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溯源之旅
第306章:遭遇“规则幽灵”
依靠着那微不足道的规则残骸点带来的短暂喘息,以及林星辰那独特的“安抚”能力,方舟如同一个重伤的旅人,在规则的荒漠中又艰难前行了一段距离。就在能源储备再次逼近红线,所有人都以为将彻底迷失在这片死寂之地时,导航传感器上突然捕捉到了一系列极其诡异的现象。
那并非物质实体,甚至不是常规的能量信号。它们表现为规则场中细微的、自发性的“褶皱”和“涟漪”,如同平静(尽管这平静意味着死寂)水面上自行泛起的波纹。这些波纹毫无规律,时而汇聚,时而消散,移动轨迹也难以捉摸,仿佛拥有某种初级的意识。
“检测到非自然规则扰动源,数量……无法精确统计,它们的存在形式超出了常规探测范畴。”监测员的声音带着困惑与警惕,“它们似乎……在观察我们?”
这个判断让人不寒而栗。在这片连规则都近乎消亡的地带,还有什么东西能够存在,并且“观察”?
很快,他们便亲眼“见”到了。
一个模糊的、半透明的轮廓,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方舟的“规则泡”之外。它没有固定的形态,时而像一缕摇曳的轻烟,时而又像一片扭曲的光影,其核心散发着微弱的、与周围死寂规则截然不同的活性波动。它似乎对维持方舟存在的这个“规则泡”极为好奇,围绕着它缓缓飘动,偶尔会伸出一道类似触须的规则探针,轻轻触碰规则泡的外壁。
每一次触碰,规则泡都会泛起一阵细微的涟漪,林昊立刻感受到一股外来的、冰冷的“感知”扫过,如同被无形的眼睛窥视。
“警报!规则结构受到未知干扰!”
“不是攻击,”林昊强忍着不适,仔细分辨着那触感,“更像是……探查。它们在‘读取’我们规则泡的结构信息。”
紧接着,第二个,第三个……越来越多的这种诡异存在从规则的“背景”中浮现出来,如同被灯火吸引的飞蛾,聚集在方舟周围。它们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敌意,但那种无声的、来自规则层面的围观,带来的心理压力甚至超过了面对已知的敌人。
“它们是什么?‘园丁系统’的另一种清洁工具?”苏晴雪紧蹙眉头。
“不像,”逻辑节点7号分析着捕捉到的微弱规则特征,【其结构松散,能量等级极低,不具备执行清理任务的能力。它们更像是一种……依托于残存规则场存在的……‘信息生命体’?或者,用我们能理解的概念——‘规则幽灵’。】
“规则幽灵……”林星辰喃喃重复着这个名字,他尝试着再次伸出自己的感知,与其中一个较小的“幽灵”接触。
与之前安抚狂暴规则乱流不同,这次他的感知传递出了一丝好奇与询问的意味。
那小小的规则幽灵停顿了一下,模糊的光影微微收缩,随即,一股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信息流,如同耳语般反馈了回来。那并非语言,而是一种直接的概念投射,夹杂着这片荒漠古老的“记忆”碎片——无尽的空旷、规则的凋零、以及某种……巨大的、撕裂性的创伤残留。
林星辰身体微微一震,睁开了眼睛,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它们……没有恶意。它们似乎是这片荒漠的原生‘居民’,依靠着规则残骸和逸散的信息流存在。它们把我们当成了……某种前所未见的、巨大的‘规则残骸’或者‘信息聚合体’。”
这个解释让控制室内紧张的气氛稍缓,但疑虑并未消除。与这种完全未知的存在接触,风险依然巨大。
然而,这些“规则幽灵”接下来的行为,却让所有人更加惊讶。它们似乎确认了方舟(或者说规则泡)的“无害”与“新奇”之后,开始自发地汇聚在方舟的前方。它们那微弱的力量无法直接推动方舟,但它们的存在本身,仿佛在规则荒漠中形成了一条极其微弱的、但确实存在的“规则流”或者“路径”。
这条路径上的规则阻力,似乎比周围要小上一些。
“它们在……为我们引路?”苏晴雪看出了端倪。
林昊感受着前方那由无数规则幽灵微弱力量汇聚而成的、若有若无的“引导”,点了点头:“它们在用自己方式,回应星辰的交流。或许,对我们这艘闯入它们寂静世界的‘怪船’,它们也希望我们尽快离开。”
是善意,还是对“异物”的本能排斥,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条由规则幽灵们无意或有意指引出的路径,似乎是穿越这片绝望荒漠的唯一希望。
方舟调整方向,跟随着前方那如同磷火般闪烁、引路的规则幽灵们,向着荒漠的更深处,也是可能的彼岸,继续前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