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野宗一郎那如同精密探照灯般的目光和影山飞雄那记充满示威意味、却被轻易化解的发球,如同投入深潭的重石,其激起的波澜在乌野排球部内部回荡了数日。训练场上的空气仿佛被无形地绷紧,每个人都更加投入,带着一种被审视、被期待、亟待证明什么的迫切感。
全国大赛预选赛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新的挑战已然迫近。为了进一步磨合阵容、检验新战术,乌养教练联系了一场与邻县强校——条善寺高中的练习赛。条善寺以其富有弹性的防守和难以预测的多点进攻闻名,尤其擅长利用对手的防守漏洞进行针对性打击,是一块极佳的试金石。
比赛在周末举行,地点设在条善寺高中的体育馆。陌生的环境,对手主场的气势,以及对方那种看似松散实则刁钻的打法,从一开始就给乌野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条善寺的进攻如同疾风骤雨,角度刁钻,节奏变幻莫测。他们的主攻手和副攻手配合默契,常常打出令人意想不到的配合,让乌野的拦网手们疲于奔命。
月岛萤站在网前,眉头紧锁,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对方的动作,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对方的助跑路线、手臂挥动角度和眼神暗示中预判出球的路线。他的拦网以精准的判断和时机制胜,而非绝对的力量或高度。
然而,条善寺的进攻套路似乎格外针对他这一点。他们的二传手几次利用巧妙的假动作和视线诱导,成功骗过了月岛的预判,将球传向了完全相反的方向,打出了漂亮的得分。
“啧。”月岛落地,不爽地咂了下嘴,扶了扶有些滑落的眼镜。
又一次,条善寺的快攻掩护极其逼真,月岛的重心被微微调动向左,对方的球却瞬间甩向了右翼空档,东峰旭补救不及,球重重砸在地板上。
“哈哈!怎么样啊,乌野的‘理论派’!”条善寺那个得分的光头副攻手落地后,得意地冲着月岛扬了扬下巴,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嘲讽,“光靠脑子计算是跟不上我们的节奏的!排球可不是数学题!”
“理论派”这个词,像一根尖刺,精准地扎入了月岛最在意的点。他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唇角绷紧,镜片后的眼神冷得像冰,却没有立刻反驳,只是沉默地走回自己的位置,周身的气压更低了几分。
场边的晴听到对方的嘲讽,眉头不自觉地蹙起。她快速在数据板上滑动,调出刚才几个回合的录像和实时数据流。对方针对月岛的意图非常明显,利用了他追求绝对精准预判的特点,通过更复杂的战术掩护和更逼真的假动作来制造时间差。
“月岛!注意对方二传手的肩膀倾斜度和视线落点!他有73%的概率在看向左翼时实际传球向右!”晴举起数据板,清晰地向场内喊道。
月岛听到了,但没有回头,只是几不可查地调整了一下站位。
下一个回合,条善寺再次组织进攻。二传手的目光快速扫向左翼,肩膀也有一个细微的向左倾斜的动作。月岛的心神有一瞬间被晴的数据和对方的假动作所分散,犹豫了零点几秒。
就是这瞬间的迟疑!对方二传手手腕一抖,球却以一个极其隐蔽的角度快速传向了中路!条善寺的主攻手早已埋伏到位,趁着月岛移动稍慢产生的空隙,一记干脆利落的直线扣杀!
“砰!”
得分!
“看吧!数据也不是万能的!”那个光头副攻手再次大笑起来,声音刺耳,“计算出来的东西,永远慢半拍!球场上的变化,可不是你那些冰冷数字能抓住的!”
月岛的脸色更加难看,他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看向场边晴的方向,眼神里没有责怪,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和自我质疑。或许……对方说得对?过于依赖数据和理论,反而限制了自己的瞬间判断和直觉反应?
晴感受到了他目光中的压力,心脏微微一紧。但她没有退缩,反而更加专注地分析着屏幕上的信息。对方的嘲讽和月岛的动摇,反而激起了她更强的斗志。
数据不是万能的?
但它绝不是无用的!
