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号”如同一个沉默的巨人,悬停在那个其貌不扬的小行星上方。登陆舱从舰腹悄然释放,载着莫凡、一支精锐的陆战队以及数名顶尖的地质学家和规则物理学家,朝着小行星表面一个预先扫描确定的、结构相对薄弱的区域降落。
登陆过程异常顺利,近乎死寂的引力环境和粗糙的冰岩表面没有带来任何麻烦。但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时,一股源自亘古的苍凉与孤寂感扑面而来。这里仿佛是时间和空间的尽头,连星光都显得格外吝啬。
“目标地点就在正下方三公里处。”负责探测的科学家看着手持设备上的数据,声音在封闭的头盔里显得有些沉闷。
莫凡点了点头,他无需设备,灵魂深处那丝与“源初之火”的共鸣如同被磁石吸引般,明确地指向脚下深处。他走到预定地点,那是一处相对平坦的冰原。
“所有人退后。”莫凡示意。
他独自站在冰原中央,缓缓闭上双眼。他没有选择暴力破开岩层,那样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他尝试着将自身那蕴含“源初”特性的混沌魔能,如同水银泻地般,轻柔地渗透进脚下的冰岩之中,同时,将一道充满善意与探寻意味的、混合了自身气息与“源初”波动的意念,沿着那共鸣的指引,传递向深处的空腔。
他在“敲门”。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就在陆战队员们有些按捺不住时,异变发生了。
莫凡脚下的冰岩,突然变得如同水波般荡漾起来!坚硬的物质仿佛失去了实体,一圈圈柔和的白金色涟漪以他为中心扩散开来,形成一个直径约五米的、缓缓旋转的光晕门户!
门户下方,不再是漆黑的岩层,而是那条通往内部空腔的垂直通道!通道内壁光滑,散发着淡淡的微光。
“通道打开了!”众人惊呼。
莫凡深吸一口气,他能感觉到这门户的稳定与……一种近乎程序化的“许可”。他回头对紧张戒备的陆战队队长说道:“我和科学组进去,你们守在门外,保持最高警戒。如有任何异动,立刻通知‘盘古号’。”
“是!总工!”队长立正敬礼,眼神坚定。
莫凡率先迈步,踏入了那光晕门户。失重感瞬间传来,他如同乘坐一部无形的电梯,缓缓向下沉降。几名科学家紧随其后,既紧张又充满了对未知的兴奋。
沉降过程持续了约一分钟。当脚下再次传来实地的触感时,他们已经身处那个扫描显示的球形空腔之内。
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空腔内部并非想象中的黑暗或布满仪器,而是一片……微缩的星空!
整个球形内壁,并非光滑的镜面,而是由无数细密到极点的、不知何种材质构成的“像素点”组成,这些“像素点”正模拟着宇宙的图景。星辰闪烁,星云流转,甚至能看到一些人类未曾探测到的遥远星系规则投影。整个空腔,就像一个无比精密和先进的宇宙天球仪。
而在空腔的正中央,悬浮着一个物体。
那并非预想中的巨大设备或神秘生物,而是一个仅有一人高的、造型极其古朴的石碑。石碑通体呈现暗灰色,材质非金非石,表面刻满了从未见过的、却蕴含着某种大道至简韵味的纹路和符号。这些纹路并非静止,而是在缓缓流淌,如同活物,散发出那股古老而微弱的、与“源初”同源的规则波动。
莫凡的目光瞬间被石碑顶端吸引。那里,并非尖顶,而是一个浅浅的凹槽,凹槽的形状——赫然与他背上那柄引星杖的杖顶分叉弧形,完美契合!
难道……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缓缓走上前。越是靠近石碑,那股同源的共鸣就越发强烈和亲切。他能感觉到,这石碑并非死物,它内部蕴含着一种沉寂了亿万年的、庞大而精纯的“秩序”与“记录”的规则力量。
一名科学家试图用仪器扫描石碑,但所有探测波束在靠近石碑一米范围内,就如同泥牛入海,消失无踪。
“无法探测,其规则层级远高于我们的技术理解范畴。”科学家无奈地报告。
莫凡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他围绕着石碑缓缓踱步,仔细观察着那些流淌的纹路。虽然不认识那些符号,但凭借着对规则的感知和“源初”特性的共鸣,他隐隐能理解其中一些片段传递出的信息碎片:
【……观测……记录……摇篮……守望……】
【……火种已播撒……演化自决……】
【……外敌……威胁……屏障……】
【……期待……觉醒……】
这些信息碎片断断续续,却让莫凡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摇篮”?“火种已播撒”?“守望”?难道……太阳系,乃至地球生命,并非自然演化的偶然,而是被某个更加古老、更加高级的、掌握了“源初”力量的文明,有意安置和观察的“苗圃”?
