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预告片质感,混剪前作所有名场面】
低沉男声:他们,曾用段子血洗热搜!
画面:雷军发布《改变11》ppt;巩汉林与冯潇霆史诗级握手;赵大牛扭着秧歌带球突破…
男声:他们,曾用奇迹打脸质疑!
画面:梭鱼湾六万人围巾墙;拜合拉木脚后跟绝杀;周定洋永动机式奔跑…
男声:他们,曾用生命在整活!
画面:马军对着空气解说;汪士钦美甲特写;李金羽拍肩扛锅…
男声(音量骤增):而现在!他们决定——亲自下场,拯救国足!
画面全黑,打出燃烧大字:全网梗王总决赛——国足拯救计划!
---
第一章:神秘的“凤凰山会议”
成都,凤凰山专业足球场,深夜。
更衣室里烟雾缭绕,但这次不是烟,是投影仪光束里的尘埃。一场史无前例的“非法集会”正在召开。
与会人员名单堪称中国互联网顶流:
· 雷军(抱着小米平板,眉头紧锁)
· 巩汉林 & 冯潇霆(居然勾肩搭背坐在一起)
· 赵大牛 & 宋小宝(一个憨厚一个贼笑)
· 马军(拿着话筒跃跃欲试)
· 拜合拉木 & 汪士钦 & 周定洋(三位“锐评”主角一脸懵)
· 李金羽(坐在角落,眼神复杂)
· 神秘观察员:韦东奕(在角落默默计算着什么)
会议发起人马东(站在战术板前,表情严肃):
“同志们!朋友们!梗王们!我们把大家召集到这里,只为一个目的——给国足,做个‘开颅手术’!”
宋小宝举手:“开颅?那不直接干死了吗?”
马东:“……是比喻!比喻!意思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雷军率先发言,他走到战术板前,用电子笔唰唰画出几个方框:
“我认为,国足的问题本质是商业模式落后!我们必须用互联网思维重构足球体系!”
“首先,去中心化组织,取消固定主帅,采用dAo模式,全民投票决定阵容!”
“其次,敏捷开发战术,每十五分钟根据数据反馈迭代一次打法!”
“最后,建立用户(球迷)成长体系,骂得越狠,解锁的教练语音包越多!”
全场寂静。
冯潇霆小声对巩汉林说:“哥,他说的每个字我都懂……”
巩汉林:“连起来就不懂了吧?这就叫降维打击。”
【弹幕(虚拟)虽迟但到】:
· “雷总:我把国足当App重构了?”
· “dAo模式选主帅?画面太美不敢想!”
· “解锁教练语音包:包含‘RNm退钱’经典版吗?”
· “巩汉林老师都懵了!”
---
第二章:各显神通的“治疗方案”
赵大牛&宋小宝代表队——快乐足球派
宋小宝跳到场地中央:“要俺说,你们就是压力太大!你看我们‘象牙山Fc’,为啥踢得欢乐?因为我们有灵魂啦啦队!”
他掏出手机播放视频:一群东北大妈在冰天雪地里扭着秧歌,高喊“削他!”
赵大牛补充:“我们可以把全国广场舞大妈组织起来,成立中国足球战略忽悠局啦啦总队,用秧歌节奏扰乱对方球员带球节奏!”
马军代表队——精神注入派
马军拿起话筒,瞬间进入解说状态:
“各位国脚!听我说!你现在拿球!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你身后是十四亿……呃,可能现在只剩十亿了……的期待!你这一脚,不是传球,是历史的转折点!是民族的希望!”
拜合拉木小声问汪士钦:“哥,他这么说,我腿更软了……”
汪士钦(摸了摸自己的美甲):“没事,你就当他在唱RAp。”
拜合拉木 & 汪士钦 & 周定洋——受害者联盟
拜合拉木(憋红了脸):“我……我就想好好踢球,别老说我技术糙……”
汪士钦(甩了甩长发):“我就留个头发,做个指甲,招谁惹谁了……”
周定洋(看了眼手表):“我还能跑,真的,数据为证……”
三人抱团取暖,场面一度十分心酸。
李金羽——务实派
“别整那些虚的了!”李金羽一拍桌子,“我现在就一个要求——给我个正式主帅名分!别老是‘代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韦东奕突然抬头:“从概率学上看,‘代理’教练的胜率确实比正式教练低7.3%。”
所有人齐刷刷看向韦东奕。
---
第三章:韦神的“足球相对论”
韦东奕走到战术板前,擦掉雷军的方框图,写下了一串令人眼晕的公式。
韦东奕(平静地):“ 根据我的初步计算,国足的问题可以简化为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动力系统。”
“变量A:舆论压力场强。”
“变量b:球员心理稳定系数。”
“变量c:战术熵值。”
“变量d:‘海参’能量转化效率。”
他转过身,看着目瞪口呆的众人。
“目前,这个系统处于混沌状态。任何微小的扰动——比如一个网络梗,一次失误,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导致系统崩溃。”
“解决方案不是单一维度的。需要建立一个负反馈调节机制……”
宋小宝举手:“韦老师,能说人话不?”
