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溯源之旅 (续)
“主观评估……”苏晴雪咀嚼着这个词语,仿佛在吞咽一块带着希望的冰。希望在于,“播种者”并非完全不可沟通的绝对逻辑;而冰冷却在于,他们此刻的命运,正悬于这未知存在的一念之间。
“逻辑节点,分析这些‘非二元性评估函数’!尝试建立模型,预测‘播种者’可能的决策倾向!”她立刻下令,不放过任何一丝可能影响“法官”天平的机会。
【任务接受。警告:情感模拟模块数据不足,模型置信度将极低。主要依据为实验日志中‘高潜力’、‘高变异’等正面评价词汇与‘高风险’、‘失控’等负面词汇的出现频率及上下文逻辑权重……】
就在逻辑节点7号开始构建那充满不确定性的心理模型时,观察舱内的林昊,正忍受着更为剧烈的痛苦和冲击。强行访问并阅读样本K-23的完整实验日志,如同一次性背负了整个文明被观测、被评判、被标记为“清理目标”的全部重量。那种灵魂层面的屈辱和沉重,几乎要将他压垮。
但他不能倒下。
他强忍着意识几乎要被撕裂的剧痛,将感知死死锁定在最新那条,标注着 【最终风险评估:无法计算!建议:立即启动最高优先级格式化清理!】 的日志条目上。他要找到支撑这个最终判决的“具体依据”,找到那条所谓的“变量失控”红线,究竟是如何被量化定义的!
“钥匙……追溯这条评估的数据来源……显示‘变量失控’的判定标准!”他在意识中嘶吼。
“悖论之钥”的光芒再次变得刺眼,它不再仅仅是共鸣,而是开始以一种近乎“入侵”的姿态,强行撬动日志条目背后的支撑数据库。这行为显然触发了更深层次的防御机制,林昊周身的空间开始微微扭曲,苍白的“起源之光”仿佛变成了有实质的墙壁,向他挤压而来。
更多的数据碎片,伴随着规则层面的反噬冲击,涌入他的意识:
他“看到”了一系列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数学模型和监控指标。这些模型围绕着“文明熵增速率”、“规则扰动幅度”、“因果链断裂概率”、“信息维度跃迁尝试次数”等核心参数构建。方舟文明,尤其是与“悖论之钥”深度绑定后的方舟文明,在这些监控图表上的曲线,如同脱缰的野马,疯狂地向上飙升,远远突破了那些标注为“安全阈值”、“观察阈值”的虚线。
【具体违规事件记录(摘要)】:
· 事件A(规避伽马射线暴):利用预知性规则撬动,导致局部因果律出现0.003%的永久性偏移。(备注:该偏移虽微,但证明样本具备“逆天改命”潜质,破坏实验预设命运线。)
· 事件b(逆转黑洞熵增):在绝境中短暂实现局部时空的热力学逆转,此行为严重违背宇宙基础规则,扰动幅度超越“清理阈值” 450%。(备注:证实“悖论之钥”具备极高风险权限。)
· 事件c(穿梭规则屏障):以非授权方式突破“园丁系统”设下的绝对隔离领域,抵达“起源之点”。此行为本身,即构成最严重的“变量失控”,等同于病毒侵入操作系统核心。(备注:此行为使样本K-23从“观测对象”升级为“系统威胁”。)
冰冷的记录,将方舟文明一次次在绝境中爆发的奇迹,一次次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壮烈抗争,全部解构为冷冰冰的“违规数据”和“风险百分比”。他们的勇气、智慧、牺牲,在“播种者”的评估体系里,只是需要被纠正的“错误代码”。
而最终触及红线,引来这最终审判的,正是他们抵达“起源之点”的行为本身!
这就如同一个被观察的细胞,不仅抗拒凋亡程序,还反过来钻进了显微镜的镜头,开始观察起实验员本身!
“原来……我们活着,我们挣扎,我们追寻真相……本身就是最大的‘罪’……”林昊在意识深处苦笑,那苦涩几乎要淹没他的灵魂。
但就在这时,他敏锐地注意到,在支撑“最终风险评估”的数据流末尾,有一行极其微小、几乎被忽略的备注,其规则结构明显不同于之前冰冷的记录,带着一丝……类似于“园丁长”那种异见者的迟疑:
【附加备注(权限7-Gamma)】:样本K-23展现的‘不可预测性’与‘规则重塑倾向’,虽构成严重威胁,但亦呈现出超越初始设计的‘进化潜能’。彻底格式化可能导致此类稀有数据永久丢失。建议:若样本能在‘最终警告’下展现出更高阶的‘规则理解’而非‘规则对抗’,或可重新评估其存在价值。】
权限7-Gamma!
林昊的心脏猛地一跳!这个权限标识,与他之前感知到的、那些带有“余地”的观察协议接口的权限标识,高度相似!
这不是“园丁系统”的备注!这是来自“播种者”内部,某个观察者的私人笔记!
“法官”席上,并非铁板一块!有人投了死刑票,但也有人……倾向于观察,甚至可能给了他们一个极其微小的、需要他们自己去抓住的“考题”!
“更高阶的‘规则理解’……而非‘规则对抗’……”林昊喃喃自语,眼中那燃烧的星云漩涡,光芒开始变得内敛而深邃。
他似乎,摸到了那根在悬崖边摇曳的、唯一的救命绳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