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行者”深蓝色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水银,在“哭泣峡谷”扭曲的岩壁阴影间无声流动。纳米纤维潜行服完美地吸收了峡谷中微弱的光线,战术目镜的深色镜片上,不断刷新的数据流勾勒出前方地面上那几近消失、却依旧被增强感官捕捉到的能量残留轨迹——属于琥珀的、带着机油微焦气息的独特签名。
峡谷深处弥漫着高浓度辐射尘特有的甜腥味,以及某种大型机械久置后产生的、冰冷的金属锈蚀气息。风声穿过嶙峋的岩石孔洞,发出如同怨灵低泣般的呜咽,正是“哭泣峡谷”之名的由来。
追踪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痕迹导向峡谷最深处一面近乎垂直的、布满了巨大裂缝的岩壁。痕迹在此消失了。不是中断,而是像被某种东西吞噬或掩盖了。
“潜行者”停在岩壁前,深蓝色的瞳孔冷静地扫描着。岩壁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辐射苔藓,看起来与周围无异。但战术目镜的热成像模式却显示,其中一条最宽的裂缝内部,温度比周围环境低了零点几度,并且有极其微弱的空气对流现象。
一条隐藏的通道。入口被某种光学和热力学伪装技术巧妙地掩盖了。
他(她)伸出戴着超薄触感手套的手指,轻轻拂过裂缝边缘的苔藓。指尖传来极其细微的、不同于自然岩石的振动频率——是某种大型低功耗循环系统运转时产生的几乎无法察觉的共振。
无法直接潜入。入口的伪装系统很精密,强行突破必然触发警报。需要一张能在不惊动防御的情况下,分析并安全通过这类地质结构屏障的皮囊。
意识中,一张散发着沉稳、精确、带着矿石与尘土气息的棕灰色皮囊被激活——“地质学家”。
切换。在隐藏的入口前悄然进行。
融合过程,是一种从阴影的流动向大地般沉稳的转变。
* 形体的重塑: “潜行者”纤瘦柔韧的身躯微微变得更加结实、重心下沉,给人一种脚下生根般的稳定感。手臂和腿部的肌肉线条趋向适合长时间野外作业和攀爬的耐力型。
* 肌肤的覆盖: 病态的苍白被一种常年在户外奔波形成的、健康的浅棕色所取代,皮肤略显粗糙,但对温度、湿度和振动的感知变得异常敏锐。手背上可见几道细微的、愈合已久的划痕。
* 服饰的更换: 纳米潜行服褪去,换上了一套耐磨的卡其色帆布野外工作服,多口袋设计的工装裤上沾着干涸的泥点和岩石粉末。外面套着一件略显陈旧的、肘部有皮质补丁的棕褐色夹克。脚上是一双高帮防刺穿、鞋底花纹深刻的登山靴。头上戴着一顶宽檐探险帽,帽檐下压。脖子上挂着一副防风镜,腰间皮带上挂着地质锤、放大镜、指南针和一卷皮尺。背上是一个塞得满满的帆布背包,里面传出岩石样本相互碰撞的轻微声响。
* 神韵的转变: 战术目镜后的冷漠眼神被一双充满好奇与探究欲的、锐利而专注的深褐色眼睛所取代。眼神习惯于贴近地面或岩壁,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整个人的气场从“潜行者”的非人精准,转变为一种扎根于现实、信赖工具与数据的、沉稳而执着的学者气质。
“地质学家”特性“结构洞察”发动。他(她)的视野中,岩壁不再仅仅是障碍,而是化作了由不同矿物成分、结构应力线、裂隙走向和微弱能量流动构成的立体图谱。
他(她)从背包侧袋取出一个手柄刻有精密刻度、顶端是尖锐探针的金属工具,轻轻刺入裂缝边缘的岩石,通过手柄感受着岩石内部的密度变化和细微振动。同时,另一个巴掌大小、屏幕不断闪烁数据的声波探测仪被按在岩壁上,发出人耳无法听到的探测波。
