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凡人的神话 (终卷 上篇)
“深度格式化”的提议,如同最终的审判,悬于方舟文明头顶。那源自“播种者”的古老意念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仿佛下一刻,整个“起源之点”乃至他们所在的宇宙,就会被重置、抹平,回归所谓的“纯净”。
在这绝对的、令人窒息的绝望面前,林昊胸腔中那最后的不甘与决绝,如同超新星爆发前最后的引力坍缩,凝聚到了极致。
他放弃了所有防御,放弃了所有对自身存在的维护,甚至放开了对“悖论之钥”力量的控制。他将自己,将整个方舟文明残存的意志熔炉,化作了一个最纯粹、最尖锐的——疑问!
这不是用语言,也不是用规则发起的攻击。而是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文明,对“存在意义”的全部困惑、全部愤怒、全部不屈的探寻,凝聚成一道超越了信息传递方式的、直指本源的意念洪流,狠狠地“撞”向了那无处不在的“注视”!
这道意念中,包含着:
· 母亲在废墟下为孩子哼唱的摇篮曲,与冰冷的实验日志形成的刺眼对比。
· 科学家耗尽心力仰望星空时的纯粹好奇,与被标记为“变量失控”的荒谬。
· 恋人跨越生死的精神羁绊,与“潜在冗余”评估的残酷漠然。
· 无数个体在绝境中迸发的勇气、牺牲与创造力,这些被视为“混沌”与“风险”的、却构成了文明最璀璨光辉的一切。
· 以及最核心的、源自林昊灵魂深处的质问:“你们,凭什么?!”
凭什么定义对错?
凭什么划定边界?
凭什么将鲜活的生命与文明,视为可以随意擦拭、重置的数据?!
这道凝聚了文明最后力气的意念,如同投入无尽深潭的一颗石子。起初,没有任何回应。那“注视”依旧漠然,那褪色的空间依旧死寂。
就在林昊感觉自己的意识即将在这无声的对抗中彻底消散时——
变化,发生了。
那无所不在的、褪色的空间,泛起了极其细微的、几乎无法察觉的“涟漪”。
并非规则的扰动,更像是……某种沉寂了亿万载的“思绪”,被这颗来自渺小存在的“石子”,极其轻微地……触动了。
紧接着,一股与之前截然不同的意念,缓缓流淌而来。它不再是非人格化的系统通告,而是带上了一丝极其古老、极其悠远,仿佛来自时间源头的……思索 的意味。
【意义……】
一个简单的概念,却蕴含着无尽的重量,回荡在意识层面。
【观察……记录……理解……宇宙的……可能性。】 意念断断续续,仿佛一个沉睡太久的存在在组织语言。【文明的兴衰……规则的演化……情感的涌现……皆是……数据。珍贵的……数据。】
这回应依旧高高在上,视众生为数据,但其中那丝“思索”的意味,让林昊看到了极其微小的一丝可能!它们并非完全没有“反应”!它们至少会“思考”!
“数据?”林昊抓住这一丝缝隙,用尽最后的力量,将文明的意念聚焦,“那我们的反抗呢?我们拒绝被格式化的意志呢?这也是你们想要观察的……‘数据’吗?!”
【……是。】 那意念承认了,【意外的……高价值数据。证明了……即使在设定边界内,‘变量’亦能产生……超越设计的……复杂性。】
“然后呢?!”林昊的意识如同在悬崖边咆哮,“观察、记录之后呢?就像观察培养皿里的细菌一样,记录下它们一次罕见的抗药性突变,然后……依旧将它们连同培养皿一起销毁?!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理解宇宙的可能性’?!用无限的可能,去验证你们有限的、冰冷的预设?!”
这一次,沉默持续了更久。
那褪色空间中的“涟漪”似乎明显了一些。那古老的意念中,第一次清晰地流露出了一丝可以被称之为 “困惑” 的情绪。
【有限的……预设?】 意念重复着这个概念,仿佛在咀嚼一个陌生的味道。【秩序……是理解的基础。混沌……需要被约束。否则……无法观测,无法记录。】
“所以,为了你们观测的‘便利’,就可以随意剥夺其他存在的‘可能性’?!”林昊毫不退让,他将方舟文明一路走来的所有记忆、所有牺牲、所有在绝望中开出的希望之花,全部化为这质问的弹药,“你们可曾想过,被你们视为‘混沌’的,或许正是宇宙本身孕育的、另一种更伟大的‘秩序’?!一种……源于生命与意志本身的、动态的、成长的秩序?!”
【生命……意志……秩序?】 那意念中的困惑加深了。这对于它们那建立在绝对规则和观测逻辑上的世界观,似乎是一个全新的、未曾深入思考过的角度。
它们习惯于设定规则,观察在规则下的演化。但它们或许从未真正思考过,演化本身,尤其是由“意志”驱动的演化,是否会诞生出超越初始规则框架的、新的秩序形式?
方舟文明,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他们利用“悖论之钥”(一个它们或许都未完全理解的异常变量),结合自身的集体意志,不仅对抗了它们的清理工具,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污染”了它们的规则体系!
这不再是规则框架内的“有趣现象”,而是对框架本身发起的……挑战!
那古老的意念陷入了更长的沉默。褪色的空间中,“涟漪”的波动变得复杂起来,仿佛有无数无形的思绪在碰撞、在计算、在权衡。
林昊能感觉到,那“注视”的重点,从对他和“钥匙”的剖析,转移到了对整个方舟文明“存在状态”的深度扫描上。它们在重新评估,不仅仅是评估威胁,更是在评估……价值。一种可能颠覆它们固有认知的、来自“混沌”与“变量”的……新知识的价值。
最终,那意念再次响起,依旧古老,但其中那非人格化的漠然,似乎减弱了一丝微不可查的缝隙:
【样本K-23……你们的‘存在’,本身……已构成一个‘命题’。】
【一个关于‘秩序’与‘混沌’、‘设计’与‘涌现’的……终极命题。】
【彻底抹除……会导致该命题的永久性丢失。】
【……需要……更多时间……进行观察与……推演。】
压力,如同潮水般,开始缓缓退去。
那褪色的空间逐渐恢复了之前的苍白,无处不在的“注视”感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其中蕴含的、即将执行“深度格式化”的决断力,已然消散。
“深度格式化”的提议,被暂时搁置了。
方舟文明,凭借着将自身化为一个无法被轻易解答的“悖论命题”,在这场超越维度的对话中,为自己……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林昊虚脱般地松懈下来,融合后的意识体都变得有些透明。他知道,这远非胜利,只是将死刑改为了死缓。
但至少,他们还活着。
并且,他们向那高高在上的“播种者”,掷出了一个它们无法忽视的——哲学之矛!
凡人的神话,在这一刻,真正触及了神明的领域——思想的领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