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与危机,往往如同双生子,相伴相生。当帝国的支援舰队还在茫茫大海上劈波斩浪时,“新金陵”这片寄托着无限希望的新土,已然迎来了立基以来最严峻的考验。
一、 新土危局,内外交困
“新金陵”营地。牛痘接种法的及时推广,如同降下甘霖,迅速遏制了天花的蔓延,营地的恐慌情绪得以平息,士气为之一振。然而,还没等施琅和郑森松一口气,新的危机接踵而至。
起初只是小规模的摩擦。一些土着部落对明军砍伐森林、建立永久营地的行为感到不安,零星袭击落单的明军士兵或采集队。施琅秉承林宸“谨慎接触,避免冲突”的指示,多以驱离和展示武力为主,并试图通过交易进行安抚。
但情况很快急转直下。数个原本就对立的土着部落,在短短数日内,仿佛达成了某种默契,开始有组织地、频繁地袭击营地的外围哨所和垦殖区。他们熟悉地形,行动迅捷,使用淬毒的吹箭和弓箭,给明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更让施琅警惕的是,他在一次击退袭击的战斗中,从一名被击毙的土着头人身上,发现了一把做工精良、绝非土着所能打造的——荷兰制式短铳!
“是红毛夷!”施琅脸色铁青,将短铳重重拍在案上,“他们在背后煽风点火,武装这些土着,想把我们赶出这里!”
郑森眉头紧锁:“将军,情况不妙。我们人手有限,既要防御营地和垦殖区,又要提防海上可能的袭击,兵力捉襟见肘。若土着在红毛夷的怂恿下持续不断骚扰,不等支援舰队到来,我们恐有被困死之忧。”
与此同时,坏消息再次从海上传来。一艘负责近海勘探的快艇带回消息,他们在北部海域发现了两艘悬挂荷兰东印度公司旗帜的巡航舰,正在测绘海岸线,行迹诡秘。
内忧外患,如同沉重的枷锁,套在了“新金陵”的脖颈上。
二、 帝都暗战,图穷匕见
“新金陵”的求援讯息,通过刚刚延伸到福建、信号仍时断时续的电报线路,跨越重洋,艰难地传回了帝都。
养心殿内,气氛凝重。永昌帝朱慈烺看着电文中“土着受红毛夷煽动,围攻甚急,舰只窥伺,盼援如渴”的字句,面色阴沉。
“红毛夷!亡我之心不死!”朱慈烺怒道,“竟敢在新大陆与我大明为敌!镇国公,支援舰队还需多久才能抵达?”
林宸肃然道:“陛下,按航程计算,至少还需一月有余。远水难解近渴。”
就在这时,首辅周延儒出列,手持一份奏疏,语气沉痛:“陛下!老臣刚刚收到福建布政使司急报,支援舰队主力‘靖海’号在船坞进行最后检修时,龙骨关键部位发现……发现裂痕!”
“什么?!”朱慈烺霍然起身。
周延儒继续道:“经查,乃因所用木材处理不当,加之工期紧迫,工匠疏忽所致。修复需耗时至少两月!陛下,此非吉兆啊!新大陆开拓,本就险阻重重,如今连舰船都出问题,岂非上天警示?老臣恳请陛下,暂缓新大陆拓殖,召回施琅所部,以免……以免重蹈前宋海外孤军覆没之覆辙!”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支援舰队主力意外受损,延期两月!这对于危在旦夕的“新金陵”而言,几乎是致命的打击!
林宸眼中寒光一闪。龙骨裂痕?工期紧迫?工匠疏忽?这借口找得何其“精准”!他几乎可以肯定,这绝非意外,而是周延儒一系,为了阻挠新大陆战略,不惜损害国器,使出的釜底抽薪的毒计!他们将政治斗争的黑手,伸向了关乎前线将士生死的后勤命脉!