几分钟后,他(她)嘴角露出一丝了然的神色。找到了!伪装系统的能量节点和物理传动结构的几个关键支撑点,都位于岩壁内部一些天然存在的、极其脆弱的岩层交界处。强行破拆会引发连锁坍塌,但如果使用巧劲……
他(她)收起工具,从背包里取出几根带有微型膨胀螺栓和精密压力传感器的锚杆,选择了几处看似随意、实则是结构关键点的位置,小心翼翼地将锚杆旋入岩缝。然后,他(她)退后几步,拿出一个带有摇柄的便携式拉力器,将几根细钢缆连接在锚杆上。
调整呼吸,开始极其缓慢、均匀地摇动拉力器。钢缆逐渐绷紧,施加的压力通过传感器精确反馈。他(她)紧盯着岩壁,倾听着岩石内部发出的、几乎不可闻的细微摩擦和应力变化声。
“嘎吱……咯……”
一声轻微到极致的、仿佛冰面裂开的脆响。岩壁上那条裂缝的伪装光影,极其短暂地闪烁、扭曲了一下,露出了后面一道仅容一人侧身通过的、向下的黑暗缝隙!入口的平衡被短暂打破了!
就是现在!
他(她)迅速松开拉力器,身形如电,侧身闪入那道缝隙!就在他(她)进入的瞬间,身后的光影再次稳定,裂缝恢复了原状,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通道内部一片漆黑,空气冰冷,带着浓重的机油、灰尘和一种类似大型服务器机房的闷热感。脚下是向下的金属阶梯。
“地质学家”从夹克口袋里摸出一个强光手电,拧亮。光柱划破黑暗,照亮了锈蚀的阶梯和布满管道的墙壁。这里显然是一处废弃已久、但部分基础设施仍在低功耗运行的地下设施。
他(她)放轻脚步,谨慎向下。走了约莫五分钟,阶梯尽头是一扇虚掩着的、厚重的防爆金属门,门上有明显的暴力撬损痕迹——是不久前留下的!琥珀进去过!
他(她)侧身从门缝滑入。门后是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像是一个废弃的地下指挥中心或实验室。各种控制台和仪器蒙着厚厚的灰尘,但房间中央的一个大型控制台屏幕却诡异地亮着微光,上面滚动着无法识别的代码流。
而在控制台前的地面上,散落着几张纸质笔记和几个空的能量棒包装袋。显然有人在此短暂停留过。
他(她)快步上前,拾起笔记。纸张粗糙,上面的字迹潦草、急促,用的是某种加密文字和简笔示意图的混合体。但“地质学家”的知识储备和分析能力,让他(她)勉强能解读出部分信息:
* 一张示意图画着一个被无数锁链缠绕的暗红色能量核心(“普罗米修斯之种”),旁边标注着“意识牢笼”、“反向寄生”等词。
* 另一张潦草写着:“钥匙已确认,‘观察者’位格不全,计划有变……需‘溯源者’介入……‘摇篮’遗址……”
* 最后一张似乎是最新留下的,只有一行字和一个坐标:“他们来了。锈蚀骑士团。小心。” 坐标指向大陆更北方的一片永久冻土区。
锈蚀骑士团?一个新的势力?琥珀留下的警告?
就在这时,他(她)耳朵微微一动,捕捉到通道上方传来极其轻微、但绝不属于自然环境的金属摩擦声!有人来了!而且不止一个!动作训练有素!
被发现了!一定是刚才打开入口时,触发了某种隐蔽的警报!
“地质学家”的皮囊擅长分析与探索,但绝不利于战斗或高速撤离!必须立刻切换!
意识瞬间沉入深渊,一张散发着隐秘、迅疾、带着夜行生物般灵动气息的暗紫色皮囊被点亮——“夜行者”!
切换!在脚步声自上而下迅速逼近的危急关头!
融合过程迅如闪电,是从学者的沉稳向猎手的敏锐的极致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