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虽然已经是二月,但寒风卷过常山江两岸的枯草,仍旧是发出一阵簌簌的声响。
在姜家坞隐蔽休整了一整天的红军战士们,此刻早已是精神饱满。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将会迎来一场硬仗了。
张浩站在临时搭建的简易指挥所内,最后一次确认着着脑海中的地图上,敌我双方的态势情况。
老虎山在整个战局上,就仿佛是一颗深红色的钉子,嵌在了衢州通往南方前线的咽喉要道上,是必须要拔除的!
时间来到晚上九点整,在如今的这个年代,晚上九点,已经比较晚了,也没有什么夜生活,外面早就已经没什么人了。
而部队也是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一道悄无声息的洪流,向着老虎山的几个方向渗透过去。
侦察连早就已经把阵地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了。
守军隶属于14师下属的一个营,约摸五百人左右,装备有重机枪6挺,轻机枪十多挺,绝对是一块不好啃的骨头。
整个老虎山据点,实际上是一座关卡,是因为之前张浩带队奇袭了白军的仓库之后,白军为了防止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专门在此处修建的一座警戒据点。
整个据点,依托山势修建了较为完整的环形工事和三座砖木结构炮楼以及六座碉堡。
以六挺重机枪和十多挺轻机枪的封锁下,基本上能够覆盖想要突破的一些敌人。
只是,此刻据点内的守军,却警惕性并不是太强。
因为他们距离根据地的前线,还有足足小一百公里的距离呢,若是红军想要对他们发起攻击,肯定先得突破玉山县、常山县、江山县的守军才对。
但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张浩早在敌人合围完成前,便是已经带队跳出了内线,来到了包围圈外,并且,悄无声息的,来到了距离老虎山据点只有几公里远的位置潜伏下来。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当时间来到晚上九点半的这一刻。
三发红色的信号弹突然升空。
瞬间划破了寂静的夜空。
负责值守的白军,看到突然出现的红色信号弹,还有些懵圈呢,结果下一刻,一枚枚迫击炮弹便是精准的砸在了白军的阵地上。
为了这一次的作战,张浩足足携带了十二门82毫米迫击炮和超过一百发炮弹,就是为了一击致胜。
经过半年时间的训练,现如今的炮兵早就已经今非昔比了。
十二发炮弹,就跟长了眼睛一般,带着尖啸声,精准地砸向了白军的各个火力点和人员聚集之处所在的位置上。
霎时间,老虎山上火光迸溅,爆炸声更是震耳欲聋。
砖木结构的碉堡和炮楼,在剧烈的爆炸中剧烈摇晃,碎石木屑到处飞溅。
“吹冲锋号!一团,跟我上!”
就听王博大吼一声,随即亲自率部向着山顶发起了冲锋。
“滴滴答答滴滴——”
一阵激昂的冲锋号响彻山野,紧跟着,无数的黑影从潜伏的灌木丛和土坎的后方跃出,如同决堤的洪流一般,向着山上猛扑而去。
为了这一次的进攻,张浩特意将部队的部分轻机枪和带快慢机的驳壳枪下发了下去,还专门针对性的训练了三三制战术。
在此刻山上阵地之中的白军眼里,透过一闪而过的爆炸产生的火光,他们便是看到,山下漫山遍野似乎都是人,但实际上,整个进攻阵线,只有一个营的部队罢了。
就见一团的机枪手们抱着轻机枪,边冲边向敌军的火力点进行压制扫射,子弹像是不要钱一般洒向敌军阵地所在。
守军也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猛烈打击打懵了。
他们哪里见识过这样的战术?
此前他们打仗,防守就是阵地战,进攻就是一窝蜂的冲上去。
什么时候见过像红军这样的打法?
更何况,他们原本的认知之中,红军此刻应该都还在南面的大山里和主力部队苦战呢,怎么会出现在?
种种因素的结合之下,让白军根本没有充足的准备。
甚至于,白军的营长为了防止手下的士兵浪费弹药,只给每挺轻重机枪阵地配发了百十发子弹而已。
剩下的子弹,都被其放在了仓库之中。
这一下可好,战斗开始不过一分钟的时间,山上的白军阵地之中的各个轻重机枪火力点,便是直接哑火了。
负责今晚值班的那个连长都要抓狂了。
“弹药还没有送过来吗?”
听到这话,那个手下的士兵委屈的说道:“管仓库的于仓管,今晚和营长去城里找乐子了,把仓库的钥匙也带走了。”
听到这话,那个值班的连长都快疯了,一脚踹把那个说话的士兵踹倒。
“没有钥匙,你不会把门砸开吗?”
那名士兵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带着人去砸门。
而趁着这段时间敌军火力点纷纷哑火的时机,红军的尖刀部队已经突进到了敌军阵地之中。
而后续部队,也是紧随其后,向着敌军的阵地冲去。
九点半,战斗打响,九点四十,红军先头部队冲上老虎山据点内,之后开始进行肃清战斗。
该说不说,这14师作为花生米的嫡系,倒也战斗力不俗。
要是换做一般的白军,此刻已经投降了。
但这支部队,硬生生的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红军耗了将近一个小时。
当残敌被基本上扫清后,阵地夺取战算是结束了。
五百人左右的老虎山据点,最终被击毙了171人,剩下的见大势已去,这才投降了。
现在暂时没时间管这些俘虏,张浩让人把这些俘虏关在了几个空着的仓库之中,然后便是立刻带着人开始以老虎山为中心,构筑防御阵地。
因为接下来,敌军的支援部队,马上就要抵达了。
而敌军虽然收到了老虎山遇袭的消息,但因为电话线被红军剪断了,对于进攻的敌人究竟有多少,并不知道,所以并不敢贸然出动,以免出现像之前红军打击他们的军资运转仓库时那样,围点打援。
可当天色微亮的时候,他们派出的侦查人员却是传回消息。
红军在衢江支流岸边的岸边,构筑了一道严密的防线,牢牢的扼住了通往南部战场的咽喉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