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天监年间的建康城,朱雀航的酒旗刚被晨风吹得晃了晃,尚书省的小吏就抱着一摞奏疏一路小跑,裤脚带起的尘土差点迷了门口石狮子的眼——倒不是这奏疏有多急,实在是写奏疏的人太敢说,散骑常侍贺琛这封陈事疏,字里行间都像裹了层砂纸,读着能磨得人牙酸。

贺琛这人,向来是出了名的“直肠子”,连上朝时见梁武帝戴的通天冠歪了半寸,都能当场上前扶正,更别说眼见着天下户口一天天减得跟秋收后地里的麦穗似的,各地牧守一个个肥得流油,他哪还坐得住?于是挑灯夜战,把想说的话都揉进了奏疏里,一共四条:户口减落是地方官不作为,官员贪残是因为风俗太奢靡,朝堂上递奏折的都在比着谁会说漂亮话,最后建议陛下少折腾、省点钱,好让百姓喘口气。

这奏疏递上去的那天,梁武帝刚在同泰寺上完早课,回宫正对着御案上的素斋叹气——不是嫌菜不好吃,是觉得这玉质的餐盘衬着青菜豆腐,总少了点“节俭”的味儿。等主书把贺琛的奏疏念完,梁武帝手里的竹筷“啪”地掉在盘子里,素粥溅了御袍一角。他这辈子最忌讳别人说他治国不行,更别说自己都快七十了,治理天下四十多年,天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穿的是洗得发白的龙袍,吃的是没半点荤腥的素斋,怎么就成了贺琛嘴里“不管事”的皇帝?

当下就传旨召主书进来,让他拿着纸笔,自己站在殿里来回踱步,唾沫星子横飞地口授敕书,那语气活像被踩了尾巴的老虎:“朕登基四十余年,夙兴夜寐,哪日不是想着百姓?你贺琛说户口减落,倒说说哪个州的牧守不行?指不出人来,就是空口白牙污蔑朝廷!”他越说越激动,还掰着手指头数自己的“节俭功绩”:“朕的御膳房,每天就两道素菜,连盐都不敢多放;后宫嫔妃穿的衣服,领口袖口磨破了都缝缝补补接着穿,你倒说说,这奢靡之风从哪来?”

主书在旁边听着记录,手都写得快酸了,心里却忍不住犯嘀咕:陛下您是穿洗旧的龙袍,可那龙袍的料子是蜀地进贡的云锦,洗十次都不会变形;御膳房是只做两道菜,可那青菜是从千里之外的吴兴驿马送来的,冬天想吃口新鲜的,得烧着炭火捂着走;后宫娘娘们的衣服是补过,可补补丁用的线是金线,比新衣服还贵呢!可这话他哪敢说,只能低着头飞快地记录,生怕漏了一个字,回头被陛下迁怒。

贺琛接到敕书的时候,正在家里跟老仆一起择菜,见上面满纸都是陛下的斥责,气得手都抖了,把手里的青菜扔在竹篮里:“陛下这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可他也没办法,梁武帝向来护短,自己又没抓住具体官员的把柄,总不能凭空诬陷人,最后只能叹口气,把奏疏收起来,往后上朝都少言寡语,只敢在心里替百姓发愁。

这边建康城里君臣闹得不痛快,襄阳城里的岳阳王萧詧,正站在城楼上看着底下操练的士兵,嘴角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萧詧这人生得一副好模样,眉眼间跟梁武帝有几分像,可性子却比谁都沉得住气。他心里一直憋着股劲儿——当年父皇立太子,放着他和弟弟们不选,偏偏选了萧纲,虽说父皇后来总觉得对不住他们,让他们轮流当东扬州刺史,赏赐也比其他皇子多,可这哪比得上太子之位?

每次去建康朝见,萧詧都能看出梁武帝老了,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刚说过的话转头就忘,朝堂上的大臣们也趁机拉帮结派,要么忙着捞钱,要么忙着争权,连淮河边上的防务都快没人管了。他心里就跟揣了个算盘似的,噼里啪啦地算着:陛下老了,太子又没什么威望,这天下早晚要乱,自己得早做打算。

于是萧詧在襄阳当刺史的时候,活脱脱变了个人。以前他还爱跟手下的人比着穿华丽的衣服,现在天天一身粗布袍,跟百姓一起下地看庄稼;以前府里的宴席得摆上几十道菜,现在最多四菜一汤,还都是自己园子里种的菜。手下的人要是贪了百姓的钱,他二话不说就重罚,连自己的远房亲戚都不例外。

有人不解,问他:“王爷,您何必这么委屈自己?”萧詧就摸着下巴上的短须笑:“襄阳这地方,左边是武当山,右边是汉江,进可攻退可守,当年父皇就是从这起兵才得了天下,这是块宝地啊!现在省点钱,多招些勇士,多结交点贤人,等将来有事,才能做成大事。”

他说到做到,不光自己节俭,还拿出府里的钱来救济灾民,百姓家里没粮食了,他让人送去米;冬天有人没衣服穿,他把自己的旧棉袍拆了,给百姓做棉衣。襄阳的读书人来投奔他,他不管对方有没有名气,都亲自出门迎接,跟人家一起讨论学问,有时候聊得晚了,还留人家在府里吃饭,端上来的虽然是粗茶淡饭,可态度却比谁都诚恳。

没几年工夫,萧詧手下就聚了几千号人,有会打仗的武将,有会出谋划策的谋士,还有不少老百姓自愿来给他当差。襄阳城也被他治理得井井有条,街上看不到流民,商铺里的货物堆得满满的,连晚上守城的士兵都比别的地方精神。有人把萧詧的事报到建康,梁武帝还挺高兴,觉得这儿子终于懂事了,赏赐了他不少东西,却没多想萧詧背后的心思——这哪里是懂事,分明是在悄悄攒力气,等着风来的时候,好乘风而起呢!

