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南北朝那阵子,天下跟乱哄哄的戏台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你占我一座城,明天我抢你一块地,各路英雄好汉(也可能是“好战分子”)天天琢磨着怎么搞点大新闻。就在这乱糟糟的时局里,有个叫房崇吉的哥们儿,在一座叫“升城”的小地方,硬是上演了一出“蚂蚁扛大象”的戏码,看得人手心都捏着汗。
咱先交代下背景:升城这地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搁现在可能就是个县城规模,关键是它卡在北魏南下的要道上,跟块绊脚石似的,让北魏大将慕容白曜看着就闹心。慕容白曜是谁?那可是北魏有名的“拆迁大队长”,打城跟拆违建似的,以前攻个城,最多三五天就拿下,从没遇到过硬茬。可这次碰到房崇吉,他算是栽了个大跟头。
当时房崇吉守在升城,手里的牌有多烂呢?能提刀上战场的士兵,满打满算还不到七百个。七百人啥概念?搁现在也就一个加强连的兵力,要守一座周长好几里的城,简直跟用鸡蛋壳挡石头似的。慕容白曜带着大军一到,老远一看城墙上的守军,差点笑出声:“就这点人,还敢跟我叫板?三天之内,我必拿下升城,给兄弟们加鸡腿!”
结果呢?慕容白曜的“三天之约”,硬生生拖成了“两月之战”。从二月开春,一直打到四月柳絮飘,升城硬是没破。你猜房崇吉是咋守的?这哥们儿脑瓜子贼灵光,知道硬拼肯定不行,就专搞“小动作”。北魏军架云梯攻城,城上就往下扔石头、泼热油,热油一浇,北魏士兵的盔甲都能烫出窟窿,吓得没人敢往上爬;北魏军想挖地道进城,房崇吉就派人在城里挖“反地道”,两边士兵在地道里碰面,直接上演“地下拳击赛”,北魏军没少吃亏;就连北魏军煮饭的时候,房崇吉都能派小股士兵摸出去,要么把人家的粮锅掀了,要么把柴火抱走,气得慕容白曜拍着帐篷骂娘:“房崇吉这小子,咋比泥鳅还滑溜!”
最绝的是有一次,慕容白曜想搞“心理战”,派人在城下喊话:“房崇吉,你再不投降,等我们破了城,就把你家祖坟都刨了!”房崇吉也不生气,站在城墙上笑着回:“慕容将军,我家祖坟在老家,离这儿八百里地,你要是能刨着,算你本事!再说了,我城里的百姓都跟我一条心,你就算破了城,也得掉层皮!”底下的北魏士兵听了,再看看城墙上虽然人少但个个眼神坚定的守军,心里都犯了嘀咕:这升城,咋跟铜墙铁壁似的?
就这么耗着,从春寒料峭打到春暖花开,慕容白曜的大军死伤越来越多,粮草也快见底了,他心里的火跟浇了油似的,越来越旺。终于在四月的一天,北魏军靠着人海战术,硬生生把升城的城墙撕开了一个口子,大军蜂拥而入,升城还是破了。
城破之后,慕容白曜红着眼珠子就下了命令:“这破城害我损兵折将,耗了两个月,城里的百姓一个都别留,全给我活埋了!”这话一出口,手下的士兵都愣住了——活埋全城百姓,这也太狠了!可慕容白曜正在气头上,谁也不敢劝。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有个叫韩麒麟的谋士站了出来,他走到慕容白曜跟前,先鞠了个躬,然后慢悠悠地说:“将军,咱先消消气,我给您算笔账。”
慕容白曜瞪着他:“算什么账?我现在只想埋了这群刁民!”韩麒麟接着说:“将军您想啊,咱打升城,是为了占这块地,让这儿的百姓归顺北魏,以后给咱交税、当兵,对吧?要是把百姓都埋了,这城就成了空城,咱守着空城有啥用?再说了,您要是杀了全城百姓,以后其他城池的人一听您来了,肯定拼了命抵抗,到时候咱打城更难,损失更大,这不是得不偿失吗?”
他顿了顿,又说:“不如咱换个法子,不但不杀百姓,还派人慰问他们,给他们送点粮食,让他们赶紧恢复种地、做生意。这样一来,百姓会觉得北魏好,以后再打别的城,人家说不定主动开门投降,将军您也能落个‘仁将’的名声,多好啊!”
慕容白曜听着听着,心里的火慢慢消了。他琢磨了一会儿,拍了下大腿:“你说得对!我刚才是气糊涂了,差点办了件蠢事!”于是赶紧下令,取消活埋百姓的命令,改成让士兵帮百姓修补房屋,给缺粮的人家送粮食,还宣布免除升城百姓三年的赋税。
城里的百姓本来都吓得躲在家里,以为要大祸临头,结果没想到北魏军不但不杀他们,还帮他们过日子,都松了一口气。房崇吉虽然丢了城池,但看到百姓没事,心里也踏实了不少。后来这事传到北魏朝廷,皇帝还特意表扬了韩麒麟,说他“以仁化人,胜过十万雄兵”。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写这段的时候,司马光特意加了句评语:“夫兵者,凶器也;战者,危事也。非不得已,弗用也。慕容白曜恃勇而怒,欲屠城以泄愤,非仁君之将也;韩麒麟以理谏之,使百姓得全,此乃社稷之幸。房崇吉以七百之众,守孤城两月,虽败犹荣,其忠勇可嘉。”意思就是说,打仗本来就是危险事,不能凭着一时之气乱杀人;韩麒麟劝住慕容白曜,救了全城百姓,是国家的幸运;房崇吉虽然输了,但七百人防住大军两个月,这份忠诚和勇敢,值得称赞。
作者说
其实这段历史,越琢磨越有意思。房崇吉的“硬”,不是傻硬,是知道“为什么而守”——他守的不只是一座城,更是城里百姓的命,所以哪怕只有七百兵,也能咬牙扛两个月。而慕容白曜的“怒”,是典型的“赢了战役,差点输了人心”,幸亏韩麒麟及时拉了他一把。
这里面藏着个挺有意思的道理:“硬实力”能赢一时,“软人心”才能赢长久。就像现在的职场,你能力再强,要是总凭着脾气办事,不考虑同事的感受,早晚得栽跟头;反过来,要是能像韩麒麟那样,遇到事不冲动,用“讲道理”代替“耍脾气”,反而能把事办得更漂亮。
还有一点,房崇吉的“坚守”也不是死扛。他知道自己人少,就不用“正面硬刚”,而是用扔石头、挖地道、偷粮草这些“巧劲”,这叫“知己知彼,灵活应变”。放到现在,不管是做项目还是解决问题,光有“干劲”不够,还得有“巧劲”,知道怎么用最少的力气办最大的事,这才是真本事。
本章金句
“守一座城,守的是人心;打一场仗,赢的是长远——硬气易,清醒难,仁心更难。”
如果你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选择?要是你是房崇吉,面对七百兵对十万军的悬殊差距,会选择拼死坚守,还是早早就投降?要是你是韩麒麟,敢在将军气头上站出来提反对意见吗?快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