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缝深处,篝火跳动,映照着林凡沉思的面容。他刚刚结束了对《龙皇经》异动和龙化状态的初步感悟,心中既有对前路的振奋,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隐忧。那血脉沸腾带来的强大力量固然令人沉醉,但其中蕴含的狂暴与霸道意念,却如影随形,让他本能地警惕。
玄诚子静坐一旁,手持一根枯枝,拨弄着篝火,火光在他清癯的脸上明明灭灭。他看似随意,目光却不时扫过林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深意。良久,他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却如暮鼓晨钟,敲在林凡心间:
“林道友,今日一战,道友神威盖世,老道叹为观止。龙血之威,果然非同凡响。”
林凡睁开眼,看向玄诚子,谦逊道:“道长过誉了,侥幸而已。若非血脉之力,今日恐难善了。”
玄诚子微微摇头,目光深邃:“道友何必过谦。力量本身,并无正邪善恶,关键在于执掌力量的人。道友之能,老道衷心佩服。只是……”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凝重,“观道友今日战斗,尤其是最后血脉沸腾之时,气势固然惊天动地,然则……杀意过盛,刚猛无俦,却少了几分圆转自如的余地。攻势如潮,却似难以收放由心。老道斗胆问一句,道友平日修行,是否过于侧重血脉之力的激发与力量的积累,而于道心锤炼、意志掌控之上,稍有……滞后?”
林凡闻言,心中猛地一震!玄诚子的话,如同利剑,直指他内心深处那丝隐约的不安!
的确,自他觉醒龙皇血脉、修炼《龙皇经》以来,一路高歌猛进,实力暴涨,对敌时往往凭借血脉优势和力量碾压,无往不利。这让他不知不觉中,对血脉之力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修炼的重心,也放在了如何更快地提升真气、激发更强的龙血之力上。对于更精微的力量掌控、更深层次的心境淬炼,虽非毫无涉及,但确实不如力量提升那般迫切和专注。
今日龙化一战,那种力量充盈、掌控一切的感觉固然美妙,但事后回想,当时心中确实涌起一股毁灭一切的暴戾冲动,若非他意志坚定,险些失控。此刻经玄诚子点破,他豁然惊觉!这绝非正道!
“道长慧眼如炬。”林凡深吸一口气,神色肃然,坦然承认,“林凡受教。近日修为精进过快,确有些过于依赖血脉天赋,于根基打磨和心境修行上,有所疏忽。还请道长不吝指教。”
见林凡虚怀若谷,玄诚子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沉吟片刻,道:“指教不敢当,老道痴长几岁,姑妄言之,道友姑妄听之。”
“修行之道,如同筑塔。血脉天赋、功法传承,如同上好的砖石木材,乃筑基之资,至关重要。但塔能筑多高,立多稳,却取决于地基的深度与牢固程度。这道基,便是修行者的心境、意志、以及对自身力量的绝对掌控力。”
“道友身负无上龙血,功法玄奇,起点之高,世间罕有。此乃天大的机缘,却也可能是最大的心障。若一味追求血脉力量的强大,而忽视了与之匹配的心境修为,便如同孩童舞动千斤巨锤,虽能伤敌,却也极易伤及自身,甚至为力量所奴役,坠入魔道。”
玄诚子语气沉缓,字字珠玑:“龙性本傲,桀骜不驯,掌控不易。道友欲行大道,必要先降伏其心。所谓‘降龙伏虎’,降的不仅是外魔,更是心魔,是自身不受控的贪、嗔、痴、慢,是那与生俱来的狂暴与傲慢。”
“如何降伏?非是压制,而是理解、引导、最终化为己用。需明心见性,认清力量之源,明了为何而战,为何而强。需在日常修行中,于细微处磨练意志,如臂使指般掌控每一分力量,而非被力量的洪流裹挟。需读万卷道典,观世事变迁,以增慧识,以阔心胸。如此,方能使力量如春雨润物,无声无息,亦可如雷霆万钧,收发由心。刚不可久,柔不能守,刚柔并济,阴阳调和,方是长久之道。”
他看向林凡,目光灼灼:“道友此刻,如同身怀巨富,却需学会如何驾驭这财富,而非被财富所累。夯实道基,明心见性,绝非缓步慢行,而是为了将来能行得更稳,走得更远,攀得更高!否则,楼起得快,塌得也快。”
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林凡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篝火噼啪作响,岩缝内一片寂静。洪天放、莫无声等人也屏息凝神,细细品味着玄诚子的话语,显然也受益匪浅。
林凡脑海中思绪飞转。玄诚子说得对,他太急于求成了。母亲的伤势、林家的威胁、海外强敌的环伺,都让他对力量有着极度的渴望,恨不得一夜之间拥有碾压一切的实力。这种心态,导致他过于追求境界和力量的提升,却忽略了最根本的“控制”与“理解”。
龙皇血脉是利器,但执利器者,若是心志不坚、掌控不力,利器反伤己身。
“我明白了。”林凡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清明与坚定,对着玄诚子深深一揖,“多谢道长点拨之恩!林凡必当时刻谨记,锤炼道心,夯实根基,不负血脉,不负大道!”
这一揖,发自肺腑。玄诚子今日之言,对他而言,价值更胜一件绝世法宝!
玄诚子抚须微笑,坦然受了一礼:“道友悟性超绝,一点即透,善莫大焉。前路漫漫,愿与道友共勉之。”
林凡直起身,感觉心境仿佛被洗涤过一般,变得更加通透澄澈。之前因龙化爆发和发现真龙之气而带来的些许浮躁与傲气,悄然沉淀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坚定的向道之心。
力量很重要,但掌控力量的心,更重要。
这次昆仑墟之行,不仅有机缘,更有明师点拨。林凡知道,他的修行之路,从此刻起,将迎来一次重要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