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内的空气骤然凝滞。周国皇帝猛地从龙椅上站起,龙袍下摆扫过案几,茶盏震颤出声。
他死死盯着钦天监大师,目光如利剑般锐利:“你说什么?三皇子是真龙天子?”
清泉听到大师说自己将会前往西天取经,心中也是一惊。
这大师也是挺厉害的,竟然知道自己会去取经。
“陛下息怒,”
大师扑通跪倒在地,额头几乎触到青砖,“微臣夜观天象,紫微星耀于三皇子命宫,此乃天命所归之兆!而太子殿下……”
他偷瞄了清泉一眼,见其面色平静,才继续道,“方才卜卦,得观音菩萨显灵启示,言太子与佛法有缘,他日当有仙人接引,踏上西行取经之路,此乃普度众生的大造化啊!”
“取经?”皇帝冷笑一声,背着手在书房踱步。
龙靴踏地的声音格外沉重,“我儿失踪十八年,好不容易寻回,你却让他去那万里之外的西天?大师,这可是关乎国本的大事,你莫要拿星象妖言惑众!”
“陛下明鉴!”
大师猛地磕头,额头磕出闷响,“观音菩萨亲口所言,岂会有假?太子若留于宫中,恐因命格相冲引来灾祸;若西行取经,既能成就无上功德,亦能化解与皇室的因果纠缠啊!”
清泉想到方丈跟自己说的有仙人指引自己去西方取经。
“父皇,”
清泉突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丝决然,“大师所言,是真的,在我还在芳华寺时,就有两位仙人要指引我去取经。因为我刚与你相认,还想见母妃,就先回周国了却凡俗的因果”
皇帝猛地转身,眼中满是难以置信:“清泉!你……”
他看着儿子清瘦的脸庞,那双曾充满少年意气的眼眸此刻竟透着看破红尘的淡然。
“陛下,”大师趁机进言,“太子西行,乃顺应天命;三皇子承继大统,是民心所向。如此一来,周国既能得真命天子稳固江山,又能与佛门结下善缘,实乃两全其美之策啊!”
清泉向前一步,朝皇帝跪下,“父皇,儿臣已在芳华寺参佛多年,对这尘世并无太多眷恋。西行取经,既能普度众生,也是儿臣的夙愿。还望父皇成全。”
皇帝的身子晃了晃,仿佛一瞬间苍老了许多。
他望着清泉,眼中满是不舍与痛苦,“我儿……难道真的心意已决?”
清泉重重地点头,“父皇,这是儿臣的使命。”
皇帝长叹一声,闭上眼,再睁开时,已恢复了帝王的威严。
他转向大师,“既然天命如此,朕便顺应天意。”
第二天,李安和天蓬元帅两个人就变成两个和尚,来到了钦天监。
大师正在屋里打坐,一个人急忙跑进来“大师,钦天监外有两个和尚,说有事找你”
“有问是什么事吗?”
“大师,他们说是寻找取经人的”
大师一听立马起身,走到门口迎接。
随后把两个人带到了皇宫,李安“阿弥头佛皇上,贫僧正在寻找取经人,听闻太子是德高望重的高僧,特意找来”
皇上想到了昨天大师和自己在书房的谈话“去把太子喊来”
没有多久清泉就来到了大殿上,皇上看到清泉来了就直接说道“清泉,这两个高僧是在寻找取经人”
两个人看向清泉,李安说道“我们两个人是寻找取经人的,你就清泉?”
清泉微微点头,双手合十,行礼道:“贫僧正是清泉,两位高僧前来寻找取经人,不知有何事要与贫僧说?”
李安看着清泉,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贫僧二人云游四方,奉菩萨旨意寻找有缘人前往西天取经,弘扬佛法。一路行来,听闻太子一心向佛,德行兼备,实乃取经的不二人选。”
天蓬元帅在一旁附和道:“正是正是,取经之路虽艰难险阻无数,但太子若能肩负此任,定能凭借自身修为与慈悲之心,克服万难,取得真经,为天下苍生带来福祉。”
清泉心中明白,这两人便是之前在芳华寺方丈提及取经之事的“仙人”,只是不知为何此番要以这般方式相见。
他神色平静,说道:“多谢两位高僧抬爱,贫僧也早有西行取经之意。只是取经乃大事,还需筹备一番。”
皇帝在一旁看着他们交谈,心中虽仍有不舍,但也知道这或许是命中注定。
他开口道:“既然如此,朕也不再阻拦。朕会为你们准备好一应物资,挑选精壮护卫,助你们顺利西行。但他母后身体不好,让他多陪一下家人,在去吧”
李安和天蓬元帅对视一眼,李安说道:“陛下圣明,如此便再好不过。”
皇帝微微皱眉,担忧地看向清泉:“皇儿,你意下如何?”
清泉神色坚定:“父皇,儿臣明白。”
皇帝长叹一声,点头道:“好,既然你心意已决,朕便不再多说。你且回去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吧。”
清泉再次行礼:“多谢父皇成全。”说罢,便告退离开大殿,回去准备西行之事。
李安和天蓬元帅也向皇帝告辞,皇帝吩咐道:“两位高僧一路辛苦,朕已命人安排住处,还望两位高僧暂且歇息,有任何需求尽管告知朕。”
李安和天蓬元帅谢过皇帝后,便随宫人前往安排好的住处。
一路上,天蓬元帅小声嘀咕道:“李兄,没想到事情进展得如此顺利,这周国皇帝竟然这么快就答应让金蝉子去取经了。”
李安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这还得多亏了我们提前布局,让钦天监大师出面,以天命之说打动了周国皇帝。”
两人来到住处,刚一进门,李安便神色凝重地对天蓬元帅说:“老猪,虽然皇帝答应让清泉去取经,如果皇上不宣布三皇子是太子。青妃不会放过清泉”
天蓬元帅挠了挠头,一脸担忧:“那可咋办?咱得想个办法盯着点,别让她坏了大事。”