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玉柱的莹白光芒还在溶洞中流淌,混沌本体在净化之火中渐渐变得透明,如融化的琉璃般缓缓消散。
最后一缕金芒在灵均掌心凝聚,化作一颗鸽蛋大小的透明珠子,珠体泛着淡淡的天地灵气,内部竟映出一幅动态的景象:天地初开时,混沌如一团柔和的白雾,在山川间流转,滋养着初生的草木与生灵;
绝天之战爆发后,共工断柱的戾气、凶兽厮杀的怨气、修士陨落的死气,如墨汁般混入白雾,才让混沌变得狂暴,最终被上古修士封印在不周山底。
“原来它本是中性的灵气,只是被戾气污染了。”
灵均指尖轻轻拂过珠子,能清晰感觉到里面流动的纯净气息,与归墟海眼的水灵气、东荒汤谷的太阳灵气别无二致,“我们一直把它当成敌人,却忘了它才是大荒最初的生机之源。”
玄渊的银蓝鱼尾在灵水溪流中轻轻摆动,十名鲛人战士的锁海阵早已散去,此刻正围着珠子惊叹:“归墟的古籍记载,混沌是‘天地之母气’,能生万物,也能灭万物。
当年若不是绝天之战的戾气,它本该是滋养大荒的灵源,而非被封印的邪祟。”
跂阳(qi yáng)握着断邪刀的手渐渐放松,刀刃上沾着的灵草汁液在珠子光芒下,竟化作细小的绿芽:“交胫国的老人们常说,‘万物无绝对,邪正只在一念间’。
之前我们只看到混沌毁灭的一面,却没发现它只是需要有人帮它净化戾气。”
灵均没有多言,转身走到玉柱顶端。柱顶的五域浮雕 —— 东荒雷鸟、南荒凤凰、西荒昆仑、北荒玄武、中荒九尾 —— 正泛着柔和的光,中央恰好有一个与透明珠子大小契合的凹槽。
他将珠子轻轻嵌入凹槽,“咔” 的一声轻响,珠子与玉柱完全融合,柱身瞬间爆发出万丈金光,如一道金色光柱穿透溶洞穹顶的晶石,直插大荒云霄。
金光所过之处,西荒三危山的流沙突然停止涌动,缓缓退回原本的沙脉,被沙粒吞噬的昆仑遗民灵魄,顺着金光飘向昆仑墟的方向;
南荒丹穴山的火山停止喷发,岩浆顺着山体的缝隙回流,原本焦黑的土地上,很快冒出嫩绿的草芽;
东荒雷泽的狂暴雷电渐渐平息,雷鸟群在霞光中盘旋,发出欢快的啼鸣;
北荒幽都的冻魂雪开始融化,化作滋养地脉的灵水,烛龙残魂在水中舒展,似在感谢这份迟来的净化。
离朱的青金色羽翼在风中展开,天眼突然望向天际 —— 原本笼罩大荒的乌云已完全散去,云层化作五色彩霞,东荒的青金、南荒的赤红、西荒的淡蓝、北荒的莹白、中荒的金红,五道霞光在云霄中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灵气网,将五域的地脉牢牢连接。
“灵气网通了!”
离朱的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青金色的光纹在眼底流转,能清晰看到东荒的雷火顺着霞光往南荒流动,与丹穴山的火灵气相融,滋养着新生的草木,“以后五域的灵气能相互流通,再也不会出现某一域灵气枯竭的情况!”
阿若蹲下身,指尖轻轻抚摸地面重生的回春草。
草叶上的露珠映着玉柱的影子,连珠体内天地初开的景象都能清晰看见。
她从怀中掏出开明兽图腾,青铜兽首的六目突然亮起,与玉柱的金光产生共鸣,图腾表面浮现出一行上古篆文:“混沌归寂,天柱重立,五域共生,大荒永宁”。
“是开明兽的预言!”
阿若的声音带着惊喜,藤蔓轻轻缠上玉柱,将图腾放在柱底的凹槽中,“它早就知道,混沌最终会归为纯净的灵气,天柱会重新支撑大荒的平衡!”
风翎长老望着溶洞外渐渐明亮的天色,灰羽披风上的青铜箭镞泛着金光:“老臣活了百年,从未见过如此祥和的大荒。
东荒的扶桑木在抽新芽,南荒的凤凰巢有幼雏破壳,西荒的昆仑墟重新结冰,北荒的幽都不再冻魂,中荒的青丘墟……”
长老顿了顿,目光落在灵均身上,“青丘墟的梧桐林,定也在等着它的少主回去。”
灵均没有立刻回应,而是走到玉柱旁,指尖轻轻按在柱身的混沌珠子上。
珠体内的景象还在流转,只是此刻多了五域生灵劳作的画面:鲛人在归墟捕鱼、交胫族在丹穴山种灵草、羽民在雷泽训雷鸟、昆仑遗民在墟顶修补玉台、青丘狐族在梧桐林重建家园。
“大荒的平衡,不是靠某一个人守护,而是需要五域同心。”
灵均的声音带着温和的力量,九尾在身后轻轻摆动,金红光芒与玉柱的金光交织,“这颗混沌珠,就留在玉柱上,让它继续滋养大荒,弥补当年被误解的遗憾。”
就在这时,溶洞外传来一阵欢快的雕鸣。
跂阳抬头望去,只见交胫国的蛊雕群正驮着族中的老弱,朝着不周山方向飞来,雕背上还载着刚采摘的灵果;
玄渊的鲛人战士也传来消息,归墟海眼的封印已在混沌珠灵气的滋养下自动修复,海水中的混沌黑气已完全消散;
离朱的天眼则看到,风羿营的羽民射手正护送着风巢崖的孩童,在东荒的霞光中放风筝,笑声顺着风飘进溶洞。
灵均望着这一切,掌心的混沌珠光芒愈发柔和。
他知道,混沌归寂不是结束,而是大荒新生的开始 —— 五域灵气相通,生灵和谐共处,再也没有封印与战争,只有天地初开时那份纯粹的生机,在不周山玉柱的守护下,缓缓流淌,滋养着这片他们用鲜血与信念守护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