她飞快地过滤掉无用的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方二传手和主要攻手的几个关键性习惯动作上——触球前指尖的微小压力变化,传球瞬间脚踝的细微扭转角度,以及在不同战术轮次下,他们视线欺骗的成功率差异……
比赛在激烈的对抗中继续。乌野依靠着日向和影山的怪人速攻以及东峰的强力扣杀紧咬比分,但条善寺多变的进攻和针对性的战术依旧让乌野的防守,尤其是拦网,承受着巨大压力。
局间休息时,气氛有些沉闷。月岛沉默地坐在长凳上,用毛巾盖着头,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低气压。条善寺那句“理论派”和“数据无用”的嘲讽,显然对他产生了影响。
晴拿着数据板,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了过去,在他身边坐下。
“月岛君,”她轻声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不要被他们的话干扰。你的拦网判断是基于大量观察和理性分析的最优选择,这本身没有错。”
月岛没有动,也没有回应。
晴继续说着,将数据板屏幕转向他,指尖点着上面几个经过特殊标记的数据点:“他们之所以能几次骗过你,不是因为你的判断理论错误,而是因为他们刻意针对你的思维模式,使用了更高频率的复合式假动作。看这里,他们二传手在实施有效视线欺骗时,右肩下沉的幅度会比无效欺骗时平均多出1.5度,并且触球前0.2秒,他的目光会有一次极其快速的回正微调,这是关键区别……”
她的语速平稳,分析精准,将看似不可捉摸的“欺骗”拆解成了可以量化的数据差异。
月岛盖着毛巾的头微微动了一下。
“……另外,”晴顿了顿,调出另一组统计数据,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拦截成功率和有效撑起数据,“根据到目前为止的所有比赛和训练数据统计,你的单人拦网有效撑起率是全队最高的,达到38.7%,比第二名高出近10个百分点。你的‘理论’,为我们队伍创造了大量反击机会。数据或许无法预测所有变化,但它能告诉我们概率和规律,能帮助我们做出更优的决策。否定数据,等于否定我们过去所有依靠分析和准备取得的胜利。”
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沉静的力量,像是一股清流,缓缓冲刷着因嘲讽和暂时失利而产生的浮躁和自我怀疑。
月岛沉默地听着,盖着毛巾下的身体似乎不再那么紧绷。
这时,乌养教练也开始进行战术调整,强调了拦网时不要过于追求完美预判,要加强与后排防守队员的联动和互补。
下半场比赛开始。月岛重新站上场,脸上的表情依旧冷淡,但眼神中的那丝烦躁和动摇已经散去,重新变得冷静而专注。
条善寺依旧试图用复杂的战术和假动作来扰乱他。一次双人快攻掩护后,球飞向后排。然而这一次,月岛没有盲目跟随最初的假动作,他的移动似乎慢了一丝,却更加沉稳,目光锐利地捕捉着二传手那些细微的、被晴点出的关键差异。
同时,他也更加注重与身后泽村大地和西谷夕的呼应,不再追求必须一人拦死,而是更注重封锁最有可能的路线,为后排防守创造机会。
“左边!”月岛判断出对方扣球的大概率方向,迅速并拢手臂封锁!
球重重打在他的手臂上,虽然未能直接拦死,却减缓了速度和力量,弹向后场!
“一触!”西谷大吼一声,精准地将球垫起!
“反击!”影山迅速组织反攻!
一次又一次,月岛的拦网虽然不再像之前那样追求极致的、一击必中的预判,却变得更加有效和稳固。他就像一道移动的、富有弹性的屏障,结合了数据的理性分析和临场的直觉调整,极大地限制了条善寺最擅长的多变进攻。
乌野的防守逐渐稳住阵脚,反击打得越来越流畅。
最终,这场艰苦的练习赛,乌野以微弱的优势险胜。
赛后,队员们互相击掌,虽然疲惫,却充满了突破困境后的畅快感。条善寺的队员也表现出了足够的尊重,那个光头副攻手甚至还过来和月岛碰了碰拳:“喂,眼镜兄,后面拦得不错嘛!不只是会计算啊!”
月岛推了推眼镜,淡淡地回了一句:“彼此彼此,你们的假动作也很烦人。”
回程的大巴上,气氛轻松了许多。大家东倒西歪地靠着座椅休息,有的低声交谈,有的闭目养神。
晴坐在靠窗的位置,正低头整理着今天比赛的数据,分析着哪些环节还可以进一步优化。
忽然,一个身影停在了她的座位旁边。
晴抬起头,有些意外地看到月岛萤站在那里,脸上依旧是那副没什么表情的样子,手里拿着两包能量胶。
“给你的。”月岛的声音平淡无波,将其中一包递到她面前,动作有些僵硬,仿佛只是随手一给。
晴愣了一下,接过能量胶:“谢谢,月岛君。”
月岛的目光瞥向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似乎不太习惯这种表达谢意的场面,语气听起来还是有点别别扭扭,但比起平时的毒舌,已经算得上温和了:
“……那个数据。”他顿了顿,像是在斟酌用词,“……谢了。”
虽然只有简单的三个字,也没有指名道姓是哪个数据,但晴瞬间就明白了他指的是局间休息时,她为他提供的那些关于对方假动作细节和拦网成功率的数据支持。
她看着月岛那副明明想表达感谢却又拉不下脸来、只好用递能量胶这种实际行动来替代的别扭模样,忍不住微微弯起了嘴角。
“不客气。”她轻声回应,声音里带着一丝笑意,“你的拦网,本来就很好。”
月岛似乎被这句直白的夸奖弄得更加不自在,耳根几不可查地泛起点微红,他含糊地“嗯”了一声,像是完成任务一样,迅速转身走回自己的座位,拿出耳机塞进耳朵,假装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留下一个看似冷淡的侧影。
晴低头看着手中那包柠檬黄颜色的能量胶,又抬头看了看月岛假装看风景的侧脸,心里泛起一丝淡淡的、温暖的涟漪。
她知道,对于月岛萤这样性格的人来说,这样一句看似平淡的“谢了”,和这包递过来的能量胶,已经是他所能表达的、最高级别的认可和感谢了。
数据或许不是万能的。
但它所能传递的信任、证明的价值和带来的理解,有时,比千言万语更加有力。
她撕开能量胶的包装,酸甜的味道在口中弥漫开来,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令人安心的满足感。
坐在前排,一直用眼角余光默默关注着后方动静的影山飞雄,看到月岛递给晴能量胶以及两人短暂的交流后,几不可查地蹙了蹙眉,下意识地捏紧了放在自己背包侧袋里的、那瓶他习惯性为晴准备的、无糖的茶饮料。
他抿了抿唇,深蓝色的眼眸里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不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