而这个石碑,就是那个古老文明的“观测站”和“记录仪”?它在这里“守望”了亿万年?
那么,“收割者”呢?它们是否感知到了这个“摇篮”的特殊,所以才将目标锁定于此?石碑信息中的“外敌”和“屏障”,是否指的就是“收割者”和某种保护机制?
无数的疑问涌入脑海。
最终,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石碑顶端的凹槽。一个强烈的冲动促使着他。
他深吸一口气,将背后那柄灵性已恢复大半的引星杖解下。他能感觉到,引星杖在靠近石碑时,也发出了轻微的嗡鸣,似乎在激动,在渴望。
在众人紧张的目光注视下,莫凡双手平稳地托起引星杖,将其缓缓地、对准那个凹槽,放置下去。
严丝合缝!
就在引星杖与凹槽完全契合的刹那——
“铮!!!”
一声清越悠扬、仿佛穿越了无尽时空的鸣响,从石碑内部发出!整个球形空腔猛地一亮!内壁上那微缩的星空投影骤然加速流转,无数星辰拉出璀璨的光轨,仿佛在演绎着宇宙的生灭!
石碑表面那些流淌的暗灰色纹路,瞬间被注入了生命般,爆发出耀眼的金白色光芒!这些光芒沿着纹路急速流动,汇聚,最终如同百川归海,涌向了顶端的引星杖!
引星杖剧烈地震颤起来,杖身那些残留的黑色归墟纹路如同被阳光照射的冰雪,迅速消融、褪去!顶端的裂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弥合、修复!一股远比之前更加磅礴、更加精纯的灵性从杖身中苏醒!
与此同时,海量的、有序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通过引星杖这个“钥匙”和媒介,汹涌地涌入莫凡的脑海!
这一次,不再是碎片!而是完整的、系统性的知识!
关于“源初”的本质——它并非单纯的能量,而是构成宇宙秩序、生命演化的底层“活性”规则,是创造与可能的源头。
关于这个被称为“守望者石碑”的来历——它来自一个早已升华至更高维度的古老文明“播种者”,他们在宇宙中散播了生命的火种,并设立观测站,记录文明的演化,非到文明面临无法抵御的、来自宇宙黑暗面(如收割者)的灭绝危机时,不会激活真正的传承。
关于太阳系的特殊——这里被“播种者”施加了一层隐性的“摇篮屏障”,一定程度上屏蔽了弱小文明被过早发现,但也因此,一旦屏障被突破(如信标的到来),引来的将是更加凶猛的反扑。
而最重要的,是关于能量传输的解决方案——“规则共振超距传输技术”的完整理论、架构蓝图,以及一种利用“源初”特性,直接撬动恒星(太阳)核心能量,并使其在整个恒星系规则网络内无损流转的……“恒星之心”共鸣技术!
信息流的冲击是如此巨大,以至于莫凡不得不盘膝坐下,全力吸收和理解。他的意识仿佛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每一个瞬间都有新的明悟产生。
不知过了多久,信息流的传输终于缓缓停止。
莫凡睁开双眼,眼眸中仿佛有无数星辰生灭,深邃无比。他轻轻握住顶端已经完全修复、焕然一新、流淌着温润白金色光华的引星杖,一种如臂指使、血脉相连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站起身,看向周围依旧处于震撼中的同伴,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笑容。
“我们找到答案了。”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足以安定人心的力量,“不仅仅是能量传输的答案,更是……我们为何而战,以及,我们究竟能依靠什么去战的答案。”
“播种者”的遗产,“源初之火”的真正力量,以及对抗“收割者”的完整技术蓝图……此刻,终于向这个在绝望中挣扎的文明,敞开了大门。
归途不仅带回了希望,更揭开了一段掩埋在时光尘埃下的古老盟约。人类的命运,从这一刻起,将与那播撒火种的古老文明,以及这缕象征着秩序与生命的“源初”之光,紧密相连。
真正的文明保卫战,现在才算是,拥有了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