有一次,萧詧的弟弟萧誉来襄阳看他,见他府里连件像样的摆设都没有,忍不住抱怨:“哥,你这日子过得也太寒酸了,父皇赏赐的那些钱,你怎么不拿出来用?”萧詧拉着他的手,指着窗外操练的士兵说:“钱留着没用,得换成能保家卫国的人。你看这襄阳城,现在看着太平,可天下早晚要变,咱们要是不早做准备,到时候连哭的地方都没有。”萧誉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往后也学着萧詧的样子,在自己的封地攒钱招人。

建康城里的梁武帝还在为贺琛的奏疏生气,时不时就跟大臣们念叨自己有多节俭,却没注意到襄阳城里的那团“火苗”,正借着风势,一点点旺起来。而贺琛看着朝堂上越来越乱的景象,只能每天在家烧香,盼着陛下能早点醒悟,可他不知道,有些事一旦开始,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司马光说

梁武帝以节俭自矜,闻贺琛之谏而怒,非怒其言失实,实怒其触破己之虚饰也。夫节俭在实不在名,御膳虽素而驿马送菜,龙袍虽旧而质料非凡,此乃伪俭也。贺琛虽无具体之指,然所言户口减、吏治坏,皆当时之实情。帝不能察,反以敕书斥责,堵塞言路,此其后来丧乱之由也。萧詧蓄势于襄阳,非一日之谋,帝以愧疚之心宠之,而不察其异志,盖老耄而智昏矣。为政者,当闻过则喜,察微知着,不然,纵有四十年之基,亦将毁于一旦。

作者说

梁武帝的“节俭”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他把自己放在“明君”的剧本里,却忘了观众是天下百姓——百姓看的不是皇帝穿洗旧的龙袍,而是自己能不能吃饱饭;不是御膳房有没有荤腥,而是地方官会不会抢自己的粮食。贺琛的谏言,本是给这场戏敲的警钟,可梁武帝却把警钟当成了噪音,一门心思要维护自己的“人设”,这其实是一种更深的昏聩:他在意的不是治国的实效,而是自己在史书里的名声。

而萧詧的“蓄力”,则藏着一种清醒的务实。他没纠结于“太子之位该不该是我的”这种过去式,而是盯着“天下将乱”这个未来式,用节俭攒钱,用诚恳聚人,在襄阳这块小天地里,悄悄搭建自己的“安全屋”。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懂“势”——天下的势、人心的势,当朝堂上下都在务虚的时候,他选择务实,这就已经赢了第一步。有时候,历史的转折不一定藏在惊天动地的大事里,就藏在梁武帝掉在素粥里的竹筷,和萧詧府里那碗粗茶淡饭里。

本章金句

真节俭藏在百姓的粮袋里,假清醒落在皇帝的御案上。

UU文学推荐阅读:三国,我妻吕布,在线带飞!明末之木匠天子虚构三国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嘲讽成神应如妖似魔独步惊华:绝世倾城妃猎天争锋半个医士成皇帝我在影视世界和主角抢机缘时空穿越者的传奇之旅特工穿古代神秘婴儿,开局遭追杀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俺老爹是程咬金大汉帝祚红楼之开局尤氏找上门仙唐:我开局锻造斩仙葫芦公子出巡唐朝小白领大明1840亮剑:一个旅我就敢打太原从屯田开始回到大汉打天下穿越之从小族长开始争霸天下爱乱世三国志从一艘战列舰开始打造无敌舰队梁臣美景夜公子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穿越水浒的医者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明末枭雄贞观之银锤太保战国小大名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三国秘事第二部三国:败家从忽悠曹操开始唐逗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魂穿风流八皇子超凡三国之开局天下第一第一权臣之路三国秘事第三部扛上妖孽太子爷大秦:无双皇子,开局掌掴嬴政大乾:帝国独裁者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陛下快跑吧,三皇子进京了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
UU文学搜藏榜:三国之水浒点将三国:让你镇压反贼,没让你当反贼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我要改变历史!大汉女副将春秋大梦之白日做梦赝品太监流不尽的血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我的抗战不一般靖难攻略魔法朋克大唐第一衙内盛宠毒女风华人在亮剑,我的麾下猛将如云武道剑修林辰薛灵韵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我的帝国无双三国:张角师侄,我快权倾朝野了我在曹营当仓官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号外大明优秀青年日月光明:打造巅峰大明军统财神爷听明朝大佬们吹牛扯淡妙影别动队伸什么冤,全拉出去斩了开局成为诸葛亮师弟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农家子弟科举路:逆袭命运翰林郎天国拯救:骑士之途南明太子复仇录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嫡妃当宠绯色豪门:高冷总裁私宠妻海权时代红楼大贵族决死军师傻驸马汉室风云录抗战兵王之叫我魏和尚九皇霸爱:爱妃十三岁抗日之战狼从西汉开始摆烂穿越到骨傲天新明史一等战功崇祯十七年秋
UU文学最新小说: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南北战争:我与龙娘同居的日子汉末职场,小兵迎娶何太后大明洗冤录之十二奇案大唐:纨绔老六指点江山三国:开局强抢甄氏五姐妹朱棣:什么?咱家老四是全球球长魂归三国:孙绍的崛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