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U文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五丈原蜀军大营里,诸葛亮寝帐中的药味已经持续了半月有余。

医官第三次为诸葛亮诊脉后,悄悄对侍立一旁的姜维和杨仪摇头:“丞相脉象浮细而数,这是心血耗竭之兆。加上赵将军新丧,悲恸伤肺,非静养不可。”

帐幔后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声,诸葛亮虚弱地撑起身子。姜维连忙上前扶住,只见丞相原本清癯的面容此刻蜡黄如纸,眼窝深陷,连握笔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伯约,让众将...来见我。”诸葛亮的声音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片刻后,姜维、杨仪、魏延、王平、马岱等将领肃立榻前。参军谯周也奉命前来,手中还捧着几卷来自成都的文书。

“诸位,”诸葛亮强打精神,目光扫过众人,“我军与司马懿相持已近四月,诸位以为当下局势如何?”

魏延第一个出列:“丞相,末将以为此时正当决战!司马懿龟缩不出,正是我军破敌良机。请给末将三万精兵,必能踏平魏营!”

“文长将军勇武可嘉,”杨仪皱眉道,“但粮草转运日益艰难。李严都督昨日来书,说蜀道转运损耗已达三成,若再相持,恐难以为继。”

谯周适时补充:“近日成都确有流言,谓北伐劳民伤财。且天象示警,荧惑守心,恐非吉兆......”

“荒谬!”魏延怒道,“岂能因几句流言就退兵?”

一直沉默的王平开口道:“丞相病体未愈,赵将军新丧,军心确实需要时间安抚。末将以为...不如暂退。”

帐内顿时分成两派争论不休。诸葛亮静静听着,直到又一阵咳嗽打断争论。

“够了。”他缓缓抬手,众人立即安静下来,“北伐非一朝一夕之功。今司马懿欲老我师,国帑空虚,大将新丧,亮又疾病缠身......天时、地利、人和,皆不在我。”

他目光转向姜维:“伯约,你以为如何?”

姜维沉吟片刻:“丞相明鉴。司马懿深沟高垒,意在持久。我军若强行滞留,恐有覆败之危。”

诸葛亮微微颔首,终于下定决断:“传令,准备退兵。”

魏延还要争辩,被诸葛亮用眼神制止。

待众将散去,诸葛亮单独留下姜维和杨仪。

“此次退兵,最忌混乱。”诸葛亮在榻上铺开地图,“威公(杨仪字),由你统筹撤军。老弱、伤兵、辎重先行,每日按计划增灶,以惑敌军。”

杨仪仔细记下。

“伯约,你与关兴、张苞率精锐断后,分三批撤离。在斜谷、陈仓道险要处设伏,以防万一。”

“丞相放心。”姜维郑重领命。

当夜,撤退悄然开始。

第一批伤兵在王平护送下,趁着月色悄然南行。营中灶数保持不变,但巡逻的士兵明显减少。

次日,杨仪指挥辅兵在营地边缘挖掘新的灶坑。炊烟依旧按时升起,甚至比往日更浓。数十面旌旗被刻意移动位置,远远望去,营盘似乎更加庞大。

魏军哨探很快发现异常。

“蜀营炊烟比前日更盛,巡逻队也多了几支。”斥候向司马懿禀报。

司马懿捻须沉吟:“诸葛亮素来谨慎,退兵岂会如此张扬?其中必有蹊跷。”

第三日,蜀营灶数已增至最初的一倍半。留守的疑兵故意在魏军视线内操练,喊杀声震天。姜维率领的主力就在这片喧嚣中,分三路悄然南撤。

是夜,诸葛亮在亲兵护卫下最后一批离开。临行前,他回首望向北方,轻声道:“司马仲达,这次是你赢了。”

当黎明来临,魏军斥候终于确认蜀营已空。

“大都督,蜀寨空虚,人马皆去!”斥候兴奋地回报。

司马懿却异常谨慎:“诸葛亮平生不曾弄险,今营垒空空,必有埋伏。”

他命郭淮率一队精骑,先行进入蜀军废弃的营盘,自己则在营外高处观望。 不多时,郭淮回报:“大都督,营中并无埋伏,只是空营。我已命人清点灶坑,共有八百余处。”

次日,司马懿又派张合赶往蜀军下一个旧营址。

“禀都督,后营灶数逾千,比前营又增一分!”

消息传回,魏军大帐内议论纷纷。

司马昭兴奋道:“父亲,蜀军撤退,灶数反增,此必是疑兵之计!儿愿引铁骑追击!”

郭淮却持重得多:“诸葛亮善能用谋,昔日空城计便出人意料。今增灶,或是效法东汉虞诩旧事,示强于我。万一沿途真有埋伏......”

司马懿踱步良久,终于拍案:“此必是诸葛亮诱敌之计!彼见我军多日不出,故假意退兵,增兵增灶,欲诱我深入。传令各军,严守营寨,不得追击!”

就这样,魏军眼睁睁看着蜀军安然退入秦岭。

七日后,几个从褒斜道来的商旅被魏军巡哨抓获。

“蜀军撤退时秩序井然,但未见援军。”为首的商人战战兢兢地说,“倒是沿途丢弃了些老旧灶具,像是故意留下的......”

司马懿闻报,独自登上营中高台,眺望南方连绵的群山。

“父亲?”司马昭小心翼翼地上前。

“好一个诸葛亮...”司马懿长叹一声,“效虞诩之法,瞒过吾也!其谋略...吾不如也。”

这声叹息里,有佩服,有懊恼,更有深深的忌惮。

与此同时,诸葛亮已安全退回汉中。虽然未竟全功,但主力得以保全。

成都的犒赏使者很快到来,后主刘禅特意送来珍贵药材,嘱咐相父好生休养。

而在洛阳,曹睿对司马懿“逼退”诸葛亮的战果表示嘉奖,但赏赐的诏书里,字句间透着难以言说的微妙。

渭水两岸重归平静,只留下废弃的营垒见证着这场智谋的较量。

司马懿站在即将拔营的魏军营中,望着手中刚刚收到的朝廷诏书,又望向南方。他知道,这场较量远未结束。那位卧龙虽然暂时退去,但相信不久的将来便又将卷土重来。

“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他轻声念着,不知道是在说诸葛亮,还是在告诫自己。

权力的天平,正在这无声的对峙中,悄然倾斜。

UU文学推荐阅读:
UU文学搜藏榜:
UU文学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