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冬阳暖药
小雪过后,断星崖难得放了晴。冬阳透过光秃秃的槐树枝桠,在药铺院里洒下斑驳的金斑,像谁撒了把碎金子。阿芷把药圃里收的药材都搬出来晒,当归、黄芪、枸杞……摆了满满一院子,空气里飘着浓浓的药香,混着阳光的味道,暖融融的。
小石头蹲在院里翻晒陈皮,这是他前年晒的,颜色已经变成深褐色,闻着有股醇厚的甜香。“再晒半个月,就能入药了。”他用手搓了搓陈皮,碎屑落在掌心,带着阳光的温度。
林婉儿端着木盆出来,里面是刚洗好的草药布包。“张奶奶的药该换了,”她把布包晾在绳子上,“昨天去看她,咳嗽轻多了,能喝下半碗粥了。”
“那就好,”小石头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那方子果然管用,太爷爷的法子错不了。”他望着远处的山路,小姑娘昨天捎信来说,奶奶想喝药铺的小米粥,“下午我去送些小米和新晒的陈皮,陈皮粥能理气,对她的身子好。”
小芽儿拿着根树枝,在晒药的竹匾间跑来跑去,嘴里念叨着药材的名字。这是小石头教她的,说认得药材才能懂药性,就像认得五谷才能懂日子。“这是当归,补血的;这是枸杞,能明目……”她指着竹匾里的药材,像个小大夫。
墨羽跟在她身后,时不时用爪子扒拉一下枸杞,被林婉儿瞪了一眼,赶紧缩回爪子,乖乖蹲在旁边晒太阳,尾巴摇得慢悠悠的。
李逸风从镇上回来,肩上扛着袋新米,手里还提着块腊肉。“石头,张婶家杀了年猪,给咱送了块肉,说是谢你治好了她孙子的咳嗽。”他把腊肉挂在屋檐下,油珠顺着肉皮往下滴,在地上积了个小小的油点。
“替我谢谢张婶。”小石头笑着说,“正好,把这腊肉切成丁,和小米一起煮,给张奶奶送去,补补身子。”
林婉儿已经去灶房忙活了。小米淘洗干净,放进陶罐里,加足山泉水,小火慢慢熬。她又把腊肉切成丁,等米粥熬得差不多了,再撒进去,搅一搅,香气立刻漫了出来,混着陈皮的香,勾得人直咽口水。
“真香啊。”小芽儿趴在灶门口,看着陶罐里翻滚的米粥,鼻尖都快碰到罐壁了。
“等会儿给你盛一碗,”林婉儿笑着刮了点粥汤喂她,“小心烫。”
午后的阳光更暖了。小石头提着装着米粥和陈皮的篮子,往张奶奶家走。山路被晒得软软的,踩上去很舒服。沿途的枯草上还沾着霜花,在阳光下闪着亮,像撒了把碎钻。
到了张奶奶家,小姑娘正坐在门槛上缝鞋底,见小石头来了,赶紧站起来:“石大夫!”
屋里,张奶奶靠在床头,精神好了不少,见小石头进来,想笑,却咳了两声。“让你费心了……”
“您别客气,”小石头把米粥倒进碗里,“尝尝这陈皮腊肉粥,热乎着呢。”
小姑娘赶紧端着碗喂奶奶,张奶奶喝了两口,眼里泛起泪光:“比城里馆子做的还香……”
小石头坐在床边,给张奶奶把了脉,又调整了药方:“这几味药加了些温补的,您身子虚,得慢慢补。”他从篮子里拿出林婉儿做的棉袄,“这是新做的,您穿上暖和。”
从张奶奶家出来,夕阳把山路染成了金红色。小石头提着空篮子往回走,心里踏实得很。他想起太爷爷说过,行医就像种庄稼,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对病人用心,病就会对你客气。
回到药铺时,林婉儿正在收药材,夕阳照在她身上,像镀了层金边。“回来了?”她笑着问,“粥喝着还好吗?”
“好,张奶奶说比城里馆子的还香。”小石头走过去,帮她把枸杞收进布袋里,“婉儿,有你在,真好。”
林婉儿的脸颊红了,低头把药材捆扎好,阳光落在她的发梢,亮闪闪的。院里的药香在暮色中渐渐沉淀,像日子里那些说不出的暖,悄悄浸进心底。
小石头知道,这冬阳下的药材,这陶罐里的米粥,这身边的人,都是岁月酿的药,能治世间所有的寒。而他要做的,就是守着这药铺,守着这日子,让这暖,一年年,一代代,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