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的春天,凉州的风沙比往年更烈。马超带着借来的张鲁兵马,正围着祁山堡喊杀震天,一心想夺回老家凉州;而另一边的韩遂,则在显亲城悠哉度日,盘算着怎么趁乱捞点好处。他们都没料到,一个名叫夏侯渊的猛男即将带着曹军杀来,用教科书级别的闪电战把他们打得晕头转向,彻底搅黄了这对难兄难弟的凉州复兴梦。
祁山解围:夏侯渊的先斩后奏
马超自从被曹操打败后,就成了三国版的流浪歌手,先是投奔张鲁,后来又转投刘备,日子过得相当憋屈。建安十九年(214年),他好不容易从张鲁那里借来一支兵马,兴冲冲杀回凉州,把祁山堡围了个水泄不通。祁山守将姜叙哪见过这阵仗,吓得赶紧向驻守长安的夏侯渊告急:夏侯将军快救命!马超人多势众,再不来祁山就没了!
消息传到夏侯渊大营,将领们都犯了难:要不要等主公(曹操)的命令?擅自出兵不合规矩啊!夏侯渊却大手一挥:等主公命令传到,祁山早被攻破了!兵法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仗咱打了!这位以闻名的曹魏名将,当即点齐兵马,派张合率领五千骑兵为先锋,自己亲率大军随后跟进,昼夜兼程赶往祁山。
张合的兵那叫一个神速,一路翻山越岭,硬是把步兵都走出了骑兵的速度。等马超听说曹军援军到了,还没反应过来,张合的骑兵已经先行杀到阵前。马超的军队大多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哪见过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一触即溃。马超本人也被打得措手不及,只能带着残部狼狈逃窜,连粮草辎重都顾不上带。等夏侯渊率主力赶到时,只见战场上一片狼藉,张合正押着俘虏清点战利品,夏侯渊哈哈大笑:马超这小子,还是这么不经打!
显亲追击:韩遂的狼狈逃窜
打败马超后,夏侯渊马不停蹄转向下一个目标——韩遂。这时候韩遂正在显亲城(今甘肃秦安)驻军,听说马超被揍得鼻青脸肿,吓得连夜收拾东西准备跑路。夏侯渊率军赶到显亲时,韩遂已经溜之大吉,只留下一座空城和没来得及带走的粮草。
夏侯渊哪肯罢休,当即下令追击。曹军一路追到略阳城(今甘肃秦安东北),终于追上了韩遂的部队。将领们纷纷请战:将军,咱直接攻城吧!还有人建议:不如先打兴国的氐人,端了韩遂的盟友!夏侯渊却摇头:韩遂的主力是长离的羌人部落,这些羌人既是他的兵源,也是他的后盾,打蛇要打七寸,咱去打长离!
于是夏侯渊玩了招围魏救赵:留下少数人看守辎重,自己亲率轻装部队直扑长离(今甘肃静宁)。长离的羌人部落没料到曹军来得这么快,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营寨被烧,族人被俘虏。韩遂在略阳城听说老家被端,果然坐不住了,急忙率军回援长离,这下正好中了夏侯渊的圈套。
长离决战:夏侯渊的闪电奇袭
韩遂带着几万大军赶回长离,气势汹汹想找夏侯渊报仇。曹军将领一看对方人多势众,有点发怵,建议:将军,咱先扎营挖壕沟,再慢慢打吧!夏侯渊却眼冒精光:等他们站稳脚跟就不好打了!现在就打,趁他们累,要他们命!
说着夏侯渊亲自擂鼓助威,曹军将士见状士气大振,嗷嗷叫的冲向韩遂大军。韩遂的军队本来就人心涣散,羌人部落听说老家被端,早就没了斗志,被曹军这么一冲,顿时阵脚大乱。夏侯渊一马当先,挥舞大刀砍杀敌军,曹军将士跟着奋勇冲杀,韩遂的大军很快就溃散了。韩遂本人在亲兵掩护下拼死突围,一口气跑了几百里,才算保住小命,从此再也不敢跟夏侯渊叫板。
打败韩遂后,夏侯渊乘胜进军,围攻兴国城(今甘肃秦安西北)。兴国的氐人首领千万本来是韩遂的盟友,见夏侯渊这么能打,吓得带着部众投奔马超去了,剩下的氐人没了主心骨,只能乖乖投降。夏侯渊又转头进攻高平(今宁夏固原)和屠各部落,把那些不服管教的少数民族部落收拾得服服帖帖,整个凉州从此基本平定。
战后清点战果,夏侯渊这一仗打得简直漂亮:先是闪电驰援祁山,打败马超;再是奔袭长离,逼韩遂回援;最后以少胜多,大破韩遂主力,顺带收服氐人和羌人部落,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把兵贵神速发挥到了极致,简直就是古代版“铁人三项”冠军。曹操收到战报后,高兴得合不拢嘴,当即下旨嘉奖:夏侯渊真是我的韩信、白起啊!
司马光说
《资治通鉴》里记载这场战役时,司马光老爷子对夏侯渊评价相当高:夏侯渊临机决断,不待诏命而解祁山之围,可谓知兵。其击长离、破韩遂,皆以奇制胜,故能以少胜多。但老爷子也不忘提醒:然兵者诡道,亦需持重。夏侯渊后来死于定军山,盖因其恃勇轻进,此亦用兵之戒也。意思是夏侯渊虽然打得好,但过于依赖急袭战术也有风险,后来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就是吃了这个亏。在司马光看来,用兵既要神速,也要谨慎,二者不可偏废,这才是常胜之道。
作者说
夏侯渊破马超、韩遂这场仗,简直是三国时期的闪电战教学案例。这位被称为白地将军的曹魏名将,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冷兵器时代,速度就是力量,决断就是胜算。从祁山解围时的先斩后奏,到长离之战的围点打援,夏侯渊把兵贵神速四个字玩得明明白白,硬是用机动性弥补了兵力不足,把马超和韩遂这对凉州双雄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马超和韩遂输得一点不冤:一个刚借到兵马就急于求成,被夏侯渊的闪电驰援打懵;一个优柔寡断,被牵着鼻子走,最终老家被端、主力被歼。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打仗不光靠人多,更靠脑子活、反应快。夏侯渊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总能抓住敌人的软肋,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解决问题,从不拖泥带水。
不过话说回来,夏侯渊这种赌徒式的战术也确实惊险,每次都像在走钢丝,赢了就是神操作,输了就可能全军覆没。后来他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也跟这种过于激进的风格有关。但不管怎么说,建安十九年的这场凉州之战,绝对是夏侯渊军事生涯的巅峰之作,把曹操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用兵之道展现得淋漓尽致。这大概就是三国的魅力所在——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永远的变数,而那些在变数中果断出击的英雄,总能留下属于自己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