三、 宸策定难,力排众议
朝堂之上,因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和周延儒的谏言,再次陷入激烈争论。保守派官员纷纷附和,大谈“天意”、“风险”,要求暂停拓殖。
永昌帝朱慈烺的脸色变幻不定。他本能地怀疑这“意外”的真实性,但周延儒给出的理由和“证据”看似无懈可击。更重要的是,支援舰队延期是事实,“新金陵”危局也是事实。巨大的风险摆在面前,让他这位年轻帝王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将目光投向林宸,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望与询问。
林宸知道,此刻已到了图穷匕见的时刻,任何退缩都将导致前功尽弃。他深吸一口气,出列奏对,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大殿:
“陛下,周阁老所言舰船受损,若为真,乃工部与船厂之过,当严查责任人,以儆效尤!然,此过,绝非天意,实乃人祸!”
他刻意加重了“人祸”二字,目光锐利地扫过周延儒,后者面色不变,眼神却微微闪烁。
“然,新大陆将士正在浴血奋战,翘首以盼王师!岂能因后方些许‘人祸’,便弃前方忠勇将士于不顾?此非仁君所为,亦非强国之道!”
林宸语气转为激昂:“陛下!舰船受损,便无他法乎?我大明水师,岂止‘靖海’一舰?臣建议:”
“第一,命福建水师立刻抽调所有可远航之快速舰只,组成先遣支援支队,携带医药物资、精锐陆战队及部分轻型火炮,不惜一切代价,全速驰援‘新金陵’!务必在半月内抵达!”
“第二,命南京龙江宝船厂、天津大沽船厂,集中所有工匠力量,日夜赶工,修复‘靖海’号,同时加速其余支援舰只的建造舾装!工期,必须缩短至一月内!”
“第三,授施琅、郑森临机专断之权,许其必要时,可对受红毛夷操控之土着部落,施行雷霆打击,以战促和,稳固防线!”
“此乃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望陛下圣裁!”
林宸的策略,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与魄力,完全跳出了周延儒设下的“暂停”陷阱,转而以更激进、更高效的方式破局。
朱慈烺看着林宸坚定无畏的眼神,听着他条理清晰、充满担当的方略,胸中的犹豫与阴霾被一扫而空。一股属于开拓之君的豪情再次充盈心间。
“准!”朱慈烺斩钉截铁,声音洪亮,“便依镇国公所言!立刻传旨福建、南京、天津,依策行事!若有怠慢、推诿、延误者,无论涉及何人,一律以贻误军机论处,严惩不贷!”
他冷冷地看了一眼周延儒:“周先生,工部与船厂之事,便由你亲自督办,给朕一个交代!”
周延儒心中一凛,知道皇帝已然起疑,只得躬身领命:“老臣……遵旨。”
四、 星火不灭,向死而生
帝国的战争机器,再次以最高效率轰鸣起来。命令通过电报迅速传向各方。
福建水师港内,警钟长鸣,一艘艘战舰升火起锚,士兵们跑步登舰,物资被快速装运。一支由快速巡航舰和运输船组成的先遣支队,不顾风浪,毅然决然地驶向浩瀚的太平洋。
南京、天津的船厂内,灯火彻夜不熄,工匠们在严厉的督造下,拼尽全力抢修、建造。
而在遥远的“新金陵”,施琅和郑森接到了皇帝的旨意和即将有援军的消息。虽然主力仍需等待,但先遣支队的到来,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传令下去!”施琅对麾下将领下令,“收缩外围,巩固核心营地。将所有‘铁马’和轻型火炮部署在关键隘口。等先遣支队一到,弹药补给充足,便是我们反击之时!要让那些红毛夷和受蛊惑的土人知道,大明龙旗所立之地,不容侵犯!”
“新金陵”营地,篝火熊熊,映照着将士们坚毅而充满战意的脸庞。他们知道,最艰难的时刻即将过去,帝国的力量正跨越重洋而来。星火或许微弱,但绝不熄灭,它将在血与火的洗礼中,燃烧得更加炽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