮些山楂水,装在陶罐里让他们带着,解渴。”
***厨房的案板上已经放着发好的面团,是沈眠早上起来和的。甄珠挽起袖子,拿起擀面杖,把面团擀成薄薄的圆饼,动作比去年熟练多了——这一年来,她跟着林萱学了不少手艺,烙饼、酿酒、缝补,样样都能拿得出手。
沈眠坐在灶膛前添柴,火光映得她脸上的绒毛都清晰可见。她看着甄珠在案板前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这烟火气里藏着的,才是最安稳的日子。
“对了,阿水呢?”甄珠忽然想起那个总爱黏着她们的小家伙,“今天没看见他来捣乱。”
“被张爷爷叫去学认草药了,”沈眠笑着说,“玄风爷爷说他年纪虽小,却有辨药的天赋,让张爷爷多教教他,以后能当个好药师。”她顿了顿,往灶膛里添了根柴,“昨天我去看他,他正拿着启明珠给草药照明呢,说珠子的光能看出草药的好坏,像模像样的。”
甄珠擀饼的动作顿了顿,嘴角忍不住上扬。阿水这孩子,是真的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人护着的小不点,而是能帮着族里做事的小大人了。
荞麦饼的香气很快漫了满厨房。甄珠把烙好的饼摞在陶盘里,金黄的饼面上鼓着小小的气泡,像撒了把碎金子。沈眠则把煮好的山楂水装进陶罐,用红布仔细地封了口,又在罐身上系了根麻绳,方便提着。
“够他们吃的了吧?”甄珠数了数饼的数量,足有二十多张,“玄山大哥说今天有十几个族人去翻地呢。”
“肯定够,”沈眠把陶罐放进竹篮,又往里面塞了些腌梅子,“玄山饭量大,得多带几张。”
两人提着竹篮往寨子外走时,雨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空气里满是泥土和草木的清香。远处的田地里,玄山带着族人正在翻地,锄头碰撞石头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像首勤劳的歌。
“玄山大哥!”甄珠挥了挥手,声音清亮。
玄山直起身,往这边看过来,脸上露出爽朗的笑:“正好饿了!”他招呼着族人停下来,纷纷围了过来,接过甄珠递来的荞麦饼,大口吃了起来。
“甄珠姐的手艺越来越好了,”一个年轻的族人嘴里塞着饼,含糊地说,“比寨子里的李婶烙得还香!”
“那是,”林萱不知从哪里冒出来,手里还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刚摘的野枣,“我教的徒弟,能差吗?”
众人都被她逗笑了。沈眠把山楂水倒进粗瓷碗里,递给大家,看着他们吃得香甜,眼里的光像火塘里的炭,暖得人心头发烫。
***午后的阳光越来越暖,族人们又开始忙碌起来。甄珠和沈眠帮着把翻好的土地整平,准备种上冬小麦。玄山则带着几个年轻人,往地里撒着草木灰,说是能给土地增肥。
“今年的收成肯定好,”玄山看着翻好的土地,眼里满是期待,“你看这土,黑得流油,种出来的麦子肯定饱满。”
“等收了麦子,我给你们做麦饼吃,”甄珠笑着说,“放些山楂干进去,又甜又有嚼劲。”
“我也要学!”林萱立刻举手,眼睛弯成了月牙,“我还想学着做麦酒,像山楂酒那样,埋在地窖里,明年春天开封。”
田埂上忽然传来阿水的声音,他背着个小小的药篓,手里举着株开着蓝花的草,跑得飞快:“甄珠姐姐!沈眠姐姐!你们看我采到了什么!”
众人都停下手里的活,看着他跑过来。阿水举起那株蓝花,小脸上满是兴奋:“张爷爷说这是‘星蓝草’,能治风寒,以前只在医书上见过,没想到真让我找到了!”
张爷爷跟在后面,喘着气说:“这孩子,看见草药就跑这么快,生怕被别人抢了似的。”他看着那株星蓝草,眼里满是欣慰,“这草确实稀罕,能治风寒,还能当香料,晒干了放在屋里,蚊虫都不敢来。”
沈眠接过星蓝草,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清冽的香气钻进鼻腔,让人神清气爽:“真不错,阿水立大功了。”她从竹篮里拿起块荞麦饼,递给阿水,“快吃点东西,看你跑的。”
阿水接过饼,小口小口地吃着,眼睛却一直盯着星蓝草,像是得了什么宝贝。甄珠看着他的样子,忽然觉得,这玄殇族的希望,就像这满地的种子,正在悄悄生根发芽。
***夕阳西下时,翻地的活终于干完了。族人们扛着锄头往寨子走,歌声和笑声在田埂上回荡。甄珠和沈眠走在最后,手里提着空了的竹篮,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像两道依偎的藤蔓。
“今晚能睡个好觉了,”甄珠伸了个懒腰,浑身的骨头都在响,“今天累坏了。”
“我给你按按肩,”沈眠伸手,轻轻捏着她的肩膀,力道刚刚好,“玄山说经常干活要多揉揉,不然容易落毛病。”
甄珠靠在她怀里,能清晰地闻到她身上的草木香,混着淡淡的汗味,让人觉得踏实。她想起刚穿来这个世界时的惶恐,想起夜探官驿的惊险,想起结契时的郑重,忽然觉得,所有的经历都像这秋收的果实,在时光里慢慢沉淀,酿出了最醇厚的甜。
回到小木屋时,天已经擦黑了。沈眠点亮了油灯,昏黄的光立刻填满了屋子。火塘里的炭火重新燃了起来,暖得人不想动弹。甄珠坐在火塘边,看着沈眠给自己倒水,忽然觉得,这灯火可亲的日子,就是她穿越万里时空,最终找到的归宿。
“明天去摘些星蓝草吧,”沈眠把水递给她,“晒干了放在衣柜里,能防虫。”
“好啊,”甄珠点头,忽然想起什么,“还要去看看咱们种的那棵山楂苗,今天下雨,不知道有没有被淋坏。”
“放心吧,”沈眠坐在她身边,往火塘里添了块柴,“早上我已经用竹片搭了个小棚子,淋不着。”
火塘里的炭火烧得正旺,映着两人交握的手,银镯子的光在昏黄的灯光里闪着,像两颗依偎的星。窗外的月光透过竹篱笆照进来,落在地上,像铺了层银霜。
秋实已经满仓,灯火正暖。属于她们的日子,就像这火塘里的炭,虽不炽烈,却能一直暖到心里,长长久久。
(第一百四十四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