韦东奕思考了一下:“简单说,就是别把足球看得太重要,但也别看得太不重要。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让大家能一边骂一边看,一边看一边期待。”
全场再次寂静,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马东激动地说:“看看!这就是科学!足球的相对论!”
【弹幕疯狂刷屏】:
· “韦神!永远的神!”
·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 “这平衡点比国足进世界杯还难找!”
· “我悟了!原来我们骂也是系统的一部分!”
---
第四章:行动!梗王们的“降维打击”
会议最终决定,成立 “国足观察团&后备役” (非官方,纯自愿),对国足进行“温和干预”。
第一次联合行动:客场对阵新加坡。
· 雷军组织了“小米云啦啦队”,通过云端同步,数万手机在看台播放助威视频。
· 赵大牛的“秧歌干扰队”在对方半场后看台进行“友好文化交流”。
· 马军在社交媒体开设“马老师激情解说二路流”,分流官方解说压力。
· 拜合拉木收到韦东奕的小纸条:“对方门将扑左下角概率67%”。他犹豫了一下,射了右下角——球进了!
· 汪士钦在进球后,特意甩了甩长发,美甲在聚光灯下闪闪发光。
· 周定洋……他还是在不停地跑,仿佛永动机。
第二次联合行动:主场迎战韩国。
赛前,巩汉林和冯潇霆联合发布视频:
巩汉林:“潇霆啊,今天咱们不谈实干,也不谈常识。”
冯潇霆:“对,巩老师,今天咱们只谈……干他娘的!”
(视频迅速被和谐,但士气莫名提升)
李金羽站在场边,虽然不是主帅,但眼神如同真正的将军。
当中国队最终1-0艰难取胜时,他冲进场内,不是庆祝,而是挨个拥抱球员,在他们耳边大喊:“看见没!你们能行!”
---
尾声:足球的名义
赛后,没有盛大的庆功宴。梗王们各自散去,回归自己的生活。
雷军继续造车,但他的ppt里多了一页“足球生态系统重构初步设想”。
巩汉林和冯潇霆成了忘年交,偶尔一起上节目吐槽中国足球,但语气里多了份理解和包容。
赵大牛的“东北明星足球联赛”越办越火,成了草根足球的乐园。
马军的脱口秀一票难求,他的段子里,国足从纯粹的悲剧,变成了带着希望的悲喜剧。
拜合拉木技术依然有点糙,但进球后学会了对着镜头傻笑。
汪士钦还是留着长发做着美甲,但骂他的人少了,有人开始研究他的“战甲”色号。
周定洋的跑动数据依然惊人,时间管理局依然拿他没办法。
李金羽……他终于收到了一份offer,不是国足主帅,是国青队顾问。他笑了笑,接受了。
韦东奕发表了一篇论文:《基于混沌理论的足球舆论系统稳定性研究》,在数学界和足球圈都引起了小范围轰动。
中国足球,没有因为这次“梗王包围”而立刻腾飞。它依然问题重重,依然让人又爱又恨。
但有些东西,确实在悄悄改变。
当更多的人开始用玩笑消解愤怒,用理解代替谩骂,用行动代替抱怨时,那片贫瘠的足球土壤,似乎也慢慢孕育出了一点不一样的生机。
(画面最终定格:一群孩子在破旧的场地上踢球,他们的笑声纯粹而响亮。背景是凤凰山球场巨大的轮廓,以及一行缓缓浮现的字:)
“足球的名义,就是永不放弃,永远热爱,哪怕……是以最离谱的方式。”
【全系列终】
【字幕:感谢所有陪伴这个系列走过的读者。足球很烂,生活很好,梗要继续造!】
(终极彩蛋:十年后,国足终于再次闯入世界杯。更衣室里,已经成熟稳重的拜合拉木,从包里拿出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是韦东奕当年写的公式。他笑了笑,把纸条小心收好。窗外,是卡塔尔